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確實不太樂觀。

如今沒有染上病的雞鴨已經不多了,算下來甚至不到二十個。

要知道之前數量最多的時候,他們足足養了三百多只雞。

寶珠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在她走之後小雞還在出生。

而村裡的人捨不得吃雞,都想養大了讓他們生雞蛋。

雞生蛋,蛋生雞。

這樣家家戶戶每天都能吃到,多餘的還能用來換錢。

因此雞的數量越來越多。

但是雞舍卻沒有擴大。

大機率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的生病。

飼養的太密集了,衛生條件也沒有那麼仔細,會生病只能說是必然的情況。

“把現在病的最重的那幾隻找出來,正好我身上帶了一點藥材,先給他們用了試一試。”

寶珠看了發現也不是什麼大病。

只不過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也沒有拿出有效的隔離措施,這才導致病情繼續擴散。

“先把這些機動挪出去,把雞舍鴨舍都打掃一遍,先找幾隻病的最重的拿來試一試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折騰了沒多久的時間,楊大夫跟三哥一起回來了,倆人一起去縣上買藥了。

帶上三哥主要是因為他現在很會算賬,而且出去跟不少商鋪都打了交道,跟藥鋪的夥計也認識,能打個折。

倆人回來看見寶珠,心裡自是十分的激動。

先問了好,寶珠讓他們等等,把剛才煮好的湯藥倒了出來,捏著雞的嘴巴就灌了進去。

她手穩,雞變雞和鴨的嘴巴都沒有多大也很難掰開,但她還是眼睛都不眨的就灌了進去,一滴湯汁也沒有撒出來。

雞和鴨分別都抓出來了三隻病的最重的,用來當做對照組。

為了安全也為了更方便觀察,寶珠還專門找了幾塊木板過來隔離,方便看每只雞鴨的狀態。

楊大夫端起了藥渣,聞了聞。

“這藥方沒見過,你從哪學來的?”

寶珠說了神醫的事,楊大夫唏噓不已。

其實他也不過是混了兩年的學徒,學了一點本事,說起來真不夠格跟神醫互稱為師兄弟。

也沒想到當年運氣竟然那麼好跟著一起學過兩年的師兄,竟然是鼎鼎有名的神醫。

也難怪當初要他發誓不能往外輸出去師承,畢竟他這般水平,說出去了豈不是給神醫丟人。

“你學了幾分他的本事,現在肯定比我更厲害。先看看有沒有效吧。”

說起來也可笑。

他當初因為性別的原因拒絕了寶珠的拜師,如今寶珠卻直接跨過他和神醫學習,說來也是世事無常。

倒不會覺得不甘或是後悔。

畢竟一個女子當赤腳大夫會受許多非議,也不會得到天下人的認同。

這條路不適合她,即便現在楊大夫也是如此認為。

一路奔波,寶珠也確實累了,強忍著睏倦,跟家裡人都打了一聲招呼後,拒絕了二哥過於興奮的擁抱,匆匆吃了一口飯,就回到屋子裡睡了幾個時辰。

家裡的床實在是很硬也很粗糙,雖然用的已經是家裡最好的褥子,但跟公里的綢緞比起來差了何止一倍。

可家裡卻有外面沒有的安心。

躺在那兒用不著任何的思考,腦子一瞬間就放空了。

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時候。

寶珠端了盆水洗臉漱口,忍不住跟大嫂抱怨。

“怎麼讓我睡這麼久,也沒一個人來叫我。那些雞鴨怎麼了?有沒有好轉?”

大嫂是個溫暖柔和的女人,又知道寶珠是個有本事的,因此態度更是好的出奇。

“自然是好轉了,的聽說原本起不來的,今天一定能下地跑了。這會兒估計楊大夫已經在熬藥了。”

聽到這話,寶珠才放下心來。

好好的就好。

洗漱完了,吃過早飯,她也沒有亂走動。

跟家裡的人相處了一天的時間,吃飽飯就去地裡轉兩圈活動活動,順便看了看當初種下的皇竹草。

最開始的時候拿水田用來種草,村裡人都是覺得匪夷所思的。

即便那兩畝水田現在情況不好,種糧食也沒有多少的收入。

但畢竟是比較好的位置。

只要肥料跟上了,多養兩年絕對是上好的田。

用來種草也太浪費了。

可秦家人就是固執的往上面種了草,結果幾個月之後,全村的人都真香了。

那草長得高高壯壯,明明看著很大一堆,可偏偏又是脆嫩的。

別說是畜生喜歡吃,就連他們掰一截也嚼一嚼,也覺得味道不錯。

雖然沒什麼香甜味兒,可是又脆又嫩,產量還大,看著那一大堆就叫人喜歡。

因為周圍的田地被水泡過,情況都有些不好,因此旁邊那幾畝水田禾苗都稀稀落落的,看著都有些發黃。

那麼大一堆,畜生又愛吃的不得了。

沒看全家人養牛都輕鬆了不少嘛!

種上兩畝,家裡的牛輕輕鬆鬆就能餵飽。不像是劉家,為了養兩頭牛還要專門騰出兩個半大的孩子天天去打草。

牛的體格壯,每天消耗的體力又多,吃的肯定得跟上。可是胃口大,雖然不挑食,但為了給他湊夠足夠多的草,就已經很累心了。

要是能解決飼料的問題,種上一畝田的草,就能養一兩頭牛,那現在村裡好幾戶人家都有資格養牛了。

“要是能多種幾畝的話就好了。”

“這草長得這麼好,又很受牲畜喜歡,用來餵豬和羊應該也不錯。”寶珠有點眼饞了。

她是知道這草在空間里長得有多好的,但我在外面長得也這麼旺,確實是沒有想到。

最重要的是營養價值高啊!還能夠節省時間。

要是能多種一些,全村的人豈不是都能用上牛?

還能用剩下的多餘的草養一些豬和牛,天天吃肉的日子彷彿也不遠了。

寶珠回來說了。

本以為種植牧草這個想法會得到很多疑惑和反對,卻沒想到家裡有這想法的人不少。

甚至村子裡都有好幾戶人家主動跟他們要種子了。

劉家要的最多。

畢竟他們家人多地也多,騰出來兩畝下等水田很輕鬆。但也不是沒有別的人家願意狠狠心種上一些。

“明年先種十畝吧,就是不知道這草什麼時候結種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