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道德經的開頭第一章。

他是什麼意思呢?

陳凡向大家解釋說道:“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可以叫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名。無,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產生萬物的名字。所以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道的執行。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只是名稱不同。都可說是含義深遠。深遠再深遠,就是一切奧妙的總門。”

只是雖然陳凡解釋了,但眾人看起來仍不是很理解。

這也正常。

因為有一些東西不做出解釋的話,大家也很難理解。

比如說,什麼是道?

這個時候。

有學子就提問了,什麼是道?

“什麼是道?”

這個問題,也是一眾直播間粉絲要問的。

道這個詞雖然早就現出。

並且也有道家,道門一類的詞彙。

但關於道,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瞭解。

陳凡倒是沒有解釋這麼快,而是來了一個互動:“我先不解釋,大家可以說說自己對於道的看法。”

這時。

有一位學子舉手說道:“陳凡老師,我感覺道就是道術,是一種像魔法一樣的法門。”

又有一位學子說道:“道應該是一種公式,技巧,什麼的。”

還有一位學子說道:“道就像佛一樣,是一種職業類別,道就是一種道家的知識。”

對於此。

陳凡都是搖搖頭。

“看來大家對於道都不是特別瞭解。”

陳凡繼續說道:“剛才我在講李耳求學的時候,他就問過老師,天之上是什麼,我們的地球又是怎麼形成的。結果,老師回答不出來。因為書本上沒有介紹,也沒有人向他明說。而帶著這個疑問,李耳便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經過一生時間的學習,他終於參透了,他也明白了天之上到底是為何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凡老師,天之上是什麼東西呢?”

有一位學子不解的問道。

“天之上,就是道。”

陳凡在黑板上寫出了道這個字。

指著這個道,陳凡解釋說道:“一般我們將這個世界化分為天地人,三才。也就是說,整個世界簡單一些劃分,那就是分為天,地,還有我們人類。可是,天之上是什麼呢,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而李耳便總結了出來。他認為,天之上,那就是道。那麼,道又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雖然道德經第一句就說了道,但這並不是一個讓大家都能明白的東西。

陳凡接著說道:“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準則。說簡單一些,道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

一邊說。

陳凡又做了一個比喻:“比如我們手中有一個雞蛋,在我們沒有開啟雞蛋之前,他就是道的一種形狀。而開啟雞蛋之後,那就是道形成的世界。”

這一個解釋一下子便讓大家明白了。

“我去,我好像明白了。”

“我也有點明白,好像還有一點點領悟。”

“我也是。”

不少人點點頭。

“所以天之上就是道,道成就了天地世界。而道成就天地世界並不是有意而為之。也不像西方上帝,或者什麼創世神一樣的創造了世界。道演化了世界,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他不受人干涉,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道德經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知名的哲學作品之一。

哪怕就是幾千年過去,道德經仍被無數人稱讚,並為之學習。

甚至。

還有許多人因此而明悟,走出了別樣的人生。

……

“凡哥,能跟我們再講講道德經嗎?”

“你們怎麼對道德經這麼感興趣?”

“不知道,總之就是很感興趣,再跟我們講講吧。”

“這不行。”

“為什麼?”

“這是修仙秘笈啊,跟你們講了,你們個個不得修成仙啊。”

“……”

在武省大學講完楚國之後,陳凡休息了幾天。

只是休息當中,卻是有一眾粉絲不停得問起了他關於道德經的事。

“凡哥,您別玩我們啦,我們是真的很喜歡道德經。對了,您不是說《道德經》有5000多字嗎,怎麼您只講了一百多字,剩下的呢?”

“剩下的我也不知道去哪裡了。”

“少來了,您絕對有完整版的道德經。”

“真沒有。”

“沒有嗎,信不信我們一起舉報你又下了大墓。”

“呃,有話好好說,道德經嘛,我這裡確實是有一個完整版的。不過,我正考慮著,這能不能發出來?”

“怎麼就不能發出來?”

“上次發出來一部書籍,就被別人給舉報了,唉,你說……”

這一說,大家知道陳凡指的是孫子兵法。

不過,大家卻是安慰陳凡說道:“凡哥,您放心,這又不是兵法,你怕什麼。”

“說是這麼說,可這部道德經威力也挺大的。”

“凡哥,你別告訴我,這真是一部修仙秘笈?”

“差不多吧。”

想了想。

陳凡也沒有繼續藏著。

道德經不是孫子兵法一類的書籍。

這是一部哲學書籍。

這樣的書籍外國人也看不懂。

反倒是對於國人,還是有很多的用處。

雖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國人都能看懂道德經。

不過沒關係。

有一部分人看懂,那就足夠了。

“那行,從今天開始,我在快抖上將連載道德經。不過,我先申明,道德經雖然不是所謂的修仙秘笈,但其實跟修仙秘笈也差不多。”

與《莊子》一樣。

道德經雖然只有5000多字,如果更新的話,一個篇幅就結束了。

但如果一下子全篇放出來,反倒是大家對於他理解不透。

還不如一章一章,每一段發出來,效果反倒是更好一些。

說著。

陳凡便製作了一個影片,將道德經第二章發了出去:“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是道德經第二章。

