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鈴鈴!

徐莎掐著鈴聲, 跑進了教室。

她的同桌對她努嘴,小聲說:“你又掐點。”

徐莎:“我沒辦法啊,我家崽一個腿一隻, 抱著我不讓走啊!”

徐莎這個沒說謊, 她家娃娃最近噠噠噠的學走路, 明明走不了幾步,但是卻學會了抱大腿。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壞習慣, 最會堵在門口抱大腿, 她跟江楓兩個一不小心就要被纏上。

每天早上都要鬥智鬥勇。

“噗!你就胡說, 他們明明那麼可愛!”

開學第一天報道的時候,是徐莎的丈夫和孩子一起來送她的, 她也是他們所有同學之中唯一一個不住校的。大家可都看見的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娃娃了。

長得一模一樣,穿的一模一樣, 可討人喜歡了。

擱了徐莎的話就是, 他們班全是媽粉,所以徐莎吐槽他家小不點,大家可不樂意。

“下次你給他們領到學校來啊, 我幫你照看。”

“我也行啊。”

徐莎:“好啊, 不過你們跟他們湊在一起就知道他們多調皮了。”

“才不會。”

“就是!”

大家還在聊天, 就看到老師已經進門, 年過花甲的老人家來到講臺, 咳嗽一聲,大家立刻認真起來, 這已經是這已經是他們的下學期了, 各個老師的脾性, 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

這位雖然和藹, 但是在學習上是要求一絲不苟的。

“這一節課, 我們講一下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所能帶來的利與弊……”

新學期的開始,窗外還有這一年新生軍訓的訓練聲,但是課堂上卻一點都不比外面的冷靜,大家踴躍發言,激烈討論,一節課下來,徐莎都覺得自己受益匪淺。

隨著下課的鈴聲響起,大家還在跟老師激烈的討論。

還有幾個學生大膽的跟著老師往外走,邊走邊討論。

徐莎的同桌叫向晴,向晴問:“徐莎,你是怎麼想的?”

徐莎:“我覺得早早晚晚,會放開市場的。”

向晴:“咦?你這麼想的嗎?”

徐莎糾正:“不是我這麼想,是國家會這麼想,我覺得,也就這兩年吧,肯定有變化,不信你們看。”

大家立刻就圍了上來,有人說:“不可能吧?如果真的市場經濟,不是要亂套了?”

“對啊,十幾年沒有變化了,如果突然變化肯定會引起很大的波動,如果……”

徐莎打斷了他們的話:“你們上課了嗎?”

大家都懵逼。

徐莎:“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老師們講的都是什麼?”

大家微怔。

徐莎再次認真說:“你們想啊,總不可能,老師突然都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來了興趣吧?但是現在上課,不管是哪個科目,你們有沒有覺得都會多少帶出來一點?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訊號。我覺得,應該是想要改變,所以才會有這些課程的變動。可能其他學校,其他的人對這方面感知不明顯。但是我們不一樣啊。我們的老師,他們基本都是國內這方面比較有權威的人,所以他們知道了政策,並且在學習和辯論中完善,不是很正常的?我們本來就是學經濟的,如果真的變動,我們可能就是第一批最明顯能夠感受到的人呢。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徐莎這麼一說,大家還真都琢磨起來。

有些聰明人一早就覺得哪裡不太對,但是卻沒有大膽的往這方面聯想,但是徐莎這麼一說,好像就豁然開朗了。

“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徐莎得意:“我本來就很有道理,而且你們想,這事兒肯定不遠了,如果還有好幾年的籌備,老師會給我們漏資訊嗎?那肯定是不能多說的,但是現在課堂上這麼明顯,這分明就是快了。”

大家更加點頭,贊成徐莎的話:“你說的有道理。”

但是也有人說:“我堂姐在首都科技大,她在首都那邊,都沒聽到風吹草動啊。”這要是有什麼變化,肯定是首都更明顯啊。

徐莎不贊成了,她搖頭繼續說:“這個事兒不是這麼算的。雖然我們的學校可能不如一些其他的學校牛逼。但是我們學經濟的,本來在這方面就比其他人多了優勢啊。而且咱們的老師各個都是經濟學的專家。你堂姐是在科技大,可是他們是搞研究的,不是研究經濟的啊。所以可能還沒有我們學校的老師知道的多。咱們也有咱們的優勢。”

大家聽徐莎這麼說,一個個都真心實意的笑了出來。沒有人願意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學校跟科技大比起來確實是差了十萬八千裡,但是他們也是希望自己學校好的。這聽徐莎說起自己學校也有自己的優勢,可不是就高興了起來?

