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形式隨科技進步不斷變化,科技對戰爭形式戰法影響越來越大,在絕對的軍事實力面前,兵法謀略對戰爭影響越來越小。人的智力對戰爭的影響更多的體現在科技創新、資訊進步上,這種智力更為重要的是平時而不是戰時,平時武器裝備的研發更新與訓練比戰時謀略更為重要。軍隊武器裝備常態化發展,需要國家經濟建設科技創新能力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把經濟發展成果應用到軍事建設中,以經濟發展形成的優勢反過來在軍事實力上形成武器裝備科技代差,確保勝利。

四、未來世界局勢

當今世界,通訊發達,交通便利,人們聯絡方便,交往距離縮短,地球村概念形成。而地球村,不僅僅是指交通和資訊帶給人民的便利,更是道出了世界經濟的交融與民族融合。但是,各國的發展不一樣,經濟、軍事、國力強弱不一,特別是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其發展水平相差還十分巨大。發達國家透過資本輸出,規則制定,科技創新,技術壟斷保持強大,成為落後國家的發展經濟所依賴的基礎,特別是其發展歷程更是落後國家的學習榜樣。在各國政治交往、經濟活動中,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往往更具有主動性,國際話語權更大。

長久以來,世界形成了以實力劃分的東方、西方國家,東方代表落後,西方代表先進。西方國家經濟發達,科技先進,人民生活富足,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透過資本、經濟、科技、先進生產力的輸出,保持國力領先。其健全的法律制度,強大的經濟實力、活力,先進教育文化理念,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國民素質,以及更為自由民主的政治環境,無不吸引各國社會精英和學子,投資、移民、留學,西方強國,領導和影響世界秩序。他們在保持先進宣傳先進的同時又刻意控制著“先進”的傳播,對先進的工業、科技等關乎經濟發展和提高民生的相關產業進行嚴格保護,利己不能利人,在向世人輸出所謂的“民主、法制、自由”的同時,又利用“民主、法制、自由”透過影響思想,影響別國政權,製造革命,顛覆國家政權實現自身利益。輸出思想、理念,又對科學技術、工業等這種可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事物特意保護,實現經濟利益,更大限度追求附加值。對經濟利益卻沒人願意分享,各國都不願以最惠民的方式實現科技互享、成果互惠,以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縮小各國差距。富裕與良好的環境充滿吸引力,學習先進永遠虔誠。弱國的社會精英在移民西方強國的同時,還把在母國所獲得的財富帶了過去,使西方國家的蛋糕越做越大。各國的留學生在留學的同時,也會把本國的先進知識帶過去,其精英群體的移民,又會促進其國家發展。人員、文化的交往交流通婚促進民族融合,但是這種融合又消釋於國家的壁壘之中,國家又以國家的名義把人民劃分到國家裡面。西方國家利用所獲經濟利益,發展本國經濟,提高社會福利,改善民生,研發科技,不斷創新、發展,持續保持領先優勢。特別是對尖端、高新科技的壟斷,使強弱國之間在科學技術上的差距繼續擴大,進而決定經濟和國家實力。

弱國想獲取進步,走向強國之列,發展經濟是唯一出路。弱國普遍面臨工業底子薄弱,體系不完善,經濟差,資金短缺,技術落後,管理薄弱,民生差等短板。弱國想提高國力提高話語權,經濟發展是首要問題,由於自身短板,發展經濟可謂困難重重。引進資金技術,尋求合作,循序漸進,既要立足自立更新,也要尋求外部支援,由國家層面派遣人員到其他國家學習留學,引進人才,分層次階段的發展經濟。經濟發展後反哺科技研發,形成良性循環,發展軍事力量,提高軍事實力,增強國家實力。所以,國家能不能發展的根源在於經濟基礎,經濟發展了,國力才能增長,才能有長遠連續進步。

國家國力強盛與否,早已突破傳統國力計算標準,科技發達,軍事力量強大,國土小人口少的國家照樣可以形成強大的國力。美國由於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實力、科技創新能力等均排在世界第一,其形成的綜合國力,使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俄羅斯由於超強的軍事實力,成為多級世界的主要強國;日本憑經濟實力和科技能力成為世界大國;二戰,日本、德國因先進的科技和軍事實力一度橫掃世界。世界強國早已不以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為參考值,清政府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起宣佈這些指標過時。現在我們在評定一個國家實力時主要看幾個方面: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軍事力量、政治軟實力。這幾個指標相輔相成,相互轉換,制約發展。單純的經濟強國,沒有軍事力量做後盾,平時還可以使用經濟槓杆獲取利益,戰時所有的經濟手段在國家暴力面前毫無殺傷力,註定保不住經濟成果;單純的軍事強國,沒有經濟做基礎,提供長期的發展潛力,軍事力量建設武器裝備創新發展都將受經濟實力影響,長期以往,其軍事實力也將下降;科技創新能力決定經濟發展和軍事裝備的發展,科技創新能力才是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發展最本質的需求;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創新能力構成政治軟實力,政治軟實力決定國家影響力和話語權。當今世界,西方強國無一不是科技、經濟發達國家,在以經濟貿易交往為主的時代,西方強國國家都有一定的世界影響力。由於他們大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發展都處在同一水平,有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他們結成利益同盟,最為典型的組織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他們中很多成員軍事實力並不強,由於和世界霸主、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結為盟友,其經濟發展成果間接也有了軍事保障。而有些人口國土小國,因為科技和軍事實力在地區領先,成為區域性強國,如以色列等。國家實力的大小,再也不是以單一指標、單個國家簡單計算的了,在國家利益面前,在大國利益爭霸中,世界是統一的,利益是相連交織的,國家實力是複雜的。

