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孩子要打起來, 宋招娣不敢再繼續看戲:“自立, 揹簍裡面是扇貝還是魚?”

“是海藻。”自立說著話不由自主地停頓一下,“姨怎麼知道揹簍裡有東西?”

宋招娣看鍾大娃一眼,笑著說:“這個混小子太客氣,人家不好意思收啊。一旦收下, 肯定會給你們海產。”

“娘知道?!”大娃翻身坐起來。

宋招娣沒有回答,而是問大娃:“離咱們比較近的漁民有三十多戶, 你為什麼建議我去姓曲的漁民家裡換螃蟹?”

“他家人好。”大娃脫口而出。

宋招娣:“咱們用一包糖,換人家那麼多東西的時候, 我就看出曲家人好,而且還厚道。這麼厚道的人,好意思要你那麼多菜嗎?自己想想。”

“好像不太好意思。”鍾大娃仔細想了想,忍不住說, “娘為什麼不提醒我?”

宋招娣反問:“你會聽嗎?”

大娃噎住:“……不會。”呻/吟一聲, 後悔不聽宋招娣的話又氣自己自以為是, 躺在長椅上跟一條鹹魚似的一動不動。

二娃第一次見他哥這麼沒精神,推著更生走到大娃跟前,戳一下他的臉,迅速縮回手, 發現大娃紋絲不動,不禁眨了一下眼,轉向宋招娣:“娘,哥怎麼了?”

“心裡堵得慌。”宋招娣道,“你們別理他, 讓他靜靜,一會兒就好。自立,姓曲的那家漁民有沒有跟你們說海藻怎麼吃?”

自立:“他們說給咱家的海藻裡面沒有泥沙,直接放在鍋裡飛水,然後涼拌或者跟麵條一起拌著吃都可以。”

宋招娣拎起揹簍,不禁驚呼:“這麼多?”

“是挺多的。”自立說,“那家人說咱們家人多,就多給咱們一點。大娃不願意要,那家人說他們也不要咱們的菜。”頓了頓,“我要幫大娃拎著,大娃不讓。是大娃自己背回來的。對了,姨,他們還說我們以後想吃海藻,就去他們家拿。”

宋招娣看著鍾大娃,笑眯眯道:“以後聽話嗎?”

“聽話。”鍾大娃說出來,抬手捂住臉,“娘,別說了。”

宋招娣看到他這樣很想笑,可是見大娃很在意此事,也就沒嘲笑他。把海藻倒洗菜盆裡,宋招娣又往瓷盆裡添點水,打算中午做飯的時候再收拾。

從廚房裡出來,宋招娣便跟自立說:“把你們的書包都拿下來,我看看還缺什麼東西。”

自立是一九六零年農曆八月十二日出生,大娃是一九六二年農曆一月十一日出生。更生和大娃是同一年的人,但兩人差了整整十一個月,更生是農曆臘月初七日出生。

宋招娣之只記得七七年恢復高考,具體什麼時候,她也不清楚。把自立帶回家,宋招娣建議自立和大娃一個班,鍾建國不同意,他覺得自立比大娃大挺多,一個班不合適。

宋招娣就跟鍾建國說,即便讓自立上三年級,待他初中畢業後,自立未滿十八歲也沒法入伍,也得在家閒幾年。隨後又問鍾建國,難不成讓自立上山下鄉?

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鍾建國心底不贊同,但他從未對別人說起過。宋招娣提到“上山下鄉”,鍾建國都沒經過思索就說不行。可是不下鄉,供自立選擇的職業並不多,便同意自立和大娃一起上二年級。

鍾家戶口本上面,自立和更生是鍾建國的兒子,明兒一開學,兩人便可以去部隊子弟學校就讀。闊別學校半年之久,自立和更生非常興奮。

宋招娣話音落下,哥倆就跑到樓上,拿著四個書包下來。

三娃看到,就抓繡著大熊貓輪廓的書包。

鍾二娃伸手奪走:“書包是我的。”

書包帶勒到三娃的手,又見到手的書包沒了,小孩癟癟嘴,啊嗚大哭起來。

宋招娣頓時覺得腦殼痛:“二娃,書包給弟弟玩一會兒。”

“給他,他就不給我了。”鍾二娃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他很想要我的書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招娣把三娃抱到腿上,叫大娃去拿毛巾,給三娃擦擦眼淚:“趕明兒娘去市裡買到碎布頭,給你做一個大耳朵狗狗的書包。”

“大耳朵狗狗?”三娃停止哭泣,“什麼樣?”

