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意擔任正使後,莫華黎在京城稍作停留,處理好家事,又招募了些擅長游泳、駕船的水手後,便帶上十幾位使團成員,還有整整一個百戶一百零幾人的護軍從津門登船,沿著海岸線往朝鮮國首都漢城去了。

明代的航海技術雖然先進,幾百年前就有了橫跨大海航行的技術,還能製造出裝載幾百人,排水幾百噸的大船。

可惜那都是過去式了,幾百年來大明一直不重視水師、海軍,連帶著各種船隻的建造都減少了許多。

所以莫華黎等使團成員只能乘坐普通的海船,為了安全起見,沿著海岸線行駛,這樣雖有一定觸礁的風險,卻不會迷失方向,可以說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就在莫華黎的使團出發後,緊接著朱慈烺又開始了一場大動作。

他先是詔令黃得功等人在潼關使用新配給的火炮展開猛烈的攻勢,一邊又命高傑、張勇等部率兵十萬收復山西,緊接著又命他們渡過黃河去往陝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濟爾哈朗的十餘萬清軍早已撤出明國境內,翻越長城和連綿起伏的山脈來到了蒙古草原上,正準備在草原上一邊放牧,一邊趕路回遼東。

所以高傑、張勇此行一路上暢通無阻,所到之處,無論州府,地方長官全都開城迎接,甚至有歷仕李闖、蟎清的地方官員自感罪孽深重,負荊請罪到張勇、高傑的面前,請求他們責罰自己。

看到這一幕的高傑和張勇苦笑不得,他們是武將,率軍是要出征李闖,怎麼敢插手地方事務,更不要說責罰地方長官了。

他們就是腦子裡面全長的肌肉也不敢做出那樣愚蠢的舉動啊。

要是他們身上有個總督、巡撫的官銜還好,可那些官銜基本上只給文官,他們武將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高傑、張勇只能勸那些負荊請罪的地方長官不要搗亂,好好治理地方,或者向朝廷上一封請罪的奏摺。

但總而言之,他們自出了京城,一路上經過直隸、山西、陝西幾十個府州縣,全都受到了當地百姓熱烈的歡迎。

一是因為李闖、蟎清蹂躪後,百姓渴望大明王師打過來,還他們一個太平。

二是因為高傑和張勇兩部官兵有朱慈烺還算充足的後勤供應,以及大量的戰利品賞賜,還有地方長官帶頭進獻的犒軍酒肉、銀兩、布帛。

自然這些大頭兵就沒有心情去擾民,甚至是搶劫百姓了。

在收復了山西、直隸兩地後,朱慈烺治下的人民、物資又增加了不少。

此刻的大明比之前在潼關血戰的大明又強上了幾分,面對李闖時的優勢更加明顯。

而且滿清與李闖血戰過後,李闖的勢力徹底退出了直隸、山西、陝北等地,在豪格、多鐸兵敗身死,濟爾哈朗遠遁草原後,滿清的勢力也徹底退出了這些地方。

如此一來,這裡便形成了一個權力的真空地帶,高傑、張勇兩人帶兵經過,幾乎沒有受到一點阻礙就來到了陝北,緊接著就是要向南攻。

只不過還不等他們南下進入關中,李自成流寇習氣上來,就先帶殘兵數萬人借道四川往湖廣去了。

南方衛所兵、各地督撫手上的軍隊孱弱不堪,幾乎連暴動的百姓都打不過,李自成瞅準了哪裡,於是便想以湖廣為自己未來造反的根據地。

在李自成的勢力退出關中後,高傑和張勇兵分兩路,其中高傑一路南下進入關中,繼而南下攻打盤踞四川,自立大西國的張獻忠。

而張勇一路則一路往西北方向行軍,先進入甘肅,將參與的李闖勢力清繳乾淨,將降兵納入軍中。

因為李闖麾下有大量官兵都是以前的衛所明軍,還有剿賊明軍、邊軍,所以張勇以及其他明軍很樂意接納他們。

只要他們肯交出投名狀,殺死一個李闖農民軍,或者在他們的屍體上戳一個洞,就能正式回到明軍的行列中了。

對此,大部分人都很願意,畢竟大明打敗了李自成和蟎清,天下的形勢已經明朗起來,傻子都知道大明氣數未盡。

在甘肅待了幾天,發現有一隻李闖農民軍由李自成的侄子李錦、黨守素等人率領,遠遁到了青海等西北地區,圖謀從高原上繞道,翻越橫斷山脈從川蜀到湖廣和李自成等人會和。

於是張勇來不及請示朱慈烺,立馬決定揮師西進,追擊上這一部闖軍,將他們趕盡殺絕。

畢竟漢人的大軍已經很久沒有來到過西北地區了,如果不讓這裡的人見識一下大明天兵的威嚴,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自立反叛呢。

而與張勇同時行動的高傑,形勢卻不容樂觀,他在南下進入關中後,發現這裡經過長達十幾年的農民戰爭,再加上既是李自成等農民軍重要的起義發源地。

又是農民戰爭期間官軍剿滅農民軍的重要基地,再加上李自成動員此地人力物力供他北上進入京城,在潼關抵禦清軍,等等。

可以說此時關中的情況只比中原好了那麼一些,無法給高傑提供充足的補給。

再加上關中遠離江南和京城,大明朝廷的補給無法有效運輸過去。

最關鍵的是張獻忠手底下精兵強將不少,有李定國等四個能征善戰的義子,還有地勢險要的劍閣等關卡。

所以高傑被死死地堵在這裡,任憑他使用什麼樣的戰術,哪怕是放炮轟城,組織敢死隊用大量的火藥炸城牆,都無法有效向川蜀進兵。

不過南下來到湖廣地區的黃得功情況卻好了很多,本來他這一路就人馬眾多,再加上湖廣地區並未嚴重遭到破壞,所以補給得力。

而意識到大明沒有完蛋,大明或許還有數百年的國運,可以打破歷史規律後。

左良玉就意識到自己做不成湖廣的土皇帝了,自己擁兵幾十萬想和朱慈烺討價還價也成了個笑話,再加上左良玉年老體衰,覺得自己恐怕沒幾年好日子活了。

於是左良玉決定積極配合黃得功進剿流竄到湖廣地區的李闖,還有整個南方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農民起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