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懷疑,但從來都沒有認定,在沒有足夠依據的前提下,我從不過早下結論。”

杜若蘭沒想到羅炎麟和陸小棠他們的看法並不完全一致,可是這傢伙居然默不作聲,不知在搞什麼名堂。

“你現在來找我,那就是說你的‘畫像’終於完善好了?”杜若蘭問。

“恰好相反,我根本做不到。”

“為什麼?”

“我分析了每一起案子的犯罪時間、犯罪地點和犯罪細節,畫了四副罪犯肖像,結果我發現至少有兩副肖像沒辦法整合到一起。殺害潘毓婷時,兇手行動謹慎迅速,速戰速決,但是刀法有些凌亂,我瞭解過慕容雨川,兇手刺了女孩刀,刀口深淺不一,瘋狂之中透著緊張。等到隔天殺害溫靜華時,兇手就表現的異常耐心,但是又有些粗心大意,結果把重要的物證留在了案發現場。第三起和第四起案子堪稱完美,兇手開始表現出自信和穩健……”

“這個問題不難解釋,”杜若蘭打斷說,“兇手殺害潘毓婷選擇了比較冒險的時間,所以行動難免匆忙,刀傷凌亂在所難免。而殺溫靜華的時候時間充足,不容易被發現,所以兇手作案就從容多了。至於,兇手之後表現出來的馬虎大意,其實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綻,因為他算準了我們就算找到了那些證據也拿他沒有辦法。”

“所以矛盾點就出來了。第一起案子,兇手表現出的性格特徵是嚴謹小心,而到了第二起案子,兇手就顯得散漫,而且體現出了強烈的控制欲和娛樂心理。一個兇手怎麼可能在短短的一天的時間就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而到了新近的兩起作案,兇手又恢復了謹慎的態度和強烈的控制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杜若蘭沒想到羅炎麟的分析視角如此刁鑽,如果按照教科書的犯罪心理畫像方式來勾勒兇手,肯定會關注最明顯的特徵,比如說刻意留在案發現場的布娃娃和剜去被害人眼珠的行為等等。假如羅炎麟真的照本宣科,杜若蘭肯定瞧不起他,不過現在看來,這傢伙不僅僅會裝神弄鬼。

杜若蘭不禁問:“那你的看法是……”

“所以我推測兇手至少是兩個人。他們在刻意模仿當年的8.15連環殺人案,但在作案細節上還是體現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

杜若蘭心中本來就有一個疑問。她懷疑郝亮是殺害溫靜華的兇手,可是郝亮又不具備殺害韓雯的條件,而且隨後自己也遇害了,唯一一個連環兇手的假設實在說不通。這個矛盾一直在困擾她,直到這時才因為羅炎麟的一番話豁然開朗。

“你覺得郝亮是不是其中一個兇手呢?”她忍不住求證,想知道羅炎麟怎麼看。

“他有可能。但現在還沒有十足的把握,陸小棠他們現在正在醫院等訊息呢,如果郝亮能認罪,那咱們就省下不少事情。”

“不那麼簡單吧。連你都承認兇手後兩起案子做的堪稱完美,他既然不殺郝亮,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不會暴露自己才敢留他一條命的。”杜若蘭對陸小棠始終憋著一股勁兒,老實說,她不太希望最先破案的是陸小棠,哪怕是羅炎麟她心裡也好受一點兒,儘管她也不太喜歡羅炎麟,不過這傢伙長得還算人模狗樣,在杜若蘭心裡的排名上給自己加了可憐的一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