宋招娣隨手翻出一個練習本,拿出一根鉛筆,也沒在意是哪個兒子的本子,在上面畫一隻趴在地上的比格犬:“好看嗎?”

三娃看了看他二哥的書包,又看了看宋招娣畫的犬,滿臉嫌棄:“醜。”

二娃勾頭看看:“沒有熊貓好看。”

宋招娣瞪一眼二娃,你閉嘴。

隨即,宋招娣畫一隻布偶貓:“這個呢?”

“好看。”二娃道,“娘,我喜歡。”

宋招娣看向他,笑眯眯的:“把你的書包給弟弟,我再給你做個新書包。”

“不給!”三娃並沒有看出布偶貓比熊貓好看,但他隱隱知道他們全家,他二哥最臭美,潛意識認為能被他二哥看上的東西,一定非常好。不待二娃伸手,三娃就緊緊抱住宋招娣手裡的本子。

宋招娣樂了:“好好好,不給他。你乖乖聽話,我買到碎布頭就給你做。”

“好的。”三娃伸出小手指,“娘,拉鉤。”

宋招娣無語,小孩子怎麼都喜歡拉鉤:“好,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鬆開三娃的小手,發現自立和更生盯著她,宋招娣下意識摸摸臉,“我臉上有什麼?”

“姨,你很厲害。”自立指著本子上的貓,“畫的跟真的一樣。”

宋招娣聽出來了,於是就故意問:“然後呢?”

“可以教我們嗎?”自立小心翼翼的問,“我和更生想學。”

宋招娣笑道:“當然可以。別說你們想學畫畫,想學做衣服,只要你們不嫌小夥伴們說你們跟個女孩子似的,我也教。”

“娘,教我。”二娃大聲說,“你教我做衣服,以後不讓你幫我縫書包,我自己縫。”

宋招娣接道:“然後一天一個樣,是不是?”

“不是。”二娃道,“我是怕娘累生病。”

宋招娣:“你哥要學做飯,你要學做衣服,你們哥倆是打算把我架空啊。”

“架空是什麼意思?”大娃有一點明白,但又不太明白。

宋招娣:“家裡有我沒我都可以。”

“不行。”鍾大娃道,“家裡必須得有娘。”

自立跟著點頭:“有爸有媽才是家。”

宋招娣心中一動,看向自立,頗為意外,但她沒表現出來,而是笑著說:“算你們有良心。鍾大娃,去把小黑板拿來,小宋老師課堂開課了,今天教畫畫。”

“好的。”鍾大娃跑到樓上雜物間找黑板。自立、更生和二娃把小方桌拉出來。

三娃看到哥哥們的動作,伸出雙手:“娘,我的筆和本子呢?”

“你也學?”宋招娣驚訝。

三娃反問:“娘不教我?”

“教啊。”一窩孩子願意安靜下來學東西,宋招娣求之不得。

晚上,鍾建國回到家,發現家裡格外安靜,心下納悶,小宋老師發火,皮孩子們不敢調皮搗蛋了?

走到屋裡,發現五個孩子趴在小放桌上寫東西,鍾建國更加好奇:“明兒就開學了,怎麼還在寫作業?”

“爸爸,看看我畫的小雞。”三娃舉起手裡的本子,“好不好看?”

鍾建國彎腰看了看,雞沒發現在哪兒,倒是很像個雞窩:“挺形象,繼續努力。”說著話往大娃和自立那邊看看,見兩個孩子也在畫東西,“今兒不學英語了?”

“勞逸結合。”宋招娣從廚房裡出來,“偶爾也得歇歇,不能天天學習。你來的正好,燒火,我煮麵條。”

鍾建國眉頭緊皺,脫口道:“又做麵條?”

宋招娣不高興了:“什麼叫又做麵條?你說清楚,我今年做過幾次麵條?”

“我記錯了。”鍾建國極度不喜歡吃麵條,“我是想說下次別做麵條了。”

宋招娣:“看心情吧。”轉身回廚房,邊走邊說,“你不想吃,大可回營區吃食堂。”

“我有家有院,跑去吃食堂,別人還以為咱倆又吵架了。”鍾建國看到案板上一堆麵條,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這麼多吃不完。”

宋招娣沒回頭都能想象出鍾建國的表情:“鍾團長,你真不用勉強。”

“沒有,沒有。”鍾建國閉上嘴巴去燒火。看到廚房裡的木柴不多,“明天是週六,不正式上課吧?”

