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凡洗了個澡,好好整理了一下面容,一小時後總算是恢復到了現代人的模樣。

接下去就是創辦公司並且考慮怎麼把產品推出去了。

大數據處理工具聽著好像挺low,但其實已經是很高尖端的東西了,光是想要從事大數據處理研發的從業人員,不說統計學、概率論和資料庫、資料探勘、java、linux這些理論基礎要精修。

還必須熟悉hadoop+hive+spark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架構設計,並能針對不同的業務提出大資料架構的解決思路。掌握hadoop+hive+ spark+tableau平臺上spark mllib、sparksql的功能與應用場景,根據不同的數據業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元件進行分析與處理。並對基於spark框架提出的模型進行對比分析與完善。

劉凡剛完成系統的時候還犯了一次大傻,那就是他第一反應想的是去做技術供應商,找bat或者帆軟、海致這樣的國內主流bi平臺合作,讓他們用自己的大數據處理工具然後自己收取技術費。

但後來轉念一想發現好像哪裡不太對勁,自己最近可能是讀書讀傻了,大數據處理這本身其實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成熟產品而不是技術支持,關鍵還涉及底層演算法,自己的產品對他們來說,貌似不是技術支持,而是競爭對手啊!

這就好比蘋果跑過來對小米說,我的手機比你好,你別賣小米了,賣蘋果吧。

扯淡呢這是。

劉凡認真看著電腦上的程式碼,要是今天自己設計的是一款加速器,可以輔助他們的大數據處理工具提升效率,找他們做技術供應商應該挺靠譜,但直接讓人家把自己在做的東西否掉用自己的?尤其是人家主營業務就是做bi平臺的,劉凡都不禁覺得自己一開始的本能想法很好笑。

讓大姥收購還說得過去一點吧。

這到時候萬一沒玩好,還惹來大佬們的技術打壓,自己可就玩脫了。劉凡現在除了系統可並沒有任何別的倚靠。

這麼一想的話,自己似乎是得自己賣產品了,不過劉凡想了想這樣也好,自己的技術自己用,清爽。

不過現在大佬們都在玩大資料,這樣無形中給劉凡製造了不少麻煩,雖然自己技術領先,但人家贏在生態和實力啊。

想明白這些,劉凡同時當機立斷放棄了直接去找諸如銀行、保險公司之類巨頭企業的念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大資料這個行業本來水就深,非專業人士又不懂技術,只要大佬們想,現在的劉凡他們有幾百種方法玩死,永遠不能在商場對敵人報有僥倖的善意,商場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無情的戰場。

劉凡意識到自己不可避免將需要一段時間的猥瑣發育。好在系統給了劉凡足夠的希望和底氣,前期只要別浪,後期站血泉門口跳舞。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呢?找融資?劉凡這個人從小自己的事情就不喜歡被人指手畫腳,以後自己的公司被人指手畫腳這能受得了?

更何況劉凡從小除了父母就不相信任何人。現在的他越來越清楚系統的可怕,只要以後跟系統相處融洽,自己真的是有能力說改變世界的那個人,擁有這樣的技術,資本家們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劉凡不是看不起資本家,但大資本家有幾個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劉凡愛財,但自認為還有底線,至少現在有,未來他也會努力讓自己維持著底線。

即便吃獨食會遇到很多困難,劉凡依舊不打算把公司股份讓出去。就算讓出一部分股份公司決定權其實還在自己手上,但劉凡不想去面對那些在資本圈摸爬滾打的資本家,劉凡有自己的規劃,不想在別的地方浪費精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番思索之後,劉凡現在的計劃,就是找實施外包公司。

實施外包公司是當下非常熱門的一個產業,每年都能冒出許多初創公司,他們自己不做開發,只負責幫技術公司銷售軟體或者服務並負責實施工作。

放在傳統行業來說,其實就是區域代理,只不過多了實施這一步。

所以隨著這些年軟體公司的蓬勃發展,實施外包公司自然是發展迅猛,畢竟對於軟體公司來說,自己培養一支銷售+實施團隊,並且要每天往全國輸送實施人員,養這麼一個團隊的成本高的可怕,不如每個省找一個省代,大家合同一簽,我負責開發你負責賣,多方便。

