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段和B段的中間,以樂團的伴奏來度過。

分別由銅管和絃樂聲部輪奏,單雙簧管、大小提琴、長笛……

等樂器,以不同調式,輪番獨奏,將觀眾的思緒,代入祖國的山川、河流,森林、稻田……讓人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闊景象。

每一次輪轉變奏,都能準確地反應歌詞所要表達的美好深意。

銅管與打擊聲部,肆意展示自己的雄壯與鏗鏘,把觀眾的情緒推向了巔峰。

指揮家的情緒,也跟著激昂。

猛地再轉身,指向李昱。

隨著指揮家的這個動作,眾人還以為,音樂旋律會持續走高,沒想到李昱一開口,伴奏的聲音逐漸變小,幾乎只有李昱的歌聲。

中間,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落差感。

配以李昱的歌聲,以及歌詞,竟然有種別樣美感: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B段開頭,曲調和A段開頭是一樣的。

詞兒卻變了,從大河、稻花,變成了姑娘和小夥兒。

前面寫景,後面寫人。

前面寫美好的山河,後面就應該寫的是美好的生活。

觀眾們是這樣順著歌詞,前後映照去推測的。

然而,歌詞走勢,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

開闢新天地。

喚醒沉睡的高山。

改變河流的模樣。

讓人感受到生生不息、日復一日地奮鬥。

一種不為艱難的改變。

改變自己。

改變家鄉。

改變祖國。

用勤勞的雙手,去追逐自由、美好、和平;去建立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裡,重點是改變,是奮鬥,是努力。

但是,僅僅如此嘛?

是那麼簡單嘛?

歌詞的深意隱隱約約在指示另外一個方向,有的人感受到了,有的人沒有體會,但是隨著歌聲,他們一定會明白。

李昱在這句的尾部,將聲調又一次拔高後。

都不等指揮家有什麼動作,觀眾們自然而然看向了和聲團,指揮家緊隨其後,面向他們,指揮家雙手向上用力揚起,嘹亮的歌聲傳來: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轟地一聲。

心靈、靈魂,彷彿被強大的力量撞擊。

因為,歌詞昇華了。

開頭那一句‘這是英雄的祖國’,直教人頭皮發麻,心情激動,血液澎湃。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英雄輩出。

面對列強入侵,無數英雄拼死抗爭;面對酷刑,無數英雄面色不改,英勇就義。

面對鍘刀,她鏗鏘喊出:“革命烈火是撲不滅的,你們的末日不遠了!”

面對包圍,他只說了一句:“不必多說,開槍吧。”

當剖開他的肚子時,裡面只有棉衣和樹皮。

……

類似的英雄,還有許多許多。

他們從未想過投降,寧願赴死,也不做俘虜。

這是氣節!

這是精神!

這是民族魂!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真的有不怕犧牲的人,願意為這個民族的現在和未來,付出一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前仆後繼。

宏大的交響樂中,觀眾們終於落淚了。

情緒的閘門一旦開啟,就再也止不住。

對於這首歌,李昱有兩個最深的印象。

一個就是小時候,看到電影《上甘嶺》,演唱這首歌的片段。

那是個美麗的姑娘,儘管電影畫面是黑白的,可是完全遮擋不住她的美麗。如今,她已經成為老藝術家了。

後來,李昱才知道,那不是她唱的。她只是演員,在電影裡面對的口型。

演唱者是另外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姓郭。劇中演員姓王。

郭老師的嗓音高亢明亮,婉轉甜美,音域尤為寬廣,唱歌時富有韻味。

少年時練過戲曲,透過嚴格訓練,具有深厚的藝術功底,讓她的演唱兼蓄神、情、形、聲、腔、字六藝之美。

她的《我的祖國》版本,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版。

在錄製這首歌時,有個小故事。

先是有了電影《上甘嶺》,後才有的這首歌。

但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唱,一直找呀找,才找到她,並且就在東央廣播電視臺進行錄製,然後第二天,向全國播放這首歌。

男生版的,給李昱帶來深刻印象的不多,只有《2002年的第一場雪》算一個。

另外一個深刻印象,便是袁公了。

全國人民能不捱餓,吃上大米,袁公功不可沒。

袁公很喜歡《我的祖國》這首歌,他走的那天,就是在這首歌的歌聲中走的。

兩個有著相同近代史的世界,遭遇是一樣的,情感也是相同的。

聽著這首歌,沒人能忍住情緒。

不要說前臺哭成一片的觀眾,後臺的幾個明星,各自轉身,偷偷擦拭眼淚。

對他們來說,李昱這首歌,真是重量級。

從來沒有一首紅歌,能像這首那般催人淚下。

幾乎聽到這首歌的人,愛國情緒都被點燃了。

就在大家偷偷抹眼淚時,竟然還有第三段。

而這一段歌詞,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如果說,第一段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那第二段,就是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

到了第三段,則是為了守護美好生活而戰鬥。

它表達的是態度,是立場: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暢,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用好酒招待朋友。

用獵槍對付豺狼。

寥寥幾句歌詞,點燃了眾人心中的那一團火。

在下面的大合唱中,隨著高亢有力的歌聲熊熊燃燒。

這首主題曲,滿足了《上甘嶺》電影導演對電影主題曲的寄望。

他曾創作者喬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只希望將來這部片子沒有人看了,這首歌還有人唱。”

電影的傳播,具有一定局限性。

但是歌曲,局限性就很小了,它可以口口相傳,世代相傳。

既然,這首歌被李昱帶到了這個世界。

那他就一定會,讓這首歌一代一代傳唱下去。

如果有機會,李昱肯定會給那位導演說。

這首歌曲不但被永遠傳唱,在異世界,也依然有人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