其實徐莎的話也不是妄自菲薄,她原來就是想來這邊,和江楓在一起,所以挑選了這個學校。但是真的考上了大學進了學校才知道,其實他們學校還真是不差的。

而且,徐莎覺得,國家做事情,真的不是一拍頭就做出了決定,想來是經過很久的論證了。

因為她們學校雖然不是什麼有名氣的學校,配備的老師竟然都很牛逼,她現在都懷疑,國家早就有將這邊當做改革開放,放開市場的試點。所以才會安排這麼多能人在這邊教經濟。

如果他們還在老家,可能就會真情實感的等待七九年末的政策,但是身在這個漩渦裡,雖然他們在廣州不是在深圳,但是卻已經在這個七八年的秋天感受到了即將變化的浪潮。

徐莎陷入了沉思,而其他人也是一樣。

好半天,還是向晴最先開口:“如果,如果真的改革開放,你們會怎麼樣?”

徐莎:“我當然是響應國家的號召啊,如果真的政策有變化,我畢業之後就不用分配,自己創業。”

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她,簡直像是看一個怪物。

徐莎鼓鼓臉蛋兒,說:“你們這樣看我,好像我長了翅膀一樣。”

大家笑了起來,向晴說:“你也太大膽了。”

徐莎認真:“我相信政策啊,而且,我覺得國家給我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配備這麼好的老師,就是為了讓我們多學多用多瞭解,能夠在變化的時候最早的理解與相應。國家這麼缺少人才。既然是政策需要,那麼我為什麼不能站出來?其實我也想實踐一下,自己學到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實實在在的用在創業上。我可不想做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哦。”

“你說的對!”

“對!”

徐莎其實也沒有說很多,但是卻莫名的鼓舞了大家,老教授本來還站在門口跟幾個同學討論,後來他們幾個人倒是都不討論了,都聽著屋裡的交流,站在他對面的三四個男生悄悄的看著老師的表情,見他微笑點了點頭。

一個個立刻明白,徐莎分析的沒有錯。

如果說錯了,老師不會是這個表情。

這分明就很欣慰了。

有了他們的佐證,這下子,幾乎他們班幾乎各個兒都心裡有數兒了。

再後來,這事兒又成了他們系預設的。

事實證明,徐莎不知道,自己今天這一番話,其實是影響了很多人的。以至於,後來改革開放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好多人都是他們這同一屆的校友。

而徐莎他們班更是七成以上都經商,且有名氣,他們班被後來的學生稱為豪華百億俱樂部。

徐莎這個猜想也沒有錯,果然,就在第二年的秋天,也就是七九年的秋天,他們學習的第二年度下半年,學校就通知,本學期學習結束,他們這一屆的同學,可以申請自主創業實習。

自主創業實習,這是一個新鮮詞兒。

班主任也曉得這些孩子不懂,其實他們都沒有想過的,不過還是認真解釋:“也就是說,如果你們有個人創業的意願,剩下兩年,可以不來上課。當然,這也不是你們嘴上說一說就可以,要準備相關材料報批的。必須證明你們真的是要創業才可以。至於沒有這方面需求的同學,還是繼續上課。”

這樣的話題如果換一個學校,怕是要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在他們學校竟然很平穩的落地了。

就像是,大家終於感覺到了這一隻靴子落了地。

從去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等待這個靴子落地,一年下來,老師的表現越來越明顯,他們的課程越來越密集,好像是恨不能在短時間內把所有的重要科目都給他們講完。現在終於得到了結果。

果不其然。

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曉得,這個政策,馬上就要變了。

最起碼,他們下學期是一定趕得上的,不然也不會有下學期就可以自主創業的實習。

當然啦,這種事兒也不是立刻就可以考慮的好的,畢竟這除了個人的意願,還涉及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錢。

所以大家還是有幾個月的時間來做出選擇和考慮。

“創業不論大小,不管是大是小,都算在內的。另外,學校會設立創業基金,一共是三十個名額,分為一千兩千和三千三個檔次。如果同學們有想法,可以來諮詢我。”

一下子,教室裡成了蒼蠅館子,嗡嗡嗡個不停了。

他們一個月的補助是十二,而最低的基金就是一千塊,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天文數字了。更不要說,還有更可怕的三千塊錢。這怎麼不讓這些學生震驚?

別看都說剛恢復高考的時候好多年紀大的也在,但是所謂的年紀大,最大也不過三十幾。要說四十五十,那是誇張了,根本不存在的。

像是徐莎班,當年入學最大的是二十八。

今年也不過是二十九。

大家也許成家了,但是要說見到這麼多錢,那是沒有的。

向晴更是一把抓住徐莎的胳膊,抖得像是篩子:“老、老師說多少錢?”

