羅炎麟想了想。“這也是本案蹊蹺的地方之一。也許他在童年曾經渴望與外人接觸,對於兒童來說,融入社會的途徑就是與其它孩子一起玩耍,透過玩耍來獲得他人的認同。我們這位紅帽子先生大概在這個階段遇到了障礙,可能夠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得到其它夥伴的接受,諸如智力問題,身體疾病,家庭背景。這些都可能成為原因。他被排斥,甚至遭到羞辱。他的努力失敗了,對社會產生了恐懼和渴望的雙重心理。帶著這種心理長大成人,在他施行犯罪時,他也表現出了雙重矛盾,一方面希望透過遊戲得到其它孩子的接納,同時,他兼具了對排斥他的群體的報復心理。”

“你上次跟我說,他有可能有雙重人格。”慕容雨川說。

“我不否認這種猜測。畢竟,如果剪斷手指可以看成是一種幼稚的發洩。而耐心的剝皮,以及清理犯罪現場就是一種有組織力的高智力犯罪手段。”

嫌疑犯紅帽子:

作案物件兒童(814歲)

作案地點隨意(剪手指)。中澳弗蘭迪農業科技園,防空洞。

作案時間隨意。

作案工具剪刀。刀具。水桶。塑料布。手套?

作案手段--猜拳剪手指。溺死。剝皮。

外貌男性。不超過三十歲。一米六五左右。肥胖。皮膚白。沒鬍鬚。說話尖細。帶著聖誕老人紅帽子。阿福面具。

住所靠近中澳弗蘭迪農業科技園交通工具隨意。

性格木訥,自閉。暴食。語言能力差。年齡與舉止明顯不符。雙重人格?

身份待業?單身?有家人提供生活保障。

疑點心智偏低組織力犯罪。前科?心理疾病治療史?

補充兩個模糊的腳印(只能作為輔助證據)

11:15。

“我沒輸,是你輸了。”男孩說。

“我沒輸,是你輸了。”對方說。

“我出的是包子。你出的是什麼?”男孩問。

“我出什麼不重要,你出包子就是輸了。”

“你耍賴。”男孩說。“你說好了的,要是輸了,就把你的面具給我。你不想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具後面的臉漲紅了。

他一把抓住男孩的手。“不許說我耍賴!明明是你輸了!”

“我出包子,你出石頭,明明是我贏了。”男孩說。

“誰告訴你,你出包子我出石頭你就贏?”

“大家都這麼玩。”男孩說。

“你在跟我玩,就要遵守我的規則。”面具用力搖晃著帽端的絨球。

就在男孩困惑的時候,面具伸出一隻肉呼呼的巴掌捂住了他的嘴巴。緊跟著,他從衣兜裡拿出一把剪刀。

“嘻嘻,誰讓你輸了?”

“一根……兩根……三根……四根……五根……”

像一支支白色的小樹枝掉在地上。

血冒出來。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黏糊糊,紅兮兮的,還有剪刀上也是,真噁心。

他鬆開手,男孩兒癱軟在地。嘴角吐出白沫。

沒意思。

他嘟嘟囔囔走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