即便是像類似360這樣的大企業,軟體和服務主要也都是透過外包來操作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故而劉凡準備去拜訪一下當地有些實力的實施外包公司,看看有沒有哪家敢接自己的產品。畢竟自己就是一個剛冒出來的小新苗。

這個事情反正也不強求,技術優勢就擺在這了,品牌劣勢也擺在這了,就看能不能碰到投機的合作伙伴了。

在拜訪之前,劉凡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把公司先註冊了,走流程還得好幾天,公司再小好歹得有個公司不是,不然自己都覺得自己是騙子了。

現在國家各種便民政策,最多跑一次讓手續的辦理變得格外順暢,而且註冊公司不用驗資,這讓像劉凡一樣暫時沒本錢的人也有了更好的創業的機會,給劉凡辦手續的工作人員還提到說高科技公司有什麼免稅政策,總之國家對初創公司的扶持還是挺到位的。

至於辦公場地,劉凡在學校附近找了個商住兩用的小房子,求了房東半天最後終於押一付一,6000塊錢搞定。

註冊地址以後改起來也方便,劉凡暫時先把公司註冊的問題搞定就好。

不過這麼一圈搞下來,劉凡的錢袋子是徹底空了,還欠了馬雲幾千塊錢。

搞定了公司的事情,劉凡就開始自己的拜訪計劃。

第一天拜訪了四家公司,兩家公司直接被攔在了前臺,讓留下名片和資料就可以走了,還有兩家公司是銷售來談的,談了半天說負責人不在,也是讓留下電話和資料後面再聯絡。

對於這一天的遭遇,劉凡沒有任何不舒服,這都正常,現在各種推銷越來越多,誰不是看到推銷就煩呢。

九天後,劉凡合計走訪了22家公司,其中有六家公司見到了負責人並聽完了劉凡的介紹,有四家公司想要現場測試,劉凡集中在了8月19號這一天挨家測試。一個主要原因是18號的時候公司注冊手續都完成了。

這四家公司自家的硬體裝置條件都過硬,又有充足的大資料儲備,可以說一做現場對比,高下立判,劉凡看得出來那四家公司都有被震驚到,但劉凡看得出他們都還是有所顧慮,大概還是品牌的問題吧,畢竟技術這個東西還需要市場驗證的,自己連一個合作案例都拿不出手。

如果今天劉凡的東西在ibm或者華為做實驗,或許反而更容易被視為珍寶。

還有一點就是,想做劉凡產品的代理,是要支付代理費的,或者就是得有出貨要求。不然他們也就不糾結了,反正不花錢先順帶著推一推看唄。但劉凡不能做這種買賣,因為他心裡清楚自己的東西有多好,他想交給起碼能認可自己產品的公司。

忙了一天,劉凡疲憊的回到學校,剛下公交車準備找個地方吃飯,手機就響了。

劉凡看了一眼是個陌生電話,也沒多想便接了。

“喂。”

“喂,你好,是劉總吧?”

第一次被人叫劉總,劉凡一下子還有點反應不過來,愣了楞才回道,“啊,是我,你是?”

“你好,我叫李兵,是新科科技的銷售經理,我想找您談一下您的大數據處理工具,不知道您現在方便麼?”

劉凡回憶了一下,新科是他今天去的第三家公司,但是這個李兵好像沒什麼印象,但人家既然能報的出家門,劉凡也沒多顧慮,“方便的,哪裡見呢?”

“您定,我過去找您。”

“那你到江工大這邊來吧。”劉凡記得那家公司離學校不是很遠,然後四下看了一眼道,“到工大對面的劉記川菜館,你到學校門口就能看到。”

“好的劉總,我馬上出發。”

“這個新科會不會是自己的第一個合作伙伴呢?”

劉凡帶著期待和謹慎,向劉記川菜館走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