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汽車釋出三天後,第一批使用者的反應開始在網上傳播開來,簡約、舒適、操縱感完美、娛樂豐富、無人駕駛技術安全可靠解放雙手、語音控制準確率高、未來體驗感十足...

一大批好評蜂擁而至,在蘋果汽車賣的最好的米國,甚至大量果粉稱蘋果汽車為上帝給予人類最好的禮物。

一時間,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美聯社、路透社等風向標級的媒體全部將蘋果汽車刊登上了自己的頭版頭條,王者歸來成為了蘋果這段時間最大的標籤。

連續跌了一年的蘋果股票直線飆升,三天暴漲59%。

而在蘋果汽車口碑不斷被發酵的同時,汽車行業的大佬們坐不住了。

奧迪是第一個站出來開發佈會的,推出了曾經的概念車:ai me。最直觀的變化自然就是被自己壓了這麼多年的球形輪胎。然而球形輪胎的期待雖然是奧迪帶給大家的,可是蘋果趕在他前面釋出,奧迪這會兒再釋出大家就是沒有這麼大的期待感和新鮮感了。

再之後,奧迪也推出了設計感十足的橫向全屏設計,當然他做不到蘋果那種49寸,蘋果那個設計太變態了,而且蘋果依託於強大的觸屏和語音能力幾乎放棄了絕大部分的按鍵功能,奧迪暫時做不到。

奧迪新車的螢幕只有26寸,但是奧迪實現分屏設計,整個螢幕可以被任意的劃分成數塊螢幕,而且從展示中可以看到,分屏方式非常豐富。

另外奧迪打造了自己的汽車語音智慧助手,智能化可圈可點。再之後就是汽車抬頭顯示器的進一步最佳化,不僅僅可以實現引數、速度、導航等的顯示,在奧迪智慧助手的輔助下,還可以對駕駛員提供一些智能化的提醒及輔助功能。

當然,奧迪ai me也有無人駕駛技術,也新增了許多應用了。

可如果奧迪在蘋果之前開這個發佈會的話,今天在紐約時報頭條上的或許就是奧迪了,可惜現在,只會讓大家覺得奧迪也還行,僅此而已。

在奧迪之後開發佈會的是本田。本田的最大亮點是ar,本田不僅完善了裝置,設計出了ar擋風玻璃,讓擋風玻璃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顯示器,同時本田有效的利用了車身上的傳感器與攝像頭,使得ar擁有360°無死角的視線。

而且本田的ar智慧做的也不錯,可以為駕駛員提供豐富的安全輔助。

本田完了是寶馬,寶馬的亮點在ar智慧上,寶馬的ar更真實,更全面,更智慧,可以直接與手機藍芽連線,駕駛員可以透過汽車ar完成一切,包括回資訊,只是寶馬的ar還需要駕駛員戴上ar眼鏡。

不過寶馬這次推出的ar眼鏡跟木龍科技的天眼很像,就跟墨鏡一樣的裝置,穿戴感十分舒服。

下一個開發佈會的賓士則把重心放在了作業系統上,基於安卓系統設計出來的全新汽車系統,十大改革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驚喜,這是這些汽車企業中唯一一個在作業系統上讓人看到跟蘋果競爭的企業了。

再之後,路虎、豐田、現代等都陸續開始了自己的發佈會。大家的技術創新繞來繞去反正主要就電池、智慧、系統、ar以及語音控制這些核心。

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汽車大佬們被蘋果逼得底牌盡出。

然而在這些汽車巨頭們扎推開發佈會之後,市場的反應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因為很多人都出現了質疑,為什麼之前這些東西都不釋出出來?為什麼蘋果汽車推出之後你們好像一夜之間都學會創新了?

這只能說明這些技術肯定還並不成熟。

汽車大佬們差點氣吐血,我們之前不釋出是因為我們講規矩啊,鬼他娘的知道蘋果這麼不講規矩啊!

在一大堆炮轟汽車企業的文章和評論中,有一篇文章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蘋果為什麼沒有推ar技術,文章指出蘋果之所以沒有推出ar是因為他這次這款車一個很大的核心就是自主研發,但蘋果在虛擬現實方面一直也沒有什麼大的成就,所以應該是ar技術沒有什麼大的突破。

那為什麼蘋果不等一等ar的技術突破呢?雖然說好像蘋果已經有這麼多突破了,少一個虛擬現實也沒事。

但文章作者卻指出,其實現在汽車ar技術大家都發展的差不多,技術難題也沒想象中的那麼多了,以蘋果的實力多花點時間肯定不說太大突破,至少不至於說一點ar都不呈現,而作者的猜測就是,蘋果也很著急,因為他快撐不住了。

文章到這,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篇沒什麼深度的文章就是瞎猜,可接下去的東西卻讓人意外了,因為文章居然找到了很多蘋果內部重大變化的事實,還直接指出了蘋果正在經歷惡性收購,甚至收購方是誰都被文章點名了出來。

文章還分析了木龍科技的存在對蘋果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這些事情蘋果並沒有對外說過也沒有新聞報道,可文章裡提到的很多東西他會用其他一些可以查到的新聞去做佐證,這個時候大家才慢慢發現,蘋果好像再不推出蘋果汽車力挽狂瀾的話可能真的要涼涼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篇文章有過一陣的熱度但很快被蘋果公關壓下去了,不過劉凡有注意到這篇文章,作者又是匿名。

外面的世界被蘋果攪得的火熱異常,但華夏卻出奇的平靜。因為華夏的汽車企業都沒有反應,木龍科技也沒有反應,消費者也沒有反應,大家都在等。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於有些聲音在華夏的媒體上逐漸冒出頭來。

“感受了兩天的蘋果汽車,真的很牛逼,就算是木龍科技出馬,主要也就是提升智慧互動這一塊吧?但電池、設計、系統之類的就難說了,蘋果這次可是全方面的大突破啊。”

“別再等了,其實大家最期待的不就是木龍科技麼,可雖然傳說木龍科技跟汽車行業有合作,但也只是傳說,再說木龍科技畢竟是搞人工智慧的,汽車這個行業他不一定能進的去多深。”

就在這些聲音越來越多的時候。

木龍科技官方微博終於發聲,一張圖片上面寫著木龍科技聯合國產汽車品牌重大發佈會。然後配文。“10月5日,大家不見不散。”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