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杜峰站起來後仍不敢抬頭看朱慈烺,嬌羞的像個小姑娘似的將雙手放在身前,低垂著頭對朱慈烺說。

“他們怎麼會想到這麼做?”

老實說,朱慈烺很意外,這些本地士紳怎麼可能上趕著給自己送錢,不朝自己要錢就算好的了。

其實即便缺錢了,朱慈烺也是不準備拿這些士紳開刀的,這些人不給自己添麻煩,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了。

“我家老爺還有懷慶城裡的士紳,迫於豪格的淫威每人捐納了白銀數千兩,老爺們祈求陛下早日發兵攻城,弔民伐罪,解救萬民於苦海之中,所以希望能用城外的良田、奴僕、銀錢犒勞大軍,以助陛下攻城。”

杜峰不愧是杜如晦派出來面見朱慈烺,將懷慶士紳們在城外的資產交給朱慈烺的人,語言組織能力相比一般的讀書人也不差。

“哦,那我怎麼相信你不是豪格的人呢?”朱慈烺邪魅一笑,瞪著杜峰說。

他不覺得自己的運氣會那麼好,讓士紳們上趕著給自己送錢,也許杜峰說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可焉知他不是豪格的人呢。

俗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朱慈烺兩世為人,不可能像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一樣那麼好騙。

聽到朱慈烺懷疑自己,杜峰頓時就傻眼了,他沒有想到朱慈烺竟然會這樣做。

來之前他還以為自己將杜如晦交代的話給朱慈烺一轉述,然後再將士紳們在城外的財產移交給朱慈烺,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呢。

“陛下,草民絕對不是豪格的人,草民帶著懷慶城士紳的希望,將財富進獻給陛下,配合陛下裡應外合攻城,草民的每一句話都天地可鑑,如果有半句假話,就叫草民天打雷劈。”

杜峰指著天對朱慈烺發誓道,一臉真誠的樣子,看上去也確實不像在說謊。

“既然這樣,那你就先把那些財貨帶來再和我說吧。”朱慈烺可不會相信他的幾句誓言。

誓言這東西,許下了又不會成真,隨便許諾都沒有關係,沒有人會相信,就算發一萬句誓言,也不如用事實說話,把東西帶過來。

到那時,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再也沒有人會懷疑了。

朱慈烺說完,不容杜峰辯解就有武士上前將他趕出軍營。

杜峰知道自己只有將田契、賣身契、金銀這些東西帶過去才能讓朱慈烺相信他說的話,於是在離開軍營後就直奔杜如晦在城外的一處莊園裡。

幸好杜峰平日裡就經常代替杜如晦出城辦事,所以這些莊園裡的莊頭對他很熟悉,不過即便再熟悉,他們也不相信自家老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將那麼大一筆財富進獻出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當杜峰拿出杜如晦的親筆信,看到杜如晦的印章後,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這件事情。

就這樣,杜峰用一封封親筆信得到了那些士紳們的莊園的全部財富。

他將田契、賣身契、金銀用一輛又一輛馬車運到朱慈烺的軍營門口的時候,朱慈烺才相信他真的代表了懷慶城全城的士紳。

這麼大一筆財富,朱慈烺當然不會拒絕了,這些士紳將自己數萬畝良田還有束縛在田地上的數千戶佃戶、奴僕,十餘萬兩白銀都貢獻給了他。

雖然在發行債券後他擁有了千萬兩白銀,但那畢竟是借債,而且到期是要還的,花起來和這筆銀子感覺可大不一樣。

就在豪格被朱慈烺死死圍住的同時,多爾袞也從京城出發南下了。

他南下不是為了南征,而是要到直隸南部,擋住有可能北上的明軍,京津要道是通往遼東最重要的通道,一旦京津被圍,甚至是淪陷,那他們蟎清回到關外的最重要通道就沒了。

雖然從甘肅、山西、直隸一帶還可以越過長城,繞道察哈爾蒙古回到遼東,但是那距離太遠了。

一路上要經歷無數的窮山惡水,還要應對草原上時不時的極端天氣。

最危險的是蒙古人很有可能看到蟎清勢弱,趁機落井下石,阻擋清軍回到遼東。

到那時,幾十萬清軍能活著回去一半就不錯了,即便是活著回去了一半,失去絕對軍事優勢的蟎清,距離衰落也不遠了。

京津以南是直隸河間府,堪稱京城的門戶,一旦明軍來到了這裡,就距離封鎖京津要道這個重要的軍事目標不遠了。

所以多爾袞首先帶兵來到了這裡,至於河間府、衛輝府一帶則不是很重要,那裡距離京津還有好長一段時間。

就算明軍有幾十萬匹戰馬機動,多爾袞也有充足的時間回防。

可以說駐防河間府,能保證多爾袞兼顧最大的面積,讓他這倉促之間拼湊出來的一萬多人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可就在來到河間府後,多爾袞發現了麻煩,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周元同越過黃河,帶著數萬人來到了直隸的地界上,正在以極慢的速度慢慢靠近河間府城。

周元同自從被朱慈烺任命為登萊巡撫、山東總督,負責山東一地軍政大事以後,就抓緊編練地方軍。

他把原來齊王朱帥撳起義趕走農民軍、清軍的幾十萬義軍集中到一起編練,選擇其中的精銳五六萬人,剩下的幾十萬人全都發一點點遣散費裁汰掉。

這樣一來即減輕了山東一地的財政負擔,也能讓軍隊的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高,不過出於防患於未然的考慮,周元同並不是說讓那些義軍全都回家種地了。

而是讓那些被裁汰的義軍組成了州府的預備役,平時可以在家耕種,閒時的話周元同會從總督府邸裡派出侍衛、武官去訓練他們。

一旦有需要,就命令州縣長官將他們集中起來,送到周元同指定的地點,供周元同指揮。

而那些被留下來的精兵,周元同就好好訓練,給他們吃好喝好,每天早晚操練,還給他們打造了刀槍劍戟,棉甲、鎖子甲、札甲一應俱全。

為了訓練這五六萬人,光是一兩個月就花費了周元同一百多萬兩白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