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散文,來源於莊子的《逍遙遊》。

其中李白一生念念不忘,自比大鵬,也出於此。

而當這一幅畫面出現之後,無數網友在被這一隻大鵬震驚之時,也完全明白了李白的內心。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李白一直自喻自己是大鵬。”

“是啊,年少之時高歌大鵬一日同風起,哪怕死之前,也有大鵬之志。”

“這幅畫面,太震撼太震撼了,如此大鵬,哪怕真的在半空當中折翅,他的精神也同樣能激勵萬世。”

《唐詩何止三百首》就此結束。

關於李白的一生,也就此結束。

這一次。

一眾看客並沒有再打擾陳凡。

可能。

他們也還沒有從李白,以及這一幅《北冥有魚》這樣的鏡頭當中回過神來。

……

而陳凡在做完《唐詩何止三百首》這一期節目之後,他也好好的休息了幾天。

直到一個星期之後,陳凡這才返回西安。

其實在休息的時候,央視一眾領導還是想陳凡再做一個節目的。

比如。

他們就想讓陳凡再講講唐朝。

其實關於唐朝。

陳凡在講一眾唐朝詩人的時候,很多的一些重要史料也提到過。

至於分析唐朝為何從盛世走向衰敗,一眾專家也研究的七七八八。

倒是有個課題比較有意思。

宋朝是重文輕武,最後國家滅亡了。

可唐朝,那武將可是牛逼的不行,但最後也滅亡了。

那麼。

問題來了。

到底是重文輕武好,還是重武輕文好?

更或是文武都重好?

這估計是幾千年下來,無數人都得爭論的話題。

但事實上。

陳凡卻認為。

沒有任何一種制度能夠持久的治理千年。

在這一些制度剛開始的時候或許還可以,但久而久之,都會出現一大堆的毛病。

如果不能進行改革,哪怕再強盛的王朝,也有一天走向滅亡。

但改革這種東西,也不見得就能成功。

歷史當中,大部分改革都失敗了。

而某一些改革成功的,無一不是對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陳凡老師,到西安了嗎?”

“快了。”

“那好,我在出站門口。”

“周教授,不用這麼麻煩吧,您還親自來接我。”

“呵呵,你現在可是超級大明星,我當然得親自來接你啦。”

“別扯這些,是不是頂不住了。”

“這個,這個……還是陳凡老師您瞭解我。”

“行,到時候我們再說。”

十幾分鍾之後,陳凡下了高鐵。

一邊的周教授早已在等候陳凡。

看到陳凡,周教授迎了上來:“陳凡老師,這裡。”

“陳凡老師,我還以為您還留在央視那邊呢。”

“怎麼會。”

陳凡搖頭:“央視那邊雖好,但做節目太累了。”

這確實是。

別看這一些節目播放的時候很風光。

可在播放之前,不是整個節目的設定,光是節目排練都累死個人。

哪裡有當導遊這麼輕鬆。

“對了,周教授,怎麼,最近這邊出了什麼情況?”

“其實也沒有出什麼情況,還是上次關於武則天除罪金簡這一事。一眾行業內大老總是說孤證不立,搞得我最近一直都在找其他的證據。”

“找到了嗎?”

“間據證據倒有很多,但直接證據,太不好找了。”

這凡也是點頭。

其實前世關於武則天留下來的文物也不多。

要想真正證明武則天這個人,也不是那麼容易。

想了想,陳凡說道:“看來只有一個辦法了。”

“哪個辦法?”

“挖皇陵。”

“我……”

周教授一個激動:“陳凡老師,您別嚇我。”

“嚇你做什麼,周教授,您不就是這個專業的嘛,你不感興趣?”

“問題是上哪挖皇陵?”

“唐朝歷代帝陵都發現過,唯有一座帝陵未被發現,只要找到那座帝陵不就是了。”

“你說的是乾陵?”

“沒錯。”

陳凡點頭。

乾陵在前世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

而在這個平行世界。

因為種種原因,武則天暫時沒有被發現,所以歷來乾陵只認為是唐高宗李治的墓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個墓穴太奇怪了。

他不但沒有被發現,而且,在歷史當中也沒有被盜過。

要知道。

歷代皇家帝陵,基本上沒有一座沒有被盜過。

有的甚至幾千年下來,被盜了幾百上千回。

比如秦始皇他爹的陵墓。

前世有一個記錄片報導,說這個陵墓在幾千年下來,被無數的盜墓賊打了幾千個盜洞。

有的技術差,沒打到墓穴的位置。

有的功夫深,直接就打到了墓穴正中心。

這一些人的技術,比之那些考古學家的技術牛逼多了。

“陳凡老師,您別告訴我,您知道乾陵在哪?”