徐莎:“一千兩千三千。”

向晴更篩子了,她吞嚥了一下口水,說:“我這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多錢。”

徐莎笑了,說:“你這一輩子還長著呢。現在沒見過,說不定以後你買一雙鞋一千都不夠。”

向晴:“……這咋可能呢?”這根本還是天方夜譚好嗎?

不管徐莎說什麼,她依舊哆嗦,好半天,說:“你申請嗎?”

徐莎搖頭:“我不了,我手裡還有點錢,我覺得如果真的創業,是夠了的。既然我可以,就不要搶其他同學的機會了。再說,我成績也不算是最優秀那一撥兒的,我估計我申請也夠嗆。”

其實這話徐莎是說錯了,其實學校一早就已經分析過了,如果徐莎申請,那一定會透過的。這跟學習沒有關係,而是徐莎很多的想法很先進,很能跟得上政策,而且,她是最早一批看透並且堅定響應的人。

所以她如果申請,機率比其他人高。

不過徐莎沒有申請,也不算是特別出人意料之外,徐莎條件很好,這一點大家多少都知道的。也許學生之中不是很清楚,但是徐莎的檔案在學校,所以學校是曉得的。

徐莎的父親是西南軍區一個師的師長,她母親是烈士。至於徐莎的丈夫還是大學老師,她自己本人也做過好幾年的婦聯工作,說句實在的,他們都是領工資的人,而且不是矜矜業業攢一點錢的農民兄弟。

所以這些年能攢下來錢,不意外。

徐莎自己不覺得自己有競爭力,但其實除了學校,其他同學也認可徐莎其實還是有競爭力的,一個人優不優秀,又不是僅僅體現在有沒有考第一名。

所以當徐莎放棄申請這筆創業基金之後,大家還是松了一口氣的。

同時徐莎也覺得,自己在班級裡人緣兒更好了。

她是最早一批提交了創業實習的人,很快的,他們班級又有其他人提交了申請。

很多事情啊,都是一個潛移默化,如果突然間就有這麼一個政策,肯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他們學校已經鋪墊這麼久了,大家都等著呢。

而且毫不懷疑的說,大家其實已經做好了準備了。

正是因此,同學們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就決定了。

徐莎原本看很多小說,小說的主角八十年代下海經商,周圍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覺得個體戶靠不住。但是實際自己經歷了才曉得,其實很多事兒,遠跟你想的不一樣,像是她的這些同學,不是很快就接受了這一點?

當然,這也可能是他們所出的環境和位置不一樣。

徐莎因為想創業的事情,最近也是早出晚歸,她下學期要離開學校,那麼這學期的課程就會更加的密集,江楓看她小臉兒都累瘦了,變著法兒的給她熬湯。

雖然才來這邊不到兩年,但是江楓已經入鄉隨俗的愛上了煲湯。

倒是徐婆子心疼徐莎:“你說你一個姑娘家家的,順順當當畢業去坐個辦公室多好?何必現在累成這樣。”

徐莎沒抬頭,繼續學習,嘴上卻說:“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再說,我辛辛苦苦學了兩年,也想看看自己學的是不是真的有用。不然我都對不起我付出的努力和我的學習。”

徐莎不算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所以被老師不斷的抨擊之後,她願意去學體育,因為那是她努力了就能看到效果的地方。她在體校,人人都說她很有天分。

可是雖然在這方面她還算是有信心,但是骨子裡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學渣,是不行的。

畢竟誰家孩子不考高中呢?

她那個時候,高中都要普及了,不念公立好高中,念個私立的也可以啊!肯定多少都要奔著考大學去的,但是徐莎偏偏就是沒有的。她去了體校。

可是現在呢!

江楓說她可以,而她每次努力之後也發現自己真的不是那麼笨,她努力,還是有效果的。徐莎對於自己,對於自信,又多了很多很多。

她努力了,就可以考上大學。

她努力了,在大學成績就不差,甚至是中等偏上遊。

那麼她繼續努力,是不是也能更好更好?

再說,她不動作,怎麼能把江海市的東西名正言順的拿出來呢?她經商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契機。

退一萬步講,就算她失敗了都沒有關係的,畢竟,她還有江海市兜底。

別人沒有她這樣的“後盾”,都敢拼搏。

她為什麼不敢?

