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羅炎麟扶正了眼鏡。“線索永遠都不會太少,關鍵在於我們怎麼看待手中的線索,怎樣運用手中的線索。比如說一個腳印,如果你只認為它能提供罪犯的身高,性別和體重。那就太狹隘了。從犯罪心理的角度講,一個人一切的舉動,都帶有他獨立的性格標記,都隱含著他自身的愛好、慾望、和性情。我們只有透過分析出罪犯的性格標記,才能知道他作案的動機是什麼,才能預判出他的犯罪計劃,走在罪犯前面,將他捕獲。而不是盲目的亂找一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小棠感覺臉上像是被扇了一巴掌。

在座的人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居然有人鼓掌。

慕容雨川說:“羅警官,你講的真好,我們跟看好萊塢電影似的。我們大家都等著,你給我們演繹一個中國版的《沉默羔羊》。”

有人笑了。

羅炎麟似乎根本沒聽出來慕容雨川話裡的諷刺。他微微一笑。“好啊。”

他把靠在牆腳的白板拉到眾人面前。拿起一個記號筆。“儘管沒有直接的證據,但幾乎可以肯定,那個失蹤的女孩兒就在罪犯手上。所以我們應該儘快採取行動。否則,說我直言,多耽擱一分鐘,那名女孩都會有生命危險。”

“你們在警校時,應該有接觸過‘犯罪心理畫像’這個概念吧?也有叫‘罪犯形象合成’的。”他的目光掃過座位上每一個人。“考慮到本案的物證線索少,難以依靠物證來直接鎖定罪犯,我們尤其需要透過‘歸納罪犯行為證據’,‘合成形象’的手段來分析兇手,指明偵破方向。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一下你們找到的那些物證。首先,我們先給這個有趣的罪犯起一個名字。”

他的目光飄落到瀨戶美奈子臉上。“小姐,你來給她起一個名字吧?”

“我?!”美奈子指著自己,驚訝的張著嘴巴。

“什麼都行,隨便想一個。”羅炎麟鼓勵她。

“紅……紅帽子?!”美奈子徵求似的看著他。

“這個名字不錯。很卡通。”

羅炎麟用記號筆在白板上寫下“未知嫌疑犯紅帽子。”

接著他在白板上列出一個表格

作案物件

作案地點

作案時間

作案工具

作案手段

外貌

住所

交通工具

性格

身份

疑點

補充

接著,他說:“現在你們可以各抒己見,我們一起把他勾勒出來。先從最直接的地方入手。”

他飛快的在頭幾項填上一連串的詞語

作案物件兒童(8~14歲)

作案地點隨意(剪手指)。防空洞(剝皮)。

作案時間任意。

作案工具剪刀。刀具。水桶。塑料布。

作案手段猜拳,剪手指。溺死,剝皮。

“這些我們應該都沒有什麼異議。”羅祥麟說。

眾人的目光在那幾項上來回瀏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