看著陳凡,周教授有些激動。

“周教授,澹定,澹定。”

“抱歉,陳凡老師,您知道的,我就是這個專業出身的,我實在是有一些激動。”

“理解。”

陳凡點頭:“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乾陵的位置應該是在咸陽附近。不過,具體在哪,還得到時候去看看。”

“那太好了,我就知道陳凡老師您對挖皇陵也很感興趣。”

“不不不,我不感興趣。”

陳凡搖了搖頭:“我就是看大家這麼期待,所以想證明給大家看看。”

當然。

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另一部分。

而是陳凡再一次踏上西安這塊土地上時。

陳凡接收到了一個新的任務:“打卡西安,獲得史記。並接受任務,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這個任務。

放在小說當中,應該是最為主線的任務吧。

陳凡雖然此前是當導遊的。

不過這個任務與當導遊也不衝突。

以後陳凡就一邊當導遊,一邊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但一邊譜寫的同時還不夠。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拿出一些關鍵性的東西出來,無疑更為有說服力的多。

所以。

陳凡這才提到挖皇陵。

“陳凡老師,我想確定一下,您不是跟我開玩笑?”

“不開玩笑。”

“那太好了,我立即就向上頭申請,推動尋找乾陵以及探索唐朝墓葬文化的工作。您當組長,我當副組長,您看怎麼樣?”

“周教授,您當組長,我給你打下手就是了。”

“陳凡老師,您就別謙虛了,我給您打下手才是。再說,我也得以您的名氣申報這個任務。要不然,光是我,上頭不批啊。”

“這個啊……也行。”

一想也是。

陳凡雖然不是考古出身的,但他的考古水平,那完全是領先一眾考古界人士幾個層次。

再加上人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對於整個中華歷史無比熟悉。

哪怕陳凡不是考古界的人士,但整個考古界也將陳凡當成是絕對的大老之一。

這還不光是考古界這麼認為。

上頭,某一些領導……同樣是這麼認為。

周教授記得前幾個月有一場會,上頭一眾領導對於考古很感興趣。

於是在開會的時候就與大家討論了一下考古這方面的問題,然後這位領導就問了一下,大家的水平與陳凡老師相比怎麼樣?

結果來現場一眾考古界的大老都吐血了。

他們心裡都在吐槽。

和誰比不好,為什麼要與陳凡老師相比。

當然。

另一方面也是陳凡的名氣。

哪怕陳凡一直說自己不是考古專業出身……

可全國所有人也都是不信的。

至於為什麼。

看看上官婉兒墓是怎麼發現的?

再看看武則天除罪金簡又是如何發現的?

不說唐朝這一邊。

再說說宋朝時期的太祖遺訓……

這一條條,一件件。

都證明陳凡就算不是考古專業出身,人家也是考古界天花板的存在。

……

不得不說。

有陳凡親自出面,周志國教授上向頭申請的關於乾陵尋找與探索唐朝墓葬文化的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批覆。甚至,不但得到了批覆,上頭還很爽快的給出了一筆1000萬的工作資金。

當拿著帳號裡1000萬的資金,陳凡突然發現。

好像這賺錢的速度,比之他前往各大景區做推廣還要容易的多。

“嘖嘖,上頭這麼有錢,一來就1000萬。”

“陳凡老師,這是第一筆資金。如果真的發現了乾陵,後面的資金還將增加。”

“嗯。”

陳凡點頭。

到時候真正挖掘的時候,那就不是1000萬了。

不過。

陳凡卻是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說道:“周教授,這1000萬我們能自己做主嗎?”

“原則上是可以的。”

“那,不如,我們分了吧。我七你三。”

“噗……”

周教授嚇得連忙說道:“陳凡老師,別開玩笑了,我頂不住。”

“騙你的。”

陳凡說道:“其實我覺得嘛,乾陵這麼大,到時候一下子就找到了。可我們這1000萬沒花完,怎麼辦?”

“陳凡老師,乾陵哪裡有這麼好找。真要這麼好找,我們也不可能幾千年沒有發現了。”

“放心吧,跟著我就是了。”

陳凡雖然不知道乾陵具體在哪個地方。

不過大致的方向,陳凡還是知道的。

而且陳凡可是學會了一大堆風水墓葬之術,這要是找不到乾陵,他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走吧,周教授,我們先去一趟寶雞。”

“不是去咸陽嗎,怎麼去寶雞?”

