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臘蹄子不是過年的時候吃,就是過年走丈人的時候送。

多餘的平時都捨不得吃,家裡老人過生日,或者有貴客來的時候才燉了吃。

對王秀怡來說,江曉白絕對是貴客。

自然會把最珍貴的臘蹄子拿出來燉了招待他。

王秀怡在廚房忙活,李正偉和江曉白父子繼續在堂屋裡聊天。

“海洋哥,你和曉白來,是有什麼事情吧?”

江海洋點頭,“確實找你有事。”

李正偉道:“海洋哥,有什麼事你儘管說。”

江海洋道:“過年的時候跟你提起過,今年準備給曉白的爺爺奶奶打碑。”

“哦!”李正偉立即就明白了,道:“海洋哥你是準備找李巖幫忙吧!”

江海洋道:“青山鎮十里八村,石匠手藝最好的就是他了。”

李正偉道:“李巖的手藝是沒得說,不過……”

江海洋的心緊了一下,急忙道:“怎麼,他現在忙,還是已經接活了?”

在八九十年代啊,石匠還是比較吃香的手藝人,建房屋、修水庫、修馬路等等,都需要石匠。

那個時候,石匠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就拿打一口水缸來說,沒有個把月是打不出來的。

打碑的石匠更不用說,一塊令牌碑

李正偉擺了擺手,“那倒不是,只是李巖他現在不怎麼接石匠活了。”

啊?

江海洋愣了一下,驚道:“他那麼好的石匠手藝,怎麼就不幹了呢?”

李正偉看了一眼江曉白,苦笑道:“說起來,還是曉白惹的禍。”

江曉白愣了一下,驚道:“么姨父,我都沒見過李巖,怎麼跟我有關係了?”

李正偉道:“你在王家村和臥龍崗辦了兩個工廠,又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無論是進廠上班,還是在家種反季節蔬菜,都比他幹石匠活的收入多。”

“他打一塊令牌碑也要個把月,工錢就十來塊錢,還辛苦。”

“但他進廠上班的話,少說一個月也有五六十塊錢的工資,在家種反季節蔬菜,一個月更劃一兩百塊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江曉白,問道:“你說,是你怎麼選?”

“去幹石匠拿微薄的工錢,還是去上班或者在家種地?”

江海洋和江曉白都愣住。

兩人都沒想到是這樣。

“那確實,不管進廠上班,還是在家種地,都比當石匠強。”江海洋說道。

李正偉道:“是呀,所以他不幹石匠了啊!”

江曉白不由的苦笑。

他也突然明白了,在後世那些所謂的五老十八匠怎麼消失的。

所謂的五老十八匠,是指傳統手藝人中的剃頭佬、剔腳佬、補鍋佬、洗磨佬、渡船佬、金匠、銀匠、銅匠、鐵匠、錫匠、石匠、木匠、畫匠、雕匠、彈匠、染匠、皮匠、酒匠、瓦匠、窯匠、榨匠、篾匠、攦匠,共二十三個職業。

五老十八匠代表了傳統手藝行業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工匠,他們曾經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傳統手藝逐漸被現代技術和裝置所取代,五老十八匠曾經引以為傲的手藝也不吃香了,賺的錢比其它工作要少很多。

總之,代替品的產生和收入的減少,導致這些行業的衰落,甚至是逐漸消失。

這是好事,說明社會生產力在進步。

但這也是壞事,傳統手藝的消失不僅意味著一種技藝的失傳,還可能導致一部分歷史文化的破損。

而這些傳統手藝,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智慧,它們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

江曉白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雖然現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傳統手藝在現實生活中確實難以繼續發揮作用。但也可以嘗試採取措施,來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手藝。

比如,搞一個專門的傳統手藝博物館,或者建一個文創園,將五老十八匠彙集起來,開展相關教育和培訓專案,開發相應的文創產品,從而既達到傳統手藝的傳承,又推廣傳統文化,還能獲得投資收益。

反正,他早有計劃建博物館,再加一個文創園也不是什麼大事。

江曉白想通之後,問道:“么姨父,那李巖現在是進廠上班了,還是在家裡種地。”

李正偉道:“他年紀不小了,不滿足進廠當正式工人的條件,現在他一邊在家裡種田,一邊在礦泉水廠當臨時工。”

江海洋聽了,不由的一陣失望。

“那看來找李巖打碑是不成了!”

江曉白笑了笑,“爸,這您就不用擔心了,找李巖給爺爺奶奶打碑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江海洋正懊惱,沒好氣的說道:“人家都不幹石匠活了,你怎麼去找人家幫忙?”

江曉白道:“爸,看事情要看本質,李巖之所以不幹石匠活了,那是因為當石匠的工錢太少,比不上進廠當臨時工和在家種反季節蔬菜。”

“說到底,不就是錢的問題嗎?”

“我請他給爺爺奶奶打碑,只要給的工錢比他現在的收入高,那他還不是會拿起錘子和鑿子打碑?”

江海洋眼睛一亮,是這個理啊!

但隨即,他的臉色又沉了下來。

“你么姨父說他在家種反季節蔬菜一個月有一兩百的收入,請他給你爺爺奶奶打碑的話,就算打最簡單的令牌碑,兩口碑打下來也要兩三個月的時間,難道你要給他開六七百的工資?”

要是以前,兩口碑打下來,工錢最多也就二三十塊錢。

現在倒好,一下子增加了二三十倍!

絕對划不來。

他不是沒這個錢,而是單純的覺得划不來。

江曉白道:“爸,這就是您的觀念問題了,現在不是劃不划得來的事,而是您有這個需求,給不起人家想要的收入,人家就不幹活,這很正常。”

笑了笑:“再說,我們家也不缺那點錢。”

江海洋道:“雖然我們家不缺那幾百塊錢,可是這是冤枉錢啊!”

江曉白搖頭,唉……老爸還是心疼錢。

“算了,這工錢我出!”

江曉白無奈的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