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步進電機,控制電路,抓娃娃機的核心部件就是這幾樣東西。

從技術上來說實現抓娃娃的功能並不難,但對於新成立的萬戶來說,這也是難得的技術積累。

現在曰本製作電子遊戲的這些企業,其實都有著技術的基因。南夢宮的前身中村製作所逆向開發雅達利街機基板,才製作出轟動全球的《吃豆人》。

太東公司作為雅達利的RB代理商,研究滯銷的街機,才製作出風靡世界的《太空侵略者》。

至於高橋之前工作的哈德森,也是因為之前有製作電腦軟件的經歷,才能憑營銷混成行業巨頭。

像是不以技術擅長的任天堂,便只能四處尋求合作,只能運用成熟到老舊的技術,才能繼續在電子遊戲行業生存下去的樣子。

高橋建立的萬戶,想要藉助外力基本不可能,逆向研發可以做,但現在又缺少相關人才。因此研發這塊只能他自己盯著,而他又不是能夠一夜之間徒手製作街機的技術狂人。雖然他有足夠優秀的遊戲創意,但也要有足夠硬體能支撐起這個創意。

裝配車間第一周一共才組裝好了十臺抓娃娃機,不過,隨著裝配工人的熟練度越來越高。產能也在慢慢爬坡,第二周估計有望達到三十臺。

儘管高橋想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在研發上,但現在他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公司就像是一個吸金巨獸,產出還沒有看到多少,投入卻一分不少。想要見到盈利的曙光,就必須花錢再花錢。

錢從哪來,自然只能從高橋這裡來。

第一批抓娃娃機開始運營,這種新奇的遊戲方式,果然吸引了很多人玩。

再加上現在曰本經濟像是吃了藥一樣飛速攀升,普通百姓也不在乎抓娃娃花的那小錢。

東北幫拿到手裡的幾臺抓娃娃機迅速就回了本,並且還贏了利。東北幫的老大也沒想著在貨款上耍花招,馬上就把錢給了高橋。

有了資金迴流,整個資金就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

遊戲雜誌那邊的反響也還不錯,已經快要賣遍大東京圈了,其它地方的代理也已經開始與萬戶接觸,尋求區域代理權。

只不過雖然看上去紅紅火火,利潤雖說不低,卻也沒有想象中的暴利。購買電子遊戲雜誌的群體,很大一部分都是那種消費能力有限,大多數遊戲只能過眼癮的孩子。

他們對於雜誌本身紙張質量的要求可能並不敏感,甚至內容差一些他們也不是看不下去,但是他們對於售價就極為敏感了。

遊戲雜誌本來就屬於和漫畫雜誌搶飯吃,漫畫雜誌那麼厚還那麼便宜原有陣地還那麼穩固,遊戲雜誌想從他們嘴裡搶食吃就必須便宜,一定要便宜。

再說了,高橋其實也不是想從雜誌上賺多少錢。辦雜誌一方面是培訓現有的人員隊伍積攢能量,另一方面是為了掌握話語權。

賺錢是短期利益,賣更多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是長期利益。

忽視短期利益公司馬上就死了,而過於重視短期利益,忽視長期利益,也無異於飲鴆止渴。

因此,對於一家想要長久做下去的企業,權衡短期與長期的利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好在高橋的寫作技能,已經在哈德森滿了,因此就算別的撰稿人不堪重用的情況下,雜誌還能一期接著一起順利的推出。

不過,今天高橋既沒有在寫稿子,也沒有與電路圖較勁。今天他來到了位於黑目區的東京工業大學本部,他要來這裡尋找他想要的技術人才。

雖然在後世曰本動畫片中,所謂的社團都和主角們的後宮差不多。但是,在一九八五年的東京高校,大部分社團在各自領域還是很有活力和競爭力的。

比如說現在巖田聰所在的HAL研究所,就脫胎與他所在的大學社團。

而高橋想要找各方面利益糾葛比較少的優秀人才,也只好來大學找。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曰本的企業雖然重視大學生,但還沒有像就是年代那麼瘋狂。

雖然高橋手裡的資本不夠雄厚,但是他卻有大企業缺少的親民,以及與普通職員貼近的理想。

這兩把武器用好了,相信能聚攏到不錯的人才吧。

“咚咚,你好這裡是計算機社團麼?”高橋先敲門後問道。

“是,進來吧。”裡面穿著藍色工作服的人說道。

高橋走進這個一臺計算機都沒有擺,充斥著刺鼻氣味的房間四處張望著。這個計算機社團和傳統概念裡那種擺動程式的計算機社團不一樣,這裡是研究計算機硬件的。

“你是?”藍色工作服摘下口罩問道。

“我是高橋,之前與貴社社長聯絡過了。”高橋雙手遞上名片。

“高……橋?哦!我想起來了!你就是那個在電視上打遊戲的那個吧。社長!有人找!”他朝後面喊了一句,趴在桌子上畫圖紙的社長聞言站了起來。

重複上面遞名片的過程。

“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協助你的公司,開發一個遊戲街機基板?”社長聽完高橋的敘述饒有興致的說道。

對於這些愛好技術的人來說,遊戲街機的基板,說是現在他們能接觸到的民用計算機的頂峰也不為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還未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追求夢想實現自我價值遠遠比賺錢重要。因此,他們聽到研製街機基板,眼睛裡都放射出了光芒。

“這是我寫好的基板文案。”高橋從包裡把寫好的基板文案分發給身邊的幾個技術宅,“這塊基板的開發思路可能與市面上一個遊戲一個型號基板的思路不太一樣。我想實現模組式的基板。就像是IBM的兼容機,哪裡的效能不夠了就升級哪裡。不過,製作這樣基板的技術難度可能有高,我的想法是先開發一個簡易版,效能較差的版本,然後透過迭代升級,將基板的效能逐漸升級。”

幾名技術宅的眼睛裡露出了沉思。

“採用IBM的標準體系?”一名技術宅問道。

高橋搖了搖頭。

“自己設計一套體系標準?”這名技術宅嘗試性的問道。

高橋了頭。

社長聽到自研標準眼前一亮,一拍桌子,一錘定音道,“行!我們搞了!我叫中村信隆,很高興與你合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