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秦宏偉還成家了,以後有了孩子,遲早得分出去,現在開荒正合適,過兩年土地養肥了就能當做家業傳下去。

“越辛苦越是顯得日子有奔頭哩!”

老爺子這話說的很有哲理,是一輩子的經驗,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卻是耳朵都聽起繭的老話。

秦大柱問了大兒子和大兒媳的意見。

他倆是願意幹活的,尤其是秦宏偉,他對地裡的活最熟悉,還是想好好種地。

別的再好,不如災年的一口糧食。

他自認自己不是很聰明,很有自知之明,他媳婦也就是看上他這一點。倆人一起商量好以後男耕女織養娃娃,跟村裡祖祖輩輩過一樣的生活就行。

雖然私心裡秦宏偉想給媳婦更好的生活,也想照顧下面的弟弟妹妹,但他知道自己沒那份本事,照看家業孝順父母就是他能做的事了。

這份誠心秦大柱是感受到了,但仍是不太滿意,便問寶珠的意見。

驟然被點名,寶珠回憶了一下自家的地,果斷說:“一頭牛不夠,兩頭牛吧,配上曲轅犁正好。”

“咱們家的地不行,不開荒以後就沒根基,要我看也就那兩畝水田還有些價值。”

秦大柱稀奇了。

他對地裡的瞭解自認為沒人能比,那兩畝水田用來種稻子很難有好收穫,一畝地兩百斤就是老天開眼。

肥力跟不上情況更糟。

可在寶珠眼裡,竟然還只有這兩畝水田有價值。

“你說說怎麼看的。”

一時間,類似稻田養魚,蟹稻共生等等方法浮現出來,但卻隻字不提。

“養牛最費勁的地方,就是口糧。打豬草一會兒就行了,不為什麼力氣,但養牛卻不是,光一天的飯就得佔用了一個人整體的時間。”

“倒不如在田裡種點牛愛吃的草,只要管理好了,產量比糧食高多了,畝產百石,剩下的還能養些豬和羊。”

她說的正是皇竹草。

這種植物是多年生,喜歡溫暖溼潤,是上好的飼料,對所有的食草牲畜來說都是營養豐富的食物。

原本是在別的大陸,後來被引進,再後來撐過了災變已經改變了不耐寒的特性。

至少原本零下溫度就能凍死的草,現在零下十度才有可能凍死。

用下等田種飼料,再用飼料餵養的牛開墾更多土地,這完全是一套雞生蛋蛋生雞的良性循環。

頭一次接觸這種理念的秦大柱懵了。

他種了這麼多年地。

做過畝產十石的夢,都沒想過要種草!

可這方法可行性太高了,一頭牛十二兩銀,牛犢便宜些,他們家還真能出的起這筆錢!

“畝產百石,要是兩畝田都能種上,家裡就養得起牲畜了。”

“可什麼草比較合適?產量高,不挑土地,牲畜愛吃?”

選草也是有講究的,有些牲畜就不愛吃,打草的時候得注意點。

同樣是養豬,有的人能養的肥肥壯壯,有的卻半死不活,大多是因為打的草不好,不會餵養的緣故。

養牛,大概也差不多。

“不用擔心,種子準備好了,回頭我叫夏侯大哥送來。”

夏侯大哥?秦大柱臉色微垮。

這倆人什麼時候關係越來越好?他天天跟閨女相處都沒看出來。

二叔恍然大悟,“原來那天晚上你們就是在商量這個事啊。”

果然是自家人動了她屋裡的門。寶珠心裡念頭過了一遍,果斷承認。

有些事一回生兩回熟,把人拉出來用一下,不是很正常的嘛!

確定了家裡的春播規劃,二叔又提起了夏侯彥的地。

已經開春了,人已經到位,地也整理好了。

這些地掛在老爺子名下,放著不管也不行,但十幾傾地實在不好管理。

雖然分成了百來個小隊,分別管不同的地方,但土地相對於上萬人來說還是少了點。

好多人耕完地就跑去騷擾別人,這些人就閒不住!幸好是還有分寸不然他真要罷工。

寶珠聽了都咋舌:“得讓他給二叔發工錢,不能給他白幹活!”

壓榨員工壓榨到她家裡人頭上,那能坐視不管嗎?

秦承志一聽笑了,“那敢情好,不過那邊拿出了些稻穀種子要求現在就種,可現在不是時節這不是鬧著玩嗎!”

早稻就得早,寶珠便說服他早早種下去。

畢竟人家的地和種子,像早幾天就早吧,反正不佔幾畝地。

寶珠琢磨了一下,提了一年兩季的事情,但秦大柱這樣的老農夫想也不想就說了句不可能。

“要是到更暖和的地方行,但咱們這冬天也冷,有霜,太早了苗苗會凍死。”

“而且時間太短,稻子根本長不熟。”

幾個哥哥覺得有可能,但不能冒險,他們沒聽過附近有誰能種出來兩季稻的,八成是不行。

全家沒兩個支援的,也就張氏安慰了她兩句,表示以後可以打聽打聽又沒有地方能一年兩熟。

家裡行不通,雞蛋放一個籃子裡又太不安全。

她想了想,還是弄了一包種子,想辦法去縣裡走了一趟。

回院子地窖補充了紅薯,留下了秈稻的種子和一張紙條,回去後開始試圖種辣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辣椒的種子一部分來自於竹樓藥圃的收穫,一部分從空間掏出來的。

辣椒炒肉!麻婆豆腐!麻辣火鍋!

對她這個想法全家都表示支援,辣椒的味道很難忘,吃過一次就會忍不住回味。

家裡專門在新宅子旁邊開了片菜地,方便她種自己的小東西。

包括但不限於辣椒花椒孜然番茄。

雖然說是菜地,土壤肥力也很一般,但面積不算小,有三分地的樣子。

一分地種辣椒,一分地種其他,剩下一分地種些平常吃的青菜。

一分地的青菜,已經多到一家人很難吃完地步。

而一分地的辣椒,少說有一百斤的產量。

“寶珠真有活力啊。”大嫂劉秀娘忍不住感慨。

寶珠成天忙前忙後看起來也沒閒著,可每天都精神的很。

最叫人羨慕的,就是那一身怎麼也曬不黑的皮肉了,永遠雪白細緻。

就在小青菜發芽的同時,寶珠收到了哥哥從縣裡帶來的紅薯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