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賽已經進入最後的大兵團作戰場次。

大兵團作戰,自然是不能在現實世界裡進行,容易造成大面積誤傷不說,關鍵是耗資太大。科技的發達,很好地解決了資金問題,因為虛擬世界仿真度,尤其是第二世界,跟現實已經非常接近。

國聯聯軍自己當然也是有虛擬系統的,但其逼真程度,遠遠不能第二世界相比。畢竟電磁波虛擬的世界,怎麼都比不上意念波虛擬的世界。這很好理解,人在做夢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正生活在夢境中的,只有醒來之後,才知道那是夢境。這就是意念波世界。

觀眾和國聯高層,都將注意力投注到柏承誠戰隊身上,因為卓青陽以及柏承誠戰隊這一次的表現,實在是太驚豔了。團體賽以來,不管是小隊還是大隊,不管是陸戰還是空戰,不管是徒手還是機甲,每戰都已絕對的優勢取得壓倒性勝利,打得對手絕望。

更驚豔的是,柏承誠小隊出場的每一個隊員,似乎都擁有異能。別以為異能只在徒手戰中取作用,實際上在機甲戰中,同樣煥發異彩。這是柏承誠小隊給聯軍和全世界觀眾帶來的驚喜。

機甲戰按說戰力主要依靠機甲,駕馭者本身的異能發揮的作用不是太大,除非像葉雲舒那樣具有念力方面的異能,使得自己在反應速度,預判力等方面優於對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機甲的速度,比武者徒身的速度肯定要快很多,攻擊力也大很多,不然機甲就是累贅而不是高科技武器。

正因為攻擊速度快,攻擊力度大,所以對戰士的反應速度要求更高。閃避和攻擊,只要比對方快上那麼一絲絲,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在機甲戰中,除了柏承誠卓青陽外,葉雲舒的表現也很是亮眼。可惜的是,被新聞不斷的柏承誠的光芒掩蓋了。至於賽前的大熱門席文、彼特隸等人,雖然成績也算不錯,但卻再也傲氣不起來了。個人賽也好,團體賽也好,都跟冠亞軍無緣。

倒是另一匹黑馬,來自瑪雅聯邦的瑪娜,在團體賽中異軍突起,帶領瑪娜戰隊取得僅次於卓青陽和葉雲舒的顯赫戰績。

徒手賽的亞軍,黑馬奧萊爾恩,似乎只是曇花一現,此時團體賽的積分,處於十名開外,讓不少對他寄予厚望的人大失所望。

然而,柏承誠戰隊打破了機甲戰中異能作用不大的常規,柏承誠戰隊的機甲,似乎能將駕馭者的異能放大並輸出,形成對機甲的攻擊力。

比如火系異能者可以讓自己機甲四周環繞著一層火焰,並且能提高鐳射攻擊的溫度。身周環繞一層火焰,自然會影響對手的視線。鐳射攻擊的溫度提高,攻擊力自然更大。

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柏承誠本身是個科學家,機械制造專家,都認為他是在幻鷹Ⅱ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幻鷹Ⅲ。

其實不然,這跟幻鷹沒關係,而是柏承誠在機甲系統中,仿照人體經脈,附加了一層能量運轉線路。這個線路裡運轉的不是電磁能,而是生命能。

這也是柏承誠研究意念波科技的一種副產品。既然意念波訊號可以在無生命的元器件中傳輸執行,那麼人類的內力呢?

內力同樣是一種能量波,是一種有別於電磁波和意念波的能量。柏承誠發現,它介於電磁能和意念能量之間。傳輸和執行意念波訊號的元器件,對內力同樣有用,且要求沒有意念波高。目前用核爆艙提煉出來的非牛頓物質,足以滿足內力能的要求。

用玄幻的說法,這就相當

於法寶或神兵了。能灌注和承受內力的武器,就相當於有了生命,肯定比死兵器要鋒利得多。

肯尼奧等人不反對柏承誠坐到主看臺上,也跟這個有很大關係。不用說,這種技術他們同樣覬覦。不,是必須擁有,不然世界秩序必然失衡。

現在,只看誰先開口了。其他四強的副帥,幾乎不約而同地決定,今日發動聯合施壓,要讓柏承誠將基因調節術,靈石提煉術,以及這種他們自認為的幻鷹Ⅲ製造技術拿出來共享。

不過不著急,先看比賽。既然柏承誠和郭天放露面了,還能跑得掉?

迪莫伊德,龍逸等聯軍高層,關注的重點,自然在葉雲舒和卓青陽身上。她們之間的勝負,決定著誰是這一屆聯軍聯隊的指揮官。

想到這裡,肯尼奧等人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坐在郭天放身邊,正跟郭天放耳語的柏承誠,感覺極不和諧。若是卓青陽取勝,異常團體賽都沒參加的這混蛋,純粹是坐享其成。

眾人還是到運動場來看比賽,是因為這裡有大型投影設備,科技將虛擬世界比賽的實況,以全息方式投影到方圓數十公裡的賽場內,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柏承誠此時關注的,跟其他人都不一樣,不是葉雲舒和卓青陽,而是瑪娜戰隊和奧萊爾恩戰隊。

關注瑪娜,是柏承誠在進一步研究瑪娜的異能。他感覺瑪娜具有預判術,因為她或她指揮的團隊,似乎總能在別人攻擊之前的那一瞬間,提前作出反應。哪怕只是提前那麼一點點,但表現在戰鬥中的作用,就是逆天的了。

