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杜寫的詩還可以。”

“嗯,就是有些虎頭蛇尾,開篇很強,中期無力,後期稍稍又有一些老白的味道。”

“是的,不過總體比之老白還是差上不少。”

不少人對於老杜的評價是這樣的。

看著他們的評價,陳凡差點笑出了聲。

不過在不知道老杜是誰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評價倒也沒什麼。

畢竟老杜這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也只能算是老杜一系列詩句當中的普通一首。

不過。

這般一想,陳凡自己倒是有些期待。

到時候真正老杜的代表作出來,他們又會是什麼表情?

試問天下仙人,誰敢來此人間?

仙人來不來凡間這個先不管。

先來個仙人的小迷弟,同樣可以KO白居易。

當然。

這都是後話。

老杜後面自然需要詳細的講,快抖上只是搞出一個引子罷了。

……

隨後。

一眾網友,又催著陳凡開始講故事。

反正也是閒著,想了想,陳凡便講起了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

“哈哈哈,凡哥,早就想讓您講元稹了。”

“對,您不是說了嘛,柳宗元是劉禹錫的好基友,元稹又是白居易的好基友。柳宗元與劉禹錫都講完了,怎麼說元稹也要講的嘛。”

對於此。

陳凡點頭:“行,今天就講講元稹。”

說起來。

這個元稹還真是有不少看點。

整理了一下思路,陳凡說道:“元稹,字微之,他是北魏昭成帝十四孫,整個家族住在洛陽,世代為官。不過傳到元稹這一代後,整個家族已經沒落了許多。不過元稹自小天資聰明,十五歲的時候,為了擺脫貧困,獲取功名,元稹投考了相對比較容易的明經科。很快,元稹便中明經及第。”

這個明經科與進士科是不一樣的兩個考試。

明經主要是填空題,就是例出一些句子,你再補上空白之處,稍微簡單一些。

錄取的人數也更多,一般在100人左右。

進士在唐代則主要考詩賦,錄取的人數相對較少,一般在30人以下。當然,還得靠人推薦。

所以一般來說,進士科在諸多考試當中最為尊貴。

不過基本上在唐代,進士科都是被一些世家大族給壟斷,很少寒門子弟有機會。

甚至可以說,在唐代很長的時間裡,進士科都是作弊科。

“中了明經科之後,元稹後來又參加了【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與白居易同時及第,元稹位例第一。如此,他與白居易便這樣結識,並在後來的幾十年裡,兩人的友情最為真摯。有一次,白居易和友人遊慈恩寺,席間突然想到了元稹,於是白居易就給元稹寫了一首詩。不想,元稹也在當天晚上想到了白居易,也給白居易寫了一首詩。這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好基友一輩子……”

眾人被陳凡這般講解給逗樂了:“凡哥,能不能正經一點?”

“又不是在央視,要這麼正經幹嘛。”

快抖上就是吹牛打屁的,陳凡才不會用央視做節目時那般語氣講故事呢。

對此眾人也是攤了攤手,表示沒辦法。

當然。

他們也只是說說。

他們其實也很喜歡陳凡這種不正經的講法。

這樣也顯得更為有趣,而且陳凡一向很幽默,有的時候在快抖上看直播比之在央視還更有味道。

“稍稍提了一下白居易,我們再接著講元稹,元稹在考中明經科之後,前往了蒲州任職,然後與母親崔姓那邊的一位少女崔鶯鶯戀愛了。元稹很喜歡這位女孩,便寫了一封情書……不對,寫了一首詩給她。後來,元稹就與這位崔鶯鶯相愛了。可是,元稹在進京之後,他便被京兆尹韋夏卿賞識。後來又得知韋夏卿女兒韋叢還沒有婚配,於是便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考慮良久,元稹認為崔鶯鶯雖然有才有貌,但畢竟是普通人家,對於自己的仕途沒有任何幫助。於是元稹就結束了與崔鶯鶯的關係,最終娶了韋夏卿女兒韋叢為妻。”

講到這裡。

公頻上無數的渣男卻是瞬間冒起。

“我去,我還以為元稹是個牛人,沒想到也是渣男。”

“相比之白居易37歲未娶,元稹是真的渣。”

“其實白居易與元稹碰到的都差不多,都是喜歡上了普通家庭的女孩。但一個是37歲不結婚進行抵抗,另一個卻是另攀高枝。”

“其實沒必要說得這麼絕,畢竟當時那個門當戶對的時代,元稹的家族雖然沒落了,但也是官宦世家,也不可能娶普通女孩。元稹選擇京兆尹之女,雖然功利,但其實這個世界哪個都功利。”

