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同知道前營已經沒有救了,被數萬人馬前後左右圍攻,除非前營的士兵們忽然都變成岳飛的背嵬軍。

否則就算現在阿布奈的草原騎兵推開,給他們讓出一條生路,他們也跑不出多爾袞的追擊。

多爾袞手上的騎兵雖然只要三千餘,可這些騎兵都是相當精銳的八旗驍騎,人馬全都披掛重甲,不畏刀槍劍戟,除非有大量火銃,否則想要短時間將這些八旗驍騎殺死,還真是一件難事。

就在前營落入重圍的時候,周元同趕緊帶著僅剩下的四個營,四五萬人往南邊跑,不是他畏戰。

實在是阿布奈的草原騎兵和多爾袞的八旗軍既有強大的機動能力,又有不俗的戰鬥力,他周元同這幾萬剛剛武裝起來的新兵依靠巨大的人數優勢,以多欺少的話還能勉強打一會兒。

可是現在多爾袞有了阿布奈三萬精騎的支援,雖然這些草原騎兵不怎麼擅長近戰,如果下馬不戰的話恐怕連周元同的新兵都不如。

但是有了這三萬人,多爾袞就能抹平周元同的人數優勢了,這個時候周元同就怎麼也打不過了。

於是他下令部下且戰且退,慢慢向南撤,幸好多爾袞和阿布奈忙著圍攻前營的一萬年餘人,沒有功夫管他,這才給了周元同平安撤退到山東境內的機會。

為了防止阿布奈和多爾袞的部隊突入到山東境內,對後方造成嚴重的破壞,周元同一路退到了黃河以南才停下。

他在黃河南北兩岸修建起巨大的營壘還有防禦工事,時刻準備應對清軍強渡黃河。

甚至還招募了沿岸州縣的漁民和渤海、東海的漁民,將他們編練成為一隻水軍,讓他們在黃河水面上乘舟疾馳,每日巡邏,提防清軍渡河。

不過這些都是應付的措施罷了,周元同知道,要想解決多爾袞和阿布奈這四萬餘人,只有靠朱慈烺想辦法,於是在河間府戰役結束之後,他就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將消息傳遞到懷慶府,告知朱慈烺。

朱慈烺接到周元同的信後,皺起了眉頭,他沒有想到半路上竟然會殺出來阿布奈這個傢伙,還帶著三萬草原騎兵,如果阿布奈還有兵力的話,那朱慈烺就危險了。

得益於清軍和順軍在陝西的大戰,朱慈烺在面對清軍時佔有了極大的兵力優勢,可一旦順軍戰敗,那以後就只能自己獨自對抗清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可不是個好事情,雖然經歷和順軍的大戰後,八旗兵的力量一定會達到歷史上最虛弱的時刻,但清軍不僅僅有八旗兵。

在入關後,蟎清收編了大量的明朝降軍、大順降軍,將他們改編為綠營,數量也有幾十萬之多。

更不要提一向和滿洲親善的蒙古人了,像阿布奈這樣自帶乾糧給蟎清打仗的蒙古王公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朱慈烺怎麼也想不出來一個好辦法解決目前的困境,只好將身邊的近臣還有錢謙益等國家肱股之臣召來議事,希望能集思廣益,找出來一個好辦法解決蟎清的威脅。

“如今蒙古人入關幫助蟎清打仗了,咱們的形勢不大好啊。”朱慈烺憂心忡忡地對面前坐著的臣子們說。

單一個蒙古人或者蟎人,朱慈烺倒不害怕,大明地大物博,只要自己能堅持下去,怎麼耗都能把他們耗死。

可就是一點,這些蟎人和蒙古人勾結到一起,共同進攻中原,那就麻煩了,他們是擅長騎射的民族,人人都會騎馬射箭,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天生的戰士。

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們打仗不需要像明軍、順軍那樣準備大量的輔兵、民夫來運輸糧草輜重,他們可以一邊驅趕大批牛羊,一邊作戰。

還可以騎馬深入到漢人的腹地裡擄掠,解決糧草輜重的問題,甚至連獎賞有功之臣的金銀玉帛都有了。

“周元同從直隸退到了山東,他和我說,有個叫阿布奈的察哈爾親王帶了三萬精騎,趁著他和多爾袞對戰的時候直接從兩邊包抄,只差一點就把他圍死在河間府了。”

周元同在給朱慈烺的奏摺裡對於戰事的描述稍微有一點誇張,但也不算欺騙,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把情況不嚴重的事情說的嚴重一點,著重描寫敵軍的強大,這樣他的缺點和不足就會被人忽略,這是很多人的為官之道。

周元同以前雖然浪蕩江湖,沒有進入過官場,可畢竟是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對於人心早就琢磨透了。

官場雖然說起來高階,常常令無數人嚮往,但其實不過是一個相對封閉,大多數人素質較高的小社會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揣摩人心,這點,江湖和官場沒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周元同還沒有到一旦被圍就會死的地步,不過如果真的被圍了起來,損失極其慘重是肯定的,畢竟人的兩條腿不可能跑的過馬的四條腿。

一旦被正面擊敗,就意味著全軍覆沒。

“你們說說如今的局勢怎麼辦是好呢?”朱慈烺向在座的諸臣子問道。

他養活這些當官的不是讓他們當吉祥物,要他們進言獻策的時候到了。

可惜蒙古人是什麼情況,在坐的沒有一個清楚,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儒生,那裡會曉得這些問題。

他們搞政鬥、貪汙是一把好手,甚至於裹挾民意和天子對抗也做的到,可就是這軍國大事,卻連個屁都放不出來。

最後,只有張若望站了出來,在朱慈烺沒有登基前,他是東宮舍人,而朱慈烺登基後因為他清心寡慾,對於權力、財富沒有什麼慾望,所以朱慈烺就讓他進入翰林院掛了一個比較高的職位。

如果以後張若望自己能有比較大的名氣,或者表現出很強的能力的話,朱慈烺就會讓他進入內閣辦事。

畢竟張若望是跟著朱慈烺的老人,朱慈烺不願意虧待了他,否則不要說自己良心上過不去,就是別人看了,也會覺得朱慈烺待臣子太刻薄了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