宋招娣:“不上課。學生把新書領回來,週一再上課。”

“那你週日帶幾個孩子上山撿些柴火。”鍾建國道,“以後蒸米飯蒸饅頭都用爐子,燉鴨子燉鵝的時候再用地鍋。”

宋招娣:“我知道了。可是爐子做飯太熬人,地鍋做飯快。”

“那也沒辦法。”鍾建國說著,突然想到,“你二姐來的時候,還羨慕咱們家燒爐子,廚房裡堆幾百塊煤球——”

宋招娣打斷他的話:“別提我二姐。我心裡才舒坦幾天,少提她給我添堵。”

“你孃家來信了?”鍾建國連忙問。

宋招娣:“我大姐和大姐夫怕給別人添麻煩,家裡不發生大事,他們不會給我寫信。不過,我得寫信回去問問大姐,二姐有沒有再回去氣我爹孃。”

“你對你那對爹孃真好。”鍾建國道。

宋招娣:“我以前也想對爹媽好,可惜啊。不說以前的事了,你明兒把更生送到教室裡。”

“怎麼了?”鍾建國小聲問。

宋招娣往外面看一眼:“自立和更生內向,自立去二年級,有大娃陪著他,我不擔心。更生一個人在一年級,以前又經歷那些事,我擔心他害怕跟同學講話,恐怕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再被關起來。”

“我知道了。”鍾建國覺得她想多了,男孩子的心思沒她想的那麼脆弱,以後跟同學熟悉了,自然會變開朗。

不過,這種小事,鍾建國不會跟宋招娣爭執。

翌日,鍾建國抱著三娃,領著四個兒子去小學部,宋招娣拿著書去初中部。

鍾建國很少送孩子們上學,主要是他走得早,小學生上課晚,大娃八點二十去學校都不會遲到。

鍾建國突然要送孩子們上學,大娃很好奇,就問他爸今天怎麼想起來送他們去上學,鍾建國半真半假道,怕別人欺負自立和更生。

鍾大娃拍拍胸口,有他在沒人敢欺負他的朋友。

鍾建國沒理他,把更生送到座位上,然後又跟一年級的小朋友說,更生對這裡不熟,請大家多幫幫更生。

鍾建國抱著三娃,一年級的小朋友認識鍾家三兄弟,一看三娃就知道鍾建國是鍾大娃的爸爸。

鍾大娃是何人?上課不認真聽講,照樣考一百分,還會說英語。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特別怕佩服鍾大娃。於是,爭先恐後跟鍾建國說,他們會好好照顧鍾堅強的弟弟鍾更生同學。

小宋老師特別叮囑,鍾建國走得時候又交代更生,有事就去隔壁班找二娃。

更生笑得十分靦腆,衝鍾建國揮揮手,道一聲再見,就催他快去營區,別遲到了。

鍾建國自覺萬無一失,後來有次巧遇趙司令,便跟他說自立和更生在他家生活的很好。

自立和更生來鍾家之前,小宋老師花錢如流水的名聲就已經傳遍全島。那個時候趙司令的妻子才不關心什麼小宋老師,大宋老師。

後來,宋招娣成了自立和更生的養母,趙司令的妻子便去副食廠巧遇宋招娣。

宋招娣不認識趙司令的妻子,趙司令的妻子仗著這一點,光明正大跟著宋招娣,宋招娣買什麼,她買什麼,回到家就被趙司令唸叨一頓。

趙司令的妻子便說,宋招娣買的只比她多,不比她少,打那以後趙司令再也不擔心自立和更生在鍾家吃不好。

趙司令聽鍾建國向他保證,自立和更生在他家過得很好,趙司令也沒懷疑。然而,一個月後,趙司令從外面開會回來,剛下了島就聽到鍾家的幾個孩子跟別人打架。

趙司令心中一慌,到家就使他妻子去鍾家看看,到底出什麼事了。

與此同時,收到訊息的鍾建國也往家裡趕。到家門口,鍾建國本以為會看到“腥風血雨”的場景,卻看到四周悄無聲息。

鍾建國心底不安,衝小李招招手,小聲說:“把車留下,你先回去。”

“團長,有話好好說。”小李擔心,“大娃、二娃特別聽話,一定是別人先惹他。”

鍾建國眉頭緊皺:“我是孩子的爹,你是孩子的爹?”

“你是,你是。”小李下了車,就往營區跑。

鍾建國拿掉車鑰匙,悄悄地走到門口,便看到五個孩子靠著牆站,十隻眼睛直勾勾盯著桌子。鍾建國走進去,定睛一看,險些笑噴,桌子上面一碗油光鋥亮的紅燒肉。

“還沒吃飯呢?”鍾建國故意問。

宋招娣雙手環胸:“對。”

“他們犯錯了?”鍾建國明知故問,“打架了?不對,鍾大娃,是不是又帶著你那幫兄弟打群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