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新生班會在各班小教室進行,流程很簡單,就是各位同學輪流做自我介紹,讓大家相互認識一下。

導員報出了唐沭的名字,與上午報到時候的情況如出一轍,同學們全都停止了自己的小動作,教室裡在一瞬間變得針落可聞,四十六道目光齊刷刷向著他投過來,如同舞臺上的追光燈一樣,目送著他上了講臺。

面對此情此景,唐沭一臉無奈地苦笑:“大家是覺得我哪裡與眾不同嗎?我怎麼感覺我更應該出現在動物園裡?”

一陣整齊的笑聲之中,唐沭開始了自己的發言:“各位同學晚上好,我是唐沭,來自蘇省揚城市,希望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夠與諸位和睦相處,祝願友誼地久天長。”

唐沭的話簡明扼要,看似什麼都沒說,其實已經將來農大上學的目的講了個明明白白,他就是來交朋友的。

唐沭所在的這個專業只招了二十四個人,班會的流程很快就到了尾聲,宣佈解散之後,導員將唐沭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已經準備好的演講稿:“明天開始學校組織大一新生進行為期兩個星期的軍訓,在誓師大會上你會作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這是你的稿子,拿回去儘快熟悉一下。”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唐沭心裡早有預料,他現在可是學校的香餑餑,趁著這一次高考的餘熱還沒散,他還得為學校做最後一次的校園推廣,這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對了,咱們系的邱教授讓你這兩天去一趟她的辦公室。”

“邱教授?是不是叫邱愛華?”唐沭在腦海中簡單思索了片刻,一個神情稍顯嚴肅但氣質極佳的中年婦女的形象出現在眼前。

“我可告訴你,邱教授是我們系研究土壤與種植技術的權威講師,正常情況下她都是帶研究生的,今年能來教你們這屆本科生,你們就偷著樂吧,過去的時候穿的得體一點,別擺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在高中你是塔尖上的人物,現在到了大學,你還得謙遜一點,別給班級丟人。”

第二天清晨,農學院幾百名大一新生身著“一片綠上三片紅”的65式軍服出現在操場上,以各班為單位集結完畢,接著是學校各級領導講話,學生代表發言,最後各班的方隊由教官帶走,分散在操場各處進行稍息立正齊步走等各項訓練,不時從某個角落裡響起一陣高昂激情、極具年代感的口號:“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一個為期十四天的軍訓生活正式拉開了帷幕。

中午散操之後,唐沭穿著軍訓服來到邱教授的辦公室,站在門口,他想起導員的囑託,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軍容,這才在喊一聲“報告”的同時敲響辦公室的門。

“進來。”

得到回應,唐沭推門而入,見到的果然是昨天中午與夏妍一起逛校園時遇上的那位邱愛華講師。唐沭來到辦公桌的對面站好:“邱教授,導員讓我過來找您。”

邱愛華將手裡的鋼筆放在一邊,坐直了身子抬眼看向唐沭:“從學校正式拿到你的報考志願表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問題想問你。”

“我為什麼會報考寧農大?”

邱愛華雙手抱胸,饒有興趣地看著他:“你千萬別用高考超常發揮這種爛藉口來敷衍我,你的具體情況,我多少還是有過瞭解的。”

顧蔓枝作為自己的眼線,曾經多次提起唐沭的平時成績就很好,江城縣一中是拿他當高考門面來培養的,照這種說法,唐沭根本就不可能是因為心裡沒底才放棄報考全國頂尖的那幾所大學。

當然了,如果他現在說出“衝冠一怒為紅顏”這類混賬話,邱愛華不介意現在就清理門戶。

“我父親在活著的時候雖然是一名工人,但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知道咱們國家當代的農民所揹負的是什麼。雖然已經分田到戶,可他們不但只能依靠這僅有的幾畝地生存下去,還得拿出將近一半的收成供養整個國家,農民又怎麼可能不貧窮?我來農大上學,就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所學改變農村的整體面貌,雖然能力可能有限,但這種事總需要有人去做不是嗎?”

邱愛華點點頭,對於唐沭的解釋,她表示還算滿意,至少唐沭說的並不是什麼假大空。

“我聽說,你在你的老家搭建了一塊蔬菜大棚?效果怎麼樣?出產率高不高?”

唐沭帶著驚訝看向面前這位慈眉善目中透露著幾分狡黠的邱教授,似乎有些不理解學校為什麼會對自己進行如此精細的調查。

不就是來上個學嗎?怎麼好像與自己相關的所有資訊都被挖了出來,這是抓間諜嗎?

“你不用疑惑,就憑你蘇省探花的身份,這些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邱愛華伸手拍了拍放在桌角上的一疊報紙,“這上面可什麼都有。”

唐沭嘆一口氣,這幫搞新聞的就是整天沒事閒的蛋疼。

“實話實說,大棚的確是我出資建設的,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想要種一些反季節蔬菜來貼補家用,江城地處長江以北,冬天的溫度和日照適合蔬菜大棚的搭建。至於裡面的各種蔬菜都是由我二叔精心培育出來的,我來農大學習,主要也是為了用科學的方法提高經濟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嗯。”邱愛華也不禁長嘆了一聲,“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真的是一點也不錯。你二叔如果會講課,絕對可以勝任咱們學校的栽種學課的金牌講師。”

“我二叔的經驗都是經過咱們的祖先經過漫長的歲月積累而來的,說實在的,他們已經將種植這門手藝精煉到了極致,想要讓他們再有所提高,幾乎難如登天,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學農的透過各種科學的研究幫他們提高產量,農民富了,我們的國家才會真正走出困境,重回世界之巔。”

“你這一個高帽子壓下來,我們這些搞農業研究的恐怕承受不起啊。”邱愛華笑了笑,並沒有太過打擊唐沭的信心,“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手裡還帶著幾名研究生,今年給他們的課題就是關於蔬菜大棚的研究分析,看看這個技術能不能在其他地方普及。冬天的時候,我帶著他們去你的大棚實地考察一下,這就是我今天叫你過來的主要原因。”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有一句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邱愛華朝著唐沭犯了一個白眼:“別賣關子,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不讓你繼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反季節蔬菜對於改善群眾的冬季飲食質量的確有著很顯著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並不適合大面積搭建,大家的收入都不高,普通人家的消費能力有限,而這種蔬菜的成本卻不低,這肯定會導致這些蔬菜銷售不出去,那農戶們的付出可就全部打了水漂了。”

“這也是我們當初沒有繼續做這方面研究的原因之一。大家都是從困難時期過來的,現在就算手裡有些閒錢,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存起來,並不會拿出來用掉,這些蔬菜就算是種出來,市場也不會太大。”

“這就是關於經濟學的問題了,消費促進生產,只有這個良性循環正常運轉起來,國家經濟才會得到徹底的復甦。不過那是經濟學家所要考慮的事,我們沒辦法改變現狀,就只能適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