對此。

陳凡並沒有解釋,而是繼續說道:“結婚之後,兩人感情很好。雖然當時元稹並不是大官,家庭收入也不怎麼樣。但妻子韋叢卻從來沒有怨恨,一直給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只是可惜,在韋叢27歲的時候,她便離世。”

“唉,可惜了。”

眾人嘆了一口氣。

陳凡則繼續說道:“韋叢離世之後,元稹非常傷心,寫了很多的詩悼念他。比如其中有一首叫做遣悲懷,他是這樣寫的。”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是的。

前世名句“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出至元稹。

但他並不是字面意思。

他的意思是說,這對於一同經歷貧賤,一同共患難的夫妻來說,陰陽相隔則顯得更為的悲痛。

這樣的詩可以看出元稹的痴情。

這也讓一眾直播間內的看客感慨起來了:“好吧,我收回之前的話。”

“嗯,感情的事情誰也做不得主,元稹看起來也不是特別的渣。”

“元稹對於妻子不錯,或許離開崔鶯鶯並不是一件錯事。”

不少人紛紛說道。

陳凡仍然沒有解釋,繼續說道:“這只是其中一首,另一首元稹寫給妻子的則更為經典。這首詩的名字叫做《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是的。

這首千古名句,同樣是緣自於元稹。

曾經看過滄海,別處的水就沒興趣看了。

曾經到過巫山,別處的雲也沒有什麼看頭了。

就算是來到花叢當中,也沒啥興趣。

這裡面的原因,一半是修道之後的清心寡慾,另一位是因為你啊。

這首詩一出,可以說,瞬間讓整個直播間瘋狂起來。

“掌聲。”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悼亡詩。”

“好吧,說元稹是渣男,這絕對是個錯誤。”

只是。

就在大家被元稹這首《離思》感動之餘,陳凡卻接著再說道:“妻子逝世之後,元稹悲痛萬分。一次,元稹碰到了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雖然薛濤比元稹大十歲,但元稹仍然不在乎。可就在薛濤要將自己完全託付給元稹時,元稹卻慌了,他給薛濤留下了一首情詩之後,就此離去。”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雖然甩了薛濤,轉身元稹就娶了另一位女子安仙嬪。

但就算如此,後來元稹又碰到了另一位才女劉採春。

見到劉採春之後,元稹非常的喜歡。

他又寫了一首情詩給劉採春。

可就在元稹將劉採春迷得神昏顛倒之後,元稹又娶了另一位女子裴淑。

“我……”

“剛才我說啥了?”

“他喵的,我竟然說元稹不是渣男,我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

人生轉折,當真是太刺激了。

元稹的感情史,那叫一個精彩。

眾人這是被元稹打臉之餘又打臉。

陳凡忍著笑,說道:“大概是知道自己是個渣男,為了不被他人說閒話,元稹以自己為原型寫了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叫做《鶯鶯傳》。故事裡的張生,就是元稹。對於張生將鶯鶯拋棄之餘,元稹還在書中不斷的為張生進行美化。不得不說,這樣的美化還是很有效果的。幾百年後,元代戲曲家王實甫以鶯鶯傳為原型,改編了一部作品,叫做《西廂記》。”

而《西廂記》中的張生與原來的張生卻完全的不一樣了。

原來的張生是元稹為原型,最後是拋棄了崔鶯鶯。

雖然元稹在其中進行了美化,還拿一系列做為藉口,但到底兩人並沒有在一起。

但在《西湘記》當中。

張生卻進京考取了狀元,並最終娶了崔鶯鶯,以有情人終成卷屬做為大團結。

“凡哥,今天你好毒。”

“啊啊啊,元稹,尼妹啊,你讓我不忍直視啊。”

“好吧,我只能說,才是真有才,人是真的渣……”

一翻在快抖上扯了一個多小時,陳凡這才停下。

這般講故事還是挺有趣的。

至少。

陳凡講得比較爽,大家聽得也比較爽。

而且這些故事,這一些八卦,陳凡也不好拿到央視去說,快抖上倒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扯完了,未來幾天還得排練做節目呢。”

“凡哥,凡哥,白居易之後,難道還有其他的詩人?”

“當然還有,比如剛才我說的老杜,老李。”

“不會吧,真來啊?”

陳凡點頭:“不過,老杜與老李還要等一會。下一期的話,給大家一個預告……群仙雲集。”

陳凡此前央視幾期節目也就介紹了劉禹錫,王維,白居易。

外加快抖上介紹的杜牧,李商隱,還有今天的元稹。

這麼加起來,也就六七個。

可真正大唐那些數得上名號的詩人,那些記在陳凡內心,那些載入語文教科書課本的……又何止這一些。

與其一個一個講。

下一期節目,陳凡乾脆,讓他們全部登場。

==

PS:兄弟們,4月最後一天雙倍月票。大白與新書榜第10名就相差200票,跪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