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深深的看了一眼霍剛,傳聞霍剛是天上的神仙轉世,那麼神仙轉世會不會知道今年要鬧饑荒?如果不知道的話,為什麼霍剛從跟他們開始交易的時候就大批量的買糧食?甚至不惜加大販賣戰馬的數量也要買糧?

不過這些話,李毅不可能說出來,雖然會鬧饑荒,但是前幾年的糧食收入還可以,所以大規模的出現動亂不至於,不過這必然會產生一些影響的。

“根據太史局(等同於欽天監,前隋改為太史曹後改曹為監,唐初改為太史局)的檢測,今年降雨稀少,關內道,河南道,隴右道等降雨都低於往年,隴右道就是我們這涼州,瓜州境內,其中涼州今年入夏以來滴雨未下,反倒是瓜州這往年比涼州下雨少的地方,今年下的不多。”

“另外各個灌溉區的河水流量明顯低於往年,一些地方的糧食已經出現了絕收的跡象,雖然範圍不大,但是波及的州縣不少,可以預見的是涼州,瓜州,關內北部各州都會出現大面積的旱災。”

“部分地方的旱災雖然不嚴重,但是所收糧食估計僅僅只夠當地維持今年食用,陛下已經下令,這些面臨災害的地方免除今年的賦稅,但是估計到時候還是會出現饑荒以及流民。”

“而本來各大世家所控制的糧食要運送到這邊的估計也無法運送到了,目前已經就近歸屬於各州的糧倉。”李毅給霍剛解釋了一下。

霍剛默默的點了點頭,從李毅的說法,霍剛就知道大唐肯定受到了影響,歷史上貞觀元年雖然有饑荒,但是規模不大,但是現在李毅所說的饑荒已經涉及到了三個道,大唐將天下分為十道,這一個道可比後世一個省要大的多的多。

雖然按照李毅的說法,暫時來說,大唐度過今年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旱災所附帶的災難,如果今年冬天依然有旱災,降雪減少,那麼明年,也就是貞觀二年會出現的蝗災恐怕會被放大!

蝗災這東西規模擴充到一定地步的話,那真的是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從目前來看,這種影響的規模還沒有太大,但是明年呢?到底會擴大多大的規模?

玉門之靈只能控制霍剛的領地,卻無法控制大唐的領地,而如果大唐出現災難,無疑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霍剛雖然不是一個聖人,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局面還是讓他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只是,對於這樣的局面,霍剛所能做的卻不多。

但是霍剛對於玉門之靈的影響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

那就是,霍剛的領地越大,他領地範圍內風調雨順的級別會越高,而同時對周圍跟他接壤的領地氣候影響就會越小。

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如果領地越大,影響不應該是很大嗎?

但是準確的說,如果霍剛的領地只是陽關,玉門關,以及霍賜河流域這一條線,那麼這裡如果想要下雨,並且變得風調雨順,從後世的氣象學來說,就要瘋狂的抽取周圍水汽,然後集中在他這個地方下雨才行。

這對他周圍的環境影響當然大,因為這西域的降水本來就少,但是如果霍剛的領地擴大到一定的範圍,假如霍剛現在已經將印度囊括在內的話,那麼霍剛猜測,每年印度洋的水蒸氣假如被喜馬拉雅山脈擋住99%。

那麼如果都是霍剛領地的話,這每年被擋住的水蒸氣如果降低到98%,只要多出1%的水汽,這現在的玉門關這些地方的降水就不知道會增加多少。

當然,霍剛他們領地的降水多了,意味著周圍山脈的降雪會更多,到時候這些降雪會不會導致長江,黃河這些河流泛濫成災,霍剛真不好說。

不過,如果霍剛領地的範圍面積夠大,那麼這些水汽從豐富的地方調動到貧瘠的地方,這是不是意味著平均值變少了,那對整體氣候的影響自然就少了!