陳凡沒有去做翻譯。

不過雖然陳凡沒有翻譯,但不少對文字有研究的已經翻譯了出來。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為有醜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為有惡的了。所以,有和無互助產生,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聲互助諧和,前和後互助跟從。因此,聖人以無為處理事務,實行無言的教導,萬物自己發生變化而不為它開頭。生長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這應該說的是國家的治理方面。”

“嗯,好像李耳推崇無為而治。”

不少人在陳凡影片區不斷的評論。

陳凡對此沒有回應。

每個人對於道德經都有自己的領悟與理解。

陳凡理解的也未必是正確的。

他只需要將原版的道德經發出去就可以了。

接著。

陳凡繼續發出了另外一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前世很多小說經常引用。

同時。

每當這句話出來之時,都是無比的震撼人心。

而現在,也是如此。

當陳凡將“天地不仁”這句話發出時,一眾此前比較淡定的粉絲,這會兒卻是無比的興奮了起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去,我怎麼感覺這句話好有逼格。”

“我也感覺,好像小說中什麼秘笈中的一句話一樣。”

“哈哈哈,我就是寫小說的,到時候我將這句話放到我的小說中。小說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誅仙》。”

“得給凡哥版權費。”

“知道,知道,現在就打賞。”

說著,還真有一位作者朋友給陳凡打賞了。

不過,這只是插曲。

更多的,則是關於這句話的領悟。

“天地是不仁的嗎?”

“還有,這裡面怎麼又說聖人不仁?”

“芻狗就是祭祀用的草狗,這句話是不是有問題?”

不少人有一些疑惑。

因為此前陳凡講過聖人是無私的,是無為的,也是心善的,他怎麼會將萬物,百姓當成是芻狗呢?

不過。

在不少人評論當中,又有一些人評論說道:“我好像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

“這裡的不仁應該是無所謂仁慈與不仁慈的意思。”

“那這也不對啊,難道天地與聖人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嗎?”

“是的。”

“我靠,你說得我更不懂了。”

“回到前面吧,前面不是說了嗎,天地與聖人對於萬物百姓都是採取無言的教導。這種教導並不是一個個言傳身教一樣,而是順其自然。就像我們的天地一樣,他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他即不會特別的去做什麼,也不會特別的去不做什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太陽每天都是東昇西落,我們每年都是春夏春冬。所以,天地與聖人的這種自然而然,並不是不仁,而是最大的仁。”

“咦,我去……你這一說,好像還真符合了天地與聖人的做法。”

“這不只是天地與聖人的做法,這對於我們現實也有巨大的參考價值。比如說你是公司的領導,你是特別的照顧誰,還是特別的不照顧誰?其實都不要,最為應該的是讓所有人都公平競爭。誰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誰也都有被淘汰的可能。這樣,整個公司的競爭力才能更強。”

“我去,你是怎麼想到的,你簡直天才啊。”

“天才就見笑了。我也是管理公司好長時間,然後再看到道德經這句話,這才領悟出來的。嘖嘖,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陳凡老師說道德經有可能是一部修仙秘笈了。對於我來說,他就是一部修仙秘笈。”

當然。

道德經裡面可不僅僅只有這一些。

接下來,陳凡又是繼續更新著道德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兄弟們,我怎麼感覺道德經真是一部修仙秘笈。”

“不要你感覺,我也是這麼感覺。光讀了幾段,我就已經受益非淺。可恨,就是我的見識淺了一些,有不少無法理解。如果能全部理解透,那該多好。”

“別感慨了,這裡面如果能理解個十之一二,也能讓我們受益無窮了。”

道德經是什麼書?

說他是經書,但其實可以說他是一部哲學鉅作。

哲學又是什麼?

哲學就是一門研究人與自然,並總結出經驗規律的書。

所以有的一些哲學名言,他能夠影響人的一生。

而道德經,他則是哲學中的哲學。

他不僅完整的敘述了什麼叫做道,而且還告訴你應該怎麼得道。

雖然這個得道並不是像玄幻修仙小說一樣的得道。

但明悟,解開自己的疑惑,同樣也是一種得道。

於是。

接下來你會看到。

在道德經不斷更新的同時,無數的粉絲,網友,卻是先後給陳凡刷出了禮物。

“感謝陳凡老師解開了我20年都沒能解開的迷題,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以前一直感覺社會不公平,但看了道德經之後,我明白了,天地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無比公平的環境。一架飛機,聊表心意”

“最近心情很煩躁,一直靜不下來。直到,當我看了道德經,我突然之間發現,以前自己的煩躁,都只不過是自己心亂倒至。道,真的好有意思,感謝陳凡老師。”

這是一種頓悟。

雖然這種頓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出現。

雖然這種頓悟,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碰到。

但是。

當你出現的那一刻,他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而且。

這不僅僅是對於普通人。

對於有一些大人物來說,他的效果卻是更為的驚人。

某世界500強企業,做為掌門人的“王洪誠”便碰到了麻煩。

直到。

他的好友給他推薦了一部叫做《道德經》的書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