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摩爾外,在場的另外13個人來自13家企業,分別是:微軟、高通、ibm、facebook、推特、amazon、banjo、h2o、英偉達、salesforce、cloudminds、亞馬遜、aibrain。

算上因特爾,總共14家企業,這裡面有大家耳熟的企業,也有大家光聽名字不太熟悉的企業,這些大家不太熟悉的企業,其實都是研究人工智慧的,而且都是這個行業裡的佼佼者。

這一次的奧丁計劃,是米國官府牽頭的,目的很簡單,現在靠單個企業或者部分企業自發的合作來對抗木龍科技的人工智慧技術,似乎已經不現實了,大家不得不承認,木龍科技的技術太超前了。

所以為了打敗木龍科技,需要把現有的力量整合起來,就像當初搞死小島國的晶片一樣,這一次,14家人工智慧或者在人工智慧領域有不小建樹的大企業聯合,為的就是以爆發式的速度推動米國在人工智慧上的發展,目標直指華夏,直指木龍科技。

整個計劃的負責人,由老摩爾擔當,也只有他這個分量的人才有資格,這一次,14家企業必須擯棄互相之間的競爭關係,做到技術共享,實現技術快速發展。

他們的身上,扛著米國的面子和地位問題。

幾乎同時採取行動的,還有歐洲,德國把歐盟幾個國家都喊了過來,進行著第八輪談判,德國想要的東西很簡單,整合整個歐盟的力量,共同發展科技。德國為什麼會這麼積極?因為以製造為核心競爭力的德國最近很不好受。

比如bba最近快涼透了。

本來從賓士漏油事件開始,bba在華夏就接二連三的出事,各種質量問題,政策問題,歧視問題,管理問題都被曝光了出來,導致bba在華夏口碑一跌再跌。

但之前好在華夏國產車質量總是不行,bba的整體質量確實還是在華夏汽車之上的,所以bba還是能活著,再加上bba畢竟這麼多年的品牌沉澱了,華夏人多愛面子啊,那個時候大家覺得開國產車是丟人的,用國產的東西是丟人的。開個大奔好像就自帶光環似的。

可是現在的華夏氛圍完全變了,本身華夏產品質量飛速提升,同時華夏人不再覺得用國產的東西是丟人的,甚至現在在華夏刻意買進口產品反而容易被人罵傻帽。

再加上華夏電動汽車的瘋狂發展,bba在這一塊完全被華夏錘爆了。汽車的核心是發動機,可是在電動汽車的電池上,bba並不比華夏做的好,尤其是木龍科技收購蘋果之後,他們的電池現在做的不要太好。

而bba的涼,是整個德國製造在華夏出口衰退的縮影,現在華夏人開始相信華夏製造,不怎麼鳥德國製造了。

德國曾經也是靠著做山寨貨起家被人罵垃圾低端產品製造國的這段歷史現在也被廣為流傳,這反而讓華夏人更加相信自家的製造遲早也會達到德國水平,甚至更高。

這一切的一切搞的德國很慌,而且華夏製造現在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口碑都在上升,搞得德國睡都睡不安穩了。

而原本已經破裂的歐盟各國能被德國聚集起來,則是因為其他幾個國家現在的情況也不比德國好到哪裡去,莫名的,歐盟好像在華夏的刺激下,要和好了?

八輪談判之後,歐盟各國也終於達成了一致,歐盟這邊的發力點,將放在人工智慧和高階製造上。

米國的奧丁計劃和歐盟的“舊情復燃”並沒有想刻意隱瞞,所以訊息很快就傳出來了,另一邊的高麗國,馬上跟著行動了起來。當初他們就是靠米國和小島國晶片戰的互相消耗一舉異軍突起搶佔了晶片第一梯隊的位置。

現在米國跟華夏要剛人工智慧了,他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這種事情他們有經驗,而且曾經還很成功,給了這個認為全宇宙都是他們的國家更大的自信。

這次這個事情的牽頭者自然是三星,畢竟在高麗國,三星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是最深的,過去十年擁有專利數量超過5000,是整個高麗國人工智慧專利數量最高的企業。

在高麗國參與這一次人工智慧反超專案的,還有現代、sk電訊、lg以及高麗先進技術研究院以及幾家勢頭還不錯的人工智慧企業。

高麗這邊出手了,小島國自然不會啥都不做。一說到人工智慧,大家不是看華夏就是看米國,這是因為華夏有木龍科技在,而米國有科技強國這樣的標籤,有矽谷這樣的標誌,大家總覺得在科技領域不管是什麼,米國肯定是強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工智慧這個行業,小島國其實發展的非常迅猛而又良性,在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企業專利數排名前20名中,小島國獨佔12個席位!

華夏只有兩家公司上榜,木龍科技與華夏電網,華為、bat均不在榜上。這就是小島國的實力。

其中大家也應該有看到這幾年小島國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這方面的發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小島國是一個盛產h文化的地方,所以對於這種技術大家多了一份調侃卻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厲害。

整個小島國的人工智慧現狀可以用平均85分來形容,沒有特別高分的,但都不差,但這裡面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島國的科技發展其實一直都是被米國限制著的。

這個事情大多數人同樣不知道,為什麼小島國總是在米國面前卑躬屈膝,那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總有人說小島國是一個很能忍的國家,這一點華夏人要學習,但是反過來說,他們不忍能怎麼辦,現在的小島國根本剛不過米國。

你要是不忍,只會把自己搞得更慘。

要不是米國的限制,小島國的科技發展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要知道,小島國的科技沉澱,甚至不比矽谷淺。

就拿這12家上榜的企業來說,東芝、nec、富士通、日立、松下、佳能、索尼、豐田、ntt、三菱、理光、夏普。

當這些名字擺在大家面前之後大家會發現,好像都挺耳熟。其實在小島國的科技行業,有一大堆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只不過這些熟悉的名字似乎在最近十年很少被人提及了,因為被米國壓的死死的,但這些企業,正是小島國的底蘊,這是一股強大的,隱忍的,隨時可能爆發的力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現在,他們看到了一個機會,當全世界都在搞企業聯盟的時候,就會產生混亂,在這混亂之中,自己也許可以趁亂突圍,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其他國家想要趕超甚至反超木龍科技的想法,小島國的需求可能會更多一個,那就是趁著木龍科技打破米國的科技霸權,小島國也許可以順勢跳出米國的限制,他們被米國搞的真的太難受了。

當然,這種跳出是以建立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方式去達到的,而不是跳出了米國的限制,又陷入華夏的陰影,對小島國來說,跟米國打交道很難,但是跟華夏打交道,全世界都懂的。

所以這一次,小島國幾乎聚集了整個國家的科技力量,發力方向不僅僅只是針對人工智慧,還包括重工業,輕工業等各個方面。

小島國不想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們要拼盡全力殺出一條血路來,他們賭上了一切。

整個世界的科技行業,因為木龍科技,很可能要重新洗牌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