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李逵和鄆哥走出庫房,那黑大個一把摟過鄆哥,傻笑著跟他稱兄道弟。

就說武亮獨子一人在庫房裡盤算。

248壇極品的美酒,該怎麼分配。

武亮心裡很清楚,按照“五糧春秋”的品質,十斤裝的一罈酒,足以賣出一百兩銀子!

為什麼?

滿城的外地客商,四處求購高粱紅,運到東京汴梁,不到二兩銀子的一罈酒,起碼能賣十兩!

而五糧春秋的品質,勝過高粱紅不止十倍,賣一百兩,綽綽有餘。

有人說,張大戶買下潘金蓮,也只花了八十兩銀子,還引起了轟動。

你這一罈酒,就能賣一百兩?比大美人還值錢?

誒,還真是!

為什麼?因為受眾不同!

五糧春秋的受眾群體,從來就不是普通老百姓。

從它誕生的第一刻開始,這酒就是專供社會頂層人士的。

一百兩銀子,夠尋常人家吃喝幾年,但對於北宋社會的頂層人士,就是那些大官,貪官來說,不算什麼。

並且,這還是五糧春秋進貢宋徽宗之前,一旦這種酒得到皇帝的認可,那身價,又是十倍、百倍地往上漲!

同時,物以稀為貴!

武亮目前,可是獨家經營!

替代品?

沒有!

這是什麼?這就是市場壟斷,這就是市場定價權!

現在整個陽穀縣都瘋了,四處都是託關系買酒、買肥皂的人,武亮完全可以把單價往上翻個五倍,只要有利潤,那些客商一樣會買。

可武亮沒有這麼做,為什麼?

因為武亮不想壓榨普通老百姓的錢,或者說,武亮要的,遠遠不止是錢那麼簡單!

他就是要讓北宋的客商,全部知道,山東有個陽穀縣,陽穀縣,有個武亮!

至於這名頭打出去有什麼用,暫且按下不表。

只說武亮盤算著,給柴進回信,得附送十壇貢酒。

一來,柴進是自己的結拜大哥;二來,為了武亮的事,柴進也是鼎力相助,打點了關係。

十壇酒作為謝禮,不過分!

到了東京汴梁,見到柴皇城,也得送他十壇。

這叔侄二人,不可厚此薄彼!

進貢宋徽宗,得要一百壇。

至於藥酒,得泡一罈虎鞭酒,送給花花皇帝;再泡六壇虎骨酒,皇帝宋徽宗、太監楊簡、太師蔡京、柴皇城、縣老爺潘黃河、白袍師爺朱勝,一人一罈。

有人說,怎麼還有縣太爺和師爺的份?

這就是做人的講究了。

按理說,武亮在景陽岡上打死的大蟲已經上交縣衙,怎麼處置都是人家縣太爺說了算。

東西已經是人家的東西了,你要,便給了你。但人得知恩圖報,做事也要看得過去。

縣太爺把虎鞭虎骨都給你,然後你屁都不放一個,拿了就走?

那叫不懂事。

虎鞭只有一支,上貢給皇帝,縣太爺不會說二話。可虎骨那麼多,你武亮一塊也不留給我,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面子上更是不好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武亮明白這些,所以,潘老爺這次的待遇,可是跟當朝太師一模一樣,蔡京蔡太師有的,您潘老爺一樣有!

凡是過手,都有份,這叫會做人!

而且,武亮這次進京,除了為自己謀庇護,謀發展,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幫助縣太爺潘黃河升官。

那位又說,這怎麼還幫他升官呢?

咱們跟他非親非故的!

這又說到官商結合了。

好多人以為,當官的庇護生意人,就是為了貪圖兩個銀子。

那只是最低階的手段。

銀子算什麼,三年知縣任,十萬雪花銀。

有權就不怕沒銀子。

好多官老爺收銀子,只是為了那種感覺。

哪種感覺?

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

所以,稍微有些社會經歷的人,會發現。

有些人不會使銀子,錢花了不老少,官老爺始終是一種模模湖湖的狀態。

那個會使銀子的,錢花得不多,但是官老爺看見他,就跟看見親兒子一樣!

這裡面,有學問!

再又說回來,身為一個商人,跟官老爺打交道,你要是只知道送錢送禮,那就是個小兄弟。

小兄弟是什麼?

嘍囉唄。

送錢送禮的人多了去了,你排老幾?

有實力的商人,從來都是由下至上,由上至下。

什麼意思?

一句話,打通了上面,提拔下面;打通了下面,還要攀上面。

不能只會送錢,還要學會送官、送路......

再說那些城府不夠的人,初入官場,與人爭鬥,沒爭贏,一張老臉沉下來,憋著勁使壞。

其實,這事得分兩頭看。

官場最大的規則,叫做“排排坐,吃果果”。

搶位子是理所當然,但是把別人從座位上踹下去,其實是下下策。

得罪人,拉派系,都是其次。

主要還有一點,你把別人踹下去了,這個位子是空出來了。

但也不一定輪得到你坐呀!

好多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得罪人,又是掉身份。

最後位子是空出來了,結果幫別人做了嫁衣。

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真正的高招,是臉皮厚,心眼黑。

打不過,就加入嘛。

昨天我跟你搶位子,沒爭贏。

沒關係!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領導。

我最大的目標,就是託著你,舉著你,抬著你往上衝。

有朝一日您上去了,記著我的好,也拉我一把,咱們這叫同心同德,共同進步!

不說這些,你以為那些當官的,整天胡吃海喝,在酒桌上談的都是工作?

人家論的,就是這些彎彎繞!

您看,這臉皮,是不是夠厚的?

誒,厚就對了。

臉皮不厚,您在北宋朝,當什麼官兒啊!

聰明的看官老爺,可能也猜到了,武亮幫著潘黃河升官,為的,就是謀一個官身!

一旦北宋朝最高統治者,宋徽宗趙佶認可了武亮,給他一個知縣噹噹,那麼武亮就能開闢一片根據地!

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拓展自己的工業設施,由一個點,擴大成一個面,最後,呵呵,便是割據一方,爭雄天下!

然而萬事開頭難!

武亮現在面臨的,就是把潘黃河抬上去,把位子讓出來。

同時,官升一級的潘黃河自然也知道庇護武亮,這樣就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只有外部環境穩定了,武亮才能依靠超越時代的工業水平,迅速崛起!

心裡這麼盤算著,武亮緩緩走出了庫房。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