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朱慈烺揮師西進,剛走出大營不遠的時候,意外忽然出現了。

剛一踏上行軍的路程,許定國就將自己軍中的偏將、親兵全都聚集到身邊,然後和他們一起謀劃大事。

“如今國事日艱,我大明損兵折將百萬,民生凋敝,全因陛下身邊出了奸臣,俗話說的好,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毀滅我們國家的就是那些妖孽。”

許定國忽然像個算命先生似的,對自己召集來的軍中將領、親兵們說著些神神鬼鬼的話。

“將軍,您說的妖孽是誰啊。”一個親兵對許定國的話摸不著頭腦。

他們不過是當兵吃糧的大頭兵,雖然偶爾會關心一下國家大事,做著自己揮斥方遒的白日夢,可禍害國家的妖孽究竟是誰,他們可不清楚。

聽到親兵的疑問,許定國撇了他一眼,似乎對於他拙劣的配合有些不滿意。

不過好在自己平時已經給軍兵們灌輸了要聽自己話,不要聽朝廷話,朝廷裡都是壞人,皇帝的命令未必真的是皇帝的意志等等反動思想。

所以現在只要自己編織出一個差不多的理由,就能鼓動他們為自己而戰,將刀劍指向朱慈烺。

“當然是朱慈烺身邊的劉寶、錢謙益、史可法、張勇、張忠、張超等人了。”許定國用一種不容忍任何人質疑的語氣回答剛才提出問題的那個親兵。

“他們蠱惑皇帝,挑起戰爭,讓天下人為了他們的野心疲於奔命,讓我們的家鄉毀於戰火,讓你我妻離子散,全都是因為他們,只有殺了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安穩太平的日子。”許定國的話十分具有蠱惑力。

倒不是因為他的聲音多麼吸引人,一個久經沙場的大老爺們,聲帶像經歷了刀割火燒似的,能發出多好聽的聲音呢。

而是因為那一句安穩日子,吸引了眾人,不要說那些當兵吃糧的親兵,就是在場的軍將們,也十分渴望天下太平。

雖然有了戰爭,他們才能快速建功立業,可那種好機會往往輪不到這些沒有身份背景的年輕人。

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功業,還不如想個法子好好活下去呢。

“清君側!天下太平。”

就在這時,許定國的副將忽然站了出來振臂高呼道。

這七個字總結的很好,許定國的話就是這個意思,殺到朱慈烺的身邊,天下就能太平。

“清君側!天下太平。”許定國發現副將提出的這句口號很能振奮人心,於是也跟著振臂高呼起來。

清君側,這個口號幾千年來不知道用了多少次,歷史上真正發起清君側的,往往十之八九都是亂臣賊子,可很離譜的是,用了這個口號後,真的會有很多人響應。

至於這些人到底是真的想要剷除奸人,還天下一個太平,還是別有居心,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不管怎麼說,起碼許定國這次用這個口號是成功了,被他聚集到一起的親兵、軍將們,都像被邪教組織洗腦了一樣,狂熱的高呼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有一個人在此刻保持著冷靜,那就是朱慈烺派遣到許定國軍中的監軍太監,雖然朱慈烺不怎麼喜歡太監,也不喜歡往軍隊裡安插太多的人手。

因為歷史上很多例子證明了,這樣做會束縛住領兵大將的手腳,讓他們不能好好作戰,而且也未必能絕對保證軍隊的忠誠。

監軍和統兵大將勾結掀起叛亂,又或者是統兵大將一刀砍了監軍,然後再掀起叛亂的例子雖然不多,但絕對有。

但這是大明的體制,皇帝往軍隊裡派人是規矩,再說了,不安插點人手在軍隊裡,誰敢放心用許定國這些半軍閥部隊。

“你,你們,天子近在咫尺,你們怎麼敢謀逆。”看到眼前這狂熱的一幕,監軍太監嚇得臉色鐵青。

只見他手指著許定國,哆哆嗦嗦地說出這句話。

“哼,礙事的閹人。”許定國撇了監軍太監一眼。

他老早就看著個閹人不順眼了,這些太監憑什麼躍居高位,來軍營裡當監軍,平時比他們這些統兵大將還要威風。

難道就憑割了胯下的那個東西嗎?

要是一個文臣,一個文舉人,文進士過來當監軍,那他許定國還會放在眼裡,看在對方功名有文采的份上,饒了他一命。

可一個閹人算什麼?砍了就砍了。

只見許定國快步走到監軍太監的身邊,手起刀落就將他的頭顱割了下來。

而監軍太監完全來不及反應,等頭顱被許定國提在手裡,看到自己的軀體少了一個頭才發現自己死了。

“就用這個閹人的頭顱來祭旗。”

“我已經和東平伯劉澤清商量過了,等一會兒就和他合兵一處圍殺朱慈烺身邊的奸臣。”事到如今,許定國還是打著誅殺朱慈烺身邊奸臣的旗號。

“我們和劉澤清加在一起足有大軍五萬多,而朱慈烺身邊只有兩三萬人,將士們,這一戰優勢在我。”

許定國天真的以為自己和劉澤清忽然掀起叛亂,糾集數萬之眾趁朱慈烺不備,就可以殺到朱慈烺的身邊,將朱慈烺抓獲。

可惜他們忘了朱慈烺不是普通人,且不說朱慈烺從京城一路南下,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兇險,又在金陵打敗福王,奪取了王位,他豈是一個庸人。

等到他許定國和劉澤清被朱慈烺調來明軍反包圍的時候,他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舉動是有多麼地愚蠢。

與此同時,劉澤清也將自己軍中的監軍殺死,將自己要清君側的事說給了軍中的將官和親兵們。

只不過劉澤清的問題比之許定國要大一點,因為他的兵員多來自衛所軍,或者是志願參軍衛國的義士,而許定國的手下卻多是收編來的地主武裝或是山賊土匪。

劉澤清一說要清君側,殺到朱慈烺的身邊,許多軍將和親兵就站出來反對,一是他們看不到希望,二是這些人大多保留著對明室的忠誠,或者說是習慣了大明的存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