生產力的發展進步和思想的解放,促進人類發展進步。古往今來,強國的崛起都是順勢而為,抓住機遇變革而強。歷史任何時期,阻礙發展,逆生產力潮流的國家,在生產力變革中,往往促成國家政權更替。在世界國家實力排行榜中,沒有永遠的霸主,國家實力也因生產力的變化而變化,國力強弱排行因勢因時不同。現在,知識、科技更新特別快,生產力變化週期越來越短,延伸到國家實力中,國家崛起衰弱時間越來越快,同理強國國力變化,國家實力排位變化也會越來越頻繁。而國家實力變化的一般規律,實力靠前的發達國家最有可能成為一流強國,因為他們實力最接近一流強國。歷史上,世界實力最強國家、霸權的產生是靠軍事對決形成的,其形成霸權的過程就是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生產力發展的過程。排位越前的國家越可能成為霸主,而在世界歷史中,霸主或者一流強國其排位是不斷變化的,一流國家和排位靠前強國都有可能逐漸落後,國家實力削弱,所以在霸權和國家實力變化的過程中,並不是排位靠前的國家最有可能成為一流強國,抓住生產力變革方向的國家才可能越過一般規律最終成為強國。

世界經濟的增長發展速度具有階段性和反覆性,不同國家和所處時間不一樣,經濟增長發展速度就不一樣;經濟發展水平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生產力水平決定經濟發展水平,生產力水平制約經濟增長速度。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發展增速受各國經濟政策、經商環境、管理能力、經濟水平、科學技術進步、世界經濟等因素影響。工業革命變革開始後,西方各主要資本國家,經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經濟增長快速。經過快速發展,西方各國邁入發達國家行列,經濟增長速度降低,受經濟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影響,經濟每增長一點都需更多的時間和投入,經濟增長看似緩慢,實則總量非常大。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這時部分產業,與其發展進步不相適應,人民不依賴這部分產業獲利,落後的產能作為技術輸出和產業整體遷移到第三國,產業轉移潮來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拐點到來,增長緩慢,經濟直線發展,有時受世界經濟形勢影響,出現負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促進了全球化深入發展,全面解放了發展中國家生產力,發展中國家抓住歷史性機遇,引進資本技術,在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潮中,建立工廠企業,從加工貿易到技術的積累和創新發展,有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快速,國家經濟建設成果突出。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度成為世界工廠,中國經過幾十年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時期到來,向高階市場邁進,原本較為低端的產業、製造業已經無法適應中國經濟發展形勢;製造業追求更高附加值,向高精尖擁有自主核心科技和智慧財產權以及發展第三產業成為突破口;而原本較為低端的產業、製造業相應轉向與其匹配的生產力更為低端的國家市場,世界經濟的發展又迎來產業轉移潮。生產力發展水平低,勞動力充足,海運便利,政策優惠,市場開放的某些國家將在產業轉移中獲得發展機遇。事實上,世界經濟的發展,時刻受生產力發展調配,高階市場,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邁上更為高階的市場,低端市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邁上高階市場,產業和經濟發展水平,隨著生產力的變化不斷轉移,由低到高,發展到一定程度,又由高到低淘汰落後產能,市場這雙無形的手按生產力發展水平調控著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分佈。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成本的增加,現有產業已經無力繼續支撐其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轉型,創新升級發展成為唯一突破口,而其原本較為低端的產業,慢慢的會轉移到與其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市場去。世界經濟在發展轉型尋求突破發展中,經濟增長速度出現階段性和反覆性,低端的市場由於底子薄,抓住發展機遇,經濟增長速度反而高,高階市場發展速度平穩,反而增速緩慢,轉型期其發展增速也會降低。而世界經濟發展在每一次生產力大變革時期,經濟增長速度都特別快速,如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增長快速,很多把握變革機遇的國家都強勢崛起成為強國;從產業變遷來說,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到現在信息化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生產力進步的核心驅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生產力進步進而推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全面創新發展促使生產力全面進步,促進經濟全面快速增長,特別是具有時代標誌性的科技成果出現時,推動生產力變革,引發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爆發性增長。當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使用到臨界點時,如果在科技領域不能創新突破,現有的科學技術不足以繼續支撐生產力大進步或經濟快速發展,這時科技跟不上生產力發展速度,生產力的發展無力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經濟發展增速相應放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科學技術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意義在於,用先進的科技去發展落後的市場國家,這個國家的經濟會快速發展,而且其所取得的相同成績的時間會比之前發展的國家少,低端市場國家用現有的先進科技和借力高階市場國家,其經濟快速發展進步;各國科技發展水平是不同的,科技發達的國家代表高階產業市場,高階產業市場帶動落後國家市場發展,高階市場總是把與自生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較為低端的產業轉移到相對落後的低端國家市場,健全世界產業鏈;高階產業市場進行產業轉移,促進落後市場發展,透過幫助落後國家市場發展,獲取經濟利益,為自身追求更高的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援,促進良性發展。當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科技的發展還不足以促使生產力大變革,經濟增長發展平穩緩慢時期到來,高階市場國家開發低端市場國家,用現有科技產業布局低端市場國家,提前進行產業轉移,在幫助低端市場國家發展的同時,對自身擴大市場佔有率,獲取利益,支撐自身科技創新最為有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