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世界逐漸重歸平靜,但木龍科技卻實實在在的在這一波輿論風暴中受到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之前沒有關注或者說不怎麼關注木龍科技的公司這兩天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木龍科技身上。

尤其是不少權威的科技媒體紛紛對劉凡的產品做出了測評,畢竟只要是媒體,都少不了要去蹭熱度,結果這熱度一蹭還真讓大家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事情。

木龍科技的大數據處理能力貌似是世界頂尖水平?

木龍科技一時間成了行業的熱門話題,而劉凡之前做的網頁版也在當天晚上順利崩潰。考慮到資料問題,網頁版用的是物理伺服器,所以劉凡突然間也沒法變出伺服器來,只好默默的接受了崩潰的現實。

不過說巧不巧的,當天晚上孫夏突然到公司來拜訪劉凡,正趕上網站崩潰,就趕緊讓同事緊急給劉凡調了一批伺服器過來。

但就木龍科技現在這個熱度,劉凡估計這批伺服器過來了也懸。得準備好好搞個機房了。

伺服器的事情暫擱一邊,孫夏今晚來給劉凡帶了一個訊息。

最近以公安廳牽頭的人臉識別專案正式面向社會招標,華為自然會參與到此次的專案之中,但華為這一年在人臉識別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所以孫夏來問問劉凡有沒有能力搞一搞人臉識別。

也許有人會好奇,不是說劉凡是搞什麼企業服務的麼,怎麼人臉識別也來找他了。

這裡有個概念就是企業服務其實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一家小企業想要實現人臉識別,那也屬於企業服務。而且劉凡也確實提供這項服務。但總不能說劉凡是做人臉識別的吧。

所以其實現在人工智慧熱門行業諸如人機交互,人臉識別,無人駕駛,智慧醫療等各個領域其實往了大了說都屬於企業服務,都離不開大數據處理。

如果一家醫院來找劉凡做數據處理服務,我們可能覺得這是在提供企業服務。

但如果整個醫療行業都來找劉凡,提供海量的醫療資源和硬體裝置,那他做的就叫智慧醫療了。

再比如說,超市使用劉凡的系統做客戶分析,然後推導出貨架的最優擺放,這是商業運用,銀行用劉凡的系統做客戶分析,然後最佳化智慧人工客服,這就叫人機交互。

其實就是一個感覺上的問題。

這也是他一直想找大企業合作,包括這次使用輿論導向卡的的原因,他現在沒有硬體倒是都可以讓別人自己買,但沒有數據量,很多事明明能做卻做不了。

只不過說劉凡現在沒能力研發出新的演算法和更高算力的晶片,所以他在人工智慧的運用層依舊是以當前的演算法算力為基礎的,就好比說現在大家都在造木船,劉凡造的也是木船,還造不出輪船,因為他的原材料也是木頭,但他的木船比別人的更結實,更安全,更利於航行。

所以孫夏提到的事情讓劉凡很感興趣,要知道,這一方面是一個證明以及驗證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這可是一個跟官府打交道的機會。而且從孫夏那裡瞭解到,這項技術的主要運用就是提高犯人的捉拿率,這對社會也是一種貢獻。

雖然孫夏這個時候的出現有些刻意,從與孫夏的溝通中劉凡可以確定這個事情的招標早就啟動了,但孫夏為什麼偏偏今天來找自己,什麼原因大家心裡其實都清楚。

但不得不說,孫夏在面對潛在對手的時候處理方式比羅拉要聰明的多,除了曾經提及過一次股權置換之外,孫夏再也沒有提過任何一句跟股份或核心技術有關的話。

面對劉凡的發展,孫夏這兩次都使用了同一策略,聯盟合作。

仔細想一想,華為跟自己合作,他是不會吃虧,這次提出與劉凡合作投標,雖然如果成功的話確實能給劉凡帶來極大的好處,但華為又何嘗不是呢,只要中標,後續幾乎所有的硬體都將來自華為。

再看合作物件,不管是考慮到與官府的合作,還是與一家未來可能快速成長的初創企業提前繫結,對華為來說都是好事。

但更重要的是什麼,華為玩的是一個生態,他在為自己更多的未來鋪路啊!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ai的未來發展絕對離不開什麼?那就是5g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華為如果能端的住官府的關係,又能握得住人工智慧各個領域的高尖端企業,未來華為的5g之路會順暢多少?是不是還會帶動華為的其他產業呢?

要知道,很多像劉凡這樣的企業產品雖然牛逼,但都很單一,但華為的池子大啊,他能把什麼都連結起來。

而且孫夏對劉凡一直都是以禮相待,誠信合作,而且他們在得到利益的同時一定也會給合作方足夠的利益,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像劉凡這樣的合作伙伴,會輕易拋棄華為麼?

華為現在真的就像是一片大海,他在做的,就是海納百川。

當然,這都是劉凡的猜測,也許劉凡現在對華為還屬於管中窺豹,看法多少有些片面,但就像在杭繡班學到的,細節是十分重要,一家企業一個員工的所作所為,有時候其實真的就可以反應出一家企業的內在企業文化。

劉凡個人是真的覺得,整個世界的商業環境實在是不公平,否則真的公平競爭起來,不敢說第一,但應該確實沒多少國家的人能幹的過華夏人。

不過這些猜測對劉凡來說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合作中劉凡確實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至於華為會得到什麼,他並不在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劉凡從來沒把華為當成過對手。

大家的主營業務是不一樣的。

所以劉凡當場應下了孫夏的合作邀請,接下來華為會為劉凡開放一批資料給劉凡做測驗,到時候技術方面將由劉凡做主講。

而提案時間,就在一個月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