“咸陽是要去的,不過,寶雞那裡也得去一趟。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那裡應該能找到一些有關於武則天的物證。”

……

“陳老師,您這是要去法門寺嗎?”

“對。”

法門寺位於陝省寶雞那裡。

之所以陳凡要去法門寺。

原因就在於。

法門寺在唐朝時期地位非常崇高。

在唐朝200多年時間裡,共有8位皇帝親自在法門寺接迎送養佛指舍利。

其中就包括武后。

當然。

陳凡去那裡不是去看舍利的。

在法門寺裡面。

除了這一些舍利之外,還有歷朝皇帝捐贈給法門寺的供奉。

這一些供奉拿到現在,都是文物。

透過這一些文物,我們便能推測千年之前曾經發生的一些事。

“歡迎陳凡老師,周教授來到我們法門寺。”

帶著一個工作隊,有的時候辦事也很方便。

比如要去哪裡。

直接給某些地方發一封函就可以。

這不。

陳凡與周教授以及整個工作隊剛剛來到法門寺,法門寺負責人“朱橋”便無比熱情的接待了陳凡等人。

並且。

還帶著陳凡一路參觀法門寺。

法門寺的主要建築有真身寶塔,法門寺地宮,法門寺佛學院,法門寺博物館,法門寺合十舍利塔,佛光大道等組成。

陳凡主要想看的是法門寺地宮,以及法門寺博物館。

其實法門寺博物館主要的藏品,就來源於法門寺地宮。

當時法門寺因年久破敗,突然倒塌。

而在工作人員清理現場時候,發現了法門寺地宮。

地宮底下,藏有唐,宋,明……等等幾個朝代一系列的文物。

這一些文物,也就組成了法門寺博物館。

從這就可以知道。

法門寺這個地宮藏品之多,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這也太豐富了吧。”

跟著朱橋。

工作隊一眾人等參觀了地宮,接著又參觀起了法門寺博物館。

地宮那裡基本上沒有什麼東西。

主要的一些文物,都被拿到了法門寺博物館。

而當來到法門寺博物館,一系列的唐宋明……各個朝代的文化,卻是讓人眼花繚亂。

特別是唐朝時期。

像其中展現出來的袈裟,錫杖,佛經,香爐,錢幣,各種金器,銀器,瓷器……等等。

而“朱橋”也很熱情的親自充當導遊,向眾人介紹著這一些文物的出處以及歷史。

只是。

一翻參觀下來,陳凡卻是皺了皺眉。

“陳凡老師,您這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看到陳凡表情,朱橋問道。

陳凡說道:“朱總,法門寺地宮裡所有的藏品都在這裡嗎?”

“基本上95%以上的藏品都在這了。不過,有的一些因為破損,有的不方便展示,也就沒有拿出來。”

“我想問一下,好像地宮裡面,是不是有一件刺金繡裙。”

“這……”

這一問。

朱橋一下子愣住了:“陳凡老師,您怎麼知道?”

要說法門寺地宮裡面的文物。

確實有一件刺金繡裙。

只是。

因為這件刺金繡裙實在是太有爭議,也太不尋常了,一直以來,法門寺從不對外宣傳。

也同樣不拿出來展示。

不說展示。

就連法門寺一大堆工作人員,他們都不知道。

之所以如此的保密。

不是這件刺金繡裙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是這件刺金繡裙,實在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解釋。

要知道。

法門寺在唐朝之時可是皇家寺廟。

這個寺廟不是一般人根本不能進入。

而像這樣的皇家重地,一般連女子也不能進入的。

當然。

這不是最為主要的。

最為主要的是。

這個刺金繡裙是在當時法門寺地宮發現的,按寺中記載,這一些都是用來供奉佛祖。

可是。

一般供奉的物品,要麼是金器銀器,要麼是其他一些貴重物品。

雖然刺金繡裙也很貴重,但這卻是一件女子的繡裙。

在皇家佛門重地,怎麼可能拿女子繡裙做為供奉。

這與佛家教義都相衝突。

因為佛門是沒有女性的。

所以女子也不可能成佛。

所有的佛,都不是女子。

至於觀世音菩薩,他是男子。

也因此。

至法門寺地宮出土這一件刺金繡裙之後,整個法門寺對於這件刺金繡裙都是守口如瓶,從不外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