當然,這些都是霍剛的猜測,目前來說,霍剛無法確定,不過周圍這些國家的一些氣象資料,霍剛也就是從歷史上記得大唐的,其他的他並不清楚。

霍剛改變不了世界,但是他可以影響這個世界,對於那些也許被他影響到的普通人,霍剛只能說一聲抱歉。

“李家主,我有一事相求。”霍剛想了想,然後才認真的開口道。

“霍首領請講。”李毅的心裡微微一動。

“是這樣的,既然今年大唐必然會出現饑荒包括瓜州涼州都會出現饑荒,那麼到時候肯定會有無法活下去的饑民出現,我說的可對?”霍剛開口問道。

“這是必然的。”李毅很乾脆的開口道。

“那麼到時候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傳一個訊息,如果來我大漢的領地,願意成為我大漢的子民,我這裡免費分發土地,分發糧食,分發住所?”霍剛看著李毅開口問道。

“這……”李毅雖然內心已經有了大概的猜測,但是霍剛的話說出來之後,李毅還是忍不住呆了一下。

因為霍剛這打的什麼主意,李毅很清楚,這就想要吸引流民,掠奪人口啊。

其實像是伊吾城,高昌國,以及更西邊的這些西域三十六國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漢人,而這些漢人其實都是祖上因為各種災害不得不西遷,才形成了這些不同的國家。

像是這樣的遷徙,不僅僅古代有,後世的近現代也有,大名鼎鼎的走西口,闖關東其實都是這樣的遷徙所形成的。

“這樣的話,這些饑民也有了去出,避免了瓜州和涼州出現動亂,也算是穩定了大唐的局勢對吧。”霍剛輕描淡寫的偷換了概念,或者說也不能叫偷換概念,因為李毅聽的出來。

這些人口確實會出現動亂之類的,但是只要賑災跟的上的話,他們如果能活下去,那明年就可以恢復正常了。不過李毅不知道的是,大唐的貞觀開局三年……真的是地獄難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並不強求,其實我主要想吸收一些原本快要死的流民,這個不過分吧。我想,你們也不會忍心看著這些流民活生生的餓死吧?”霍剛補充了一句。

其實這話就是個廢話,這些豪門望族什麼時候在乎過這些百姓的死活,在他們看來,這些百姓反正是不可能死乾淨的,每一次饑荒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豐收,原因?很簡單。

因為會有更多的人賣身為奴給他們幹活,只為了一口吃的,賣身為奴和只是幫他們種田的佃戶這可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我不介意幫霍首領傳達這個訊息。”李毅想了想,然後乾脆的做出了承諾。因為現在霍剛在李毅的心裡面,地位再一次直線上升。

因為那種水泥!身為一個世家未來的家主,李毅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些水泥的優勢用處?!

“不過我倒是有一些好奇,接受流民沒問題,雖然說霍首領買了不少的糧食,但是霍首領如果接收的流民夠多的話,養的活嗎?”李毅有些好奇的問道。

“呵呵,這樣吧,李家主會騎馬,不如跟我去我們大漢的農田裡面轉一轉?”霍剛微笑著開口問道。

李毅立刻點了點頭:“當然沒問題。”

當下兩個人也不在停留,從家裡出來之後,雙方騎馬,然後直接在王山的帶領下前往了玉門關之南得農田區。靠近玉門關的附近大部分都是苜蓿草,再往南,依靠河流兩側才有小麥田,然後小麥田兩側更遠離河流的地方是苜蓿草。

玉門關這個地方小麥收割成熟的季節大約在7月中旬,當然,這個時代沒有公曆,只有農曆,所以大約在農曆六月中旬收割,而現在已經是農曆五月中旬了。

再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小麥就可以收割了,所有的小麥已經完成了抽穗,已經差不多可以看出來產量了,雖然現在看起來不準確,但是現在小麥的麥穗,用吳平的話來說,就是霍剛賜予他們的天賜糧食。

霍剛還沒去看過,正好這一次跟著李毅一起去看看。

大約不到半個時辰,霍剛和李毅就已經在一處麥田邊翻身下馬。李毅下了馬第一時間就靠近了麥田,當他看清楚麥田裡面的小麥之後,李毅忍不住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半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而現在抬眼望去,他周圍視線所及範圍之內全部都是綠油油的麥田,更重要的是,李毅面前的這小麥的麥穗……這麥穗的長度簡直超出李毅的想象!

像是李毅這樣的人,後世的人或許認為李毅他們都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人,根本不知道人間疾苦,不懂這些。

實際上這都是錯誤的認知,何不食肉糜的人這個時代是有的,但是絕對不包括所有世家門閥的家主,準確的說,所有傳承了一二百年的家族家主,都不是這樣的人。

大唐的儒生跟明清時期的那些儒生還不太一樣,這個時期的讀書人真的是會君子六藝的,真的是文武全才。像是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人帶兵打仗一點問題都沒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