關注奧萊爾恩,那是因為奧萊爾恩的基因很詭異。他沒展現出任何異能,只是念力和內力都很強大,這可以歸結為功力比其他人高。

除柏承誠外,其他人的戰力最高的不過是二級武尊,大多數隊長的戰力是高階武王,而奧萊爾恩的戰力卻達到了四級武尊,跟柏承誠齊平。

這有點不可思議,要知道奧萊爾恩來自貧弱小國馬達比亞,修煉資源和功法應該都不足。而柏承誠擁有超出獵戶巔峰的功法不說,還被柏瑤瑾洗筋伐髓過,且一直在使用S級能量藥劑。柏承誠一個人使用的資源的價值,整個奧萊爾恩戰隊加起來都遠遠不及。

奧萊爾恩憑什麼會擁有如此高的戰力呢?難道是基因突變的緣故。柏承誠曾懷疑奧萊爾恩並非獵戶人類,但反覆核查之後,其出身沒有絲毫問題。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大兵團作戰,今天這一場是八進四。只要卓青陽進軍前四,基本上就底定了勝局,即使後兩場比賽都輸掉,也可以憑藉總積分而提前登頂。

看局面,卓青陽取勝不成問題,只看時間長短和勝局的大小。三分之一的預備隊還沒動,僅憑三分之二的人馬,已經打得對手沒有還擊之力。

肯尼奧看不下去了,故意挑刺道:“雖然按照規則,並未要求隊長在團體賽中必須上場,但沒上戰場的指揮官,真的適合指揮一直聯軍聯隊嗎?我們應該要為聯軍將士的性命考慮。”

這是逼宮開始的節奏,聯軍副帥們整齊地將注意力從比賽中收回,豎起耳朵聽郭天放或柏承誠怎麼回應。他們能容允柏承誠跟他們平起平坐,不就是想在這個場合逼迫柏承誠交出技術嗎?

郭天放恍如未聞,依然在跟柏承誠低聲交談。談話的主要內容,正是肯尼奧等人想要的。郭天放很清楚,柏承誠的這幾項技術,如果不能共享給其他強國,華龍必將成為眾矢之的。

但無償共享,郭天放是絕對不願意的,那會讓華龍因柏承誠而擁有的優勢地位丟失。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取得一個平衡。

柏承誠對這個話題卻不太感興趣,或者說胸有成竹,關注的是奧萊爾恩的異常。這場比賽,奧萊爾恩也是八強之一。他的對手是桑尼特的艾哈默德。

強國終究是強國,受到的系統培訓不是弱國能比的。前八強裡,除了瑪娜戰隊和奧萊爾恩戰隊,其他六支戰隊,被八強壟斷了。不單是八強,前三十二強裡,依然只有瑪娜戰隊和奧萊爾恩戰隊兩個‘另類’。其他數百個國家,加起來都沒有一席之地。

郭天放不說話,龍逸就必須回應了。這相當於聯軍高級會議,龍逸不表態的話,會被視為棄權或預設。爭奪這一屆的聯軍指揮官,五強誰都不會客氣。

其實即使柏承誠無法勝任,指揮官的位置有可能會是葉雲舒,還是華龍人。但龍逸不敢冒險,因為葉雲舒在個人賽中的積分不夠。如果奧萊爾恩在大兵團作戰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的話,說不定總成績會超過葉雲舒。

別以為這種比賽就沒有貓膩。在席文等人取法登頂的情況下,為了打擊華龍,烏眼等國的戰隊,說不定會放水。不,如果奧萊爾恩有可能超越柏承誠,他們絕對會放水。

龍逸反唇相譏,“肯尼奧將軍的意思是,我們一直延續了這麼多年的競賽規則不合理?那麼,此前各界聯軍聯隊的指揮官,是不是要召回來重新稽核呢?”

肯尼奧正準備說話,而後嗆了回去。他知道龍逸的習慣,肯定會用規則說事。所以已經預備了回擊的話,‘規則需要順應時勢而變。’但龍逸多補了一句,牽扯到前面的聯軍指揮官,他就不好回應了。

今天四強肯定是同盟,看到肯尼奧被龍逸堵了回去,歐聯古力特幫腔道:“柏承誠,你覺得一場團體賽都不曾指揮過的自己,能勝任指揮官的重任嗎?”

歐聯和烏眼因為價值觀、文化和歷史,是天然的盟友。在國際上,往往彼此聲援,以維護共同利益。

柏承誠本不想理會,但古力特居然將矛頭直接指向他,不由冷冷一笑,“古力特副帥大概是大片看多了,主張個人英雄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在大兵團作戰中有沒有用,這是常識吧?

我認為,作為指揮官最重要的素質,就是知人善任。若事事親歷親為,那需要手下幹嘛?帶一支機器人戰隊豈不是更好。”

古力特氣得要拍桌子,“柏承誠,你是什麼身份?一個上校而已。如此不敬重長官,我嚴重懷疑你上了前線之後,會不會聽從上司的指揮?如此聯隊隊長,絕對不是聯軍所需要的。”

郭天放臉一沉,“怎麼?你們準備破壞聯軍規則了嗎?”

斯拉弗的普契奇看到快要翻臉了,連忙調和,“現在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機。柏上校,我們對你人工激發異能的技術,都很感興趣。僅憑這一點,你就已經為聯軍立下了大功一件。可以想象,如果聯軍將是都擁有異能,對我們戰勝迪瑪文明,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郭天放冷冷地看了普契奇一眼,這是準備不要臉了。

普契奇看似調和,實則用心險惡。他先給柏承誠一頂大帽子,將柏承誠的成果直接定義為聯軍的成果。柏承誠要是不共享技術,那就是不支援GW戰場。既然不支援GW戰場,自然是不能擔任聯隊指揮官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