徐莎堅定:“姥,我行的。”

徐婆子眼看徐莎眼中的堅定,也沒在勸,只說:“行吧,只要你高興就好,不過也得注意身體。”

徐莎笑眯眯:“我知道的。”

她回頭,叫:“江楓,江楓……”

徐婆子趕緊捂住她的嘴,說:“我的小姑奶奶,你可別給木木水水叫醒啊。這倆好不容易才睡了呢。”

徐莎眨巴大眼睛,點了點頭。

徐婆子深深的籲了一口氣,徐莎:“江楓呢?”

“我在這兒,給你熬了花旗參老鴨湯,你喝一碗。”

徐莎拉住江楓的手,笑著說:“我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我最喜歡江楓了。”

江楓嘴角噙著笑意:“我也喜歡你。”

他側頭:“姥,我給您也盛了一碗放在客廳,您去嘗一嘗。”

徐婆子也沒打擾他們,說:“成。”

徐婆子一走,江楓就拉過椅子坐了下來,徐莎順勢倚在他身上,雖然還是個懶骨頭樣兒,但是聲音倒是清脆的,她說:“我寫了一個計劃書,你幫我看一看?”

雖然江楓也不是搞這方面的,經驗並不會比她多。

但是,徐莎還是樂意和江楓分享,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嘛。

“你打算開服裝廠?”

江楓低頭一看,就好奇的問了起來,徐莎點頭:“對,服裝廠。”

她其實也知道,多少年之後,房產肯定還是更值錢的,但是徐莎更知道,房產的騰飛是九十年代末了。如果她想靠著這個賺錢,在八十年代初是不現實的。

畢竟,衣食住行。

衣和食的問題都沒有解決,雖然房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讓人拿出多少錢來買房子,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大家缺房子嗎?還是缺的。

那是特別缺。

可是買房子的人多嗎?買得起房子的人多嗎?

那肯定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想要賺錢,房子絕對不是首選。

甚至可以說,在十幾年的時間內,都不會是首選。

畢竟,現在還是一個會分房的時代,甚至國企都不差,就連國企改革的陣痛都沒有過去,房產騰飛更是下一步的事兒了。但是服裝就不同了。

而江楓雖然也是有外掛的人。

但是他接觸的是“沉默的江海市”,所以他對房產可能會有的上漲一無所知。正是因為一無所知,他這個土著反而是覺得徐莎現在的計劃更好。

“我覺得不錯,現在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穿最重要。如果你要做服裝廠,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你可以逐漸把江海市的東西倒騰出來,很多東西,放在那裡確實很可惜了。”

他們都沒有想過這個東西能不能永久的存在,也許會永久存在,可是徐莎終有不在的一天。

那麼,這些東西也終將消失。

這種實在的浪費,是他們都不想看見的。

徐莎:“我也是這個意思。其實我還有很多想法,不過現在談起來都為時尚早,我們必須走正常的路子,先給攤子支撐起來。”

江楓點頭:“你說得對。”

徐莎:“我們學校雖然有創業基金,但是我琢磨過了,別看這錢乍一看多,但其實就算是三千也撐不起一個廠子的。所以學校可能也沒指望我們能搞得太大,還是希望穩紮穩打。既然他們都不搞大,我就搞大。”

江楓看著徐莎神采飛揚,翹起了嘴角。

別看徐莎總是囂張跋扈的小模樣兒,但其實作為她的丈夫,他是曉得,徐莎骨子裡不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江楓還是感覺的出來。

也許小時候在部隊家屬院兒那幾年被人排擠,總歸是給她養成不自信的性格了吧?

她的不自信,是包裹在囂張的外表之下的。

每每想到這些,他就很厭惡那些無知婦女。

不過現在眼看徐莎提到這個事兒格外的燦爛,江楓就覺得,這樣很好。賺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徐莎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說:“我們手裡現在有多少現金?”

徐莎:“一萬四。”

江楓:“如果辦廠,首先要有土地,其次還要加蓋廠房,再加上機器和原材料,我們這些錢恐怕不夠。”

徐莎點頭:“我想過這個問題了,所以我也沒想一步到位,如果開始,我就打算先租廠房,這樣成本就會降低很多,那肯定是夠了的。”

雖然徐莎也能從江海市往外倒騰東西,但是她還是有點理智的。

最起碼開始的時候,她不能這麼幹。

“我們暫且租房,賺了錢再買地。”徐莎說:“買地是一定要買的,不過我們一步步來。”

江楓點頭:“可以。”

江楓:“既然改革開放的試點城市在鵬城,我們放假的時候,過去看一看,先選址。”

他說:“我有幾個同事都是鵬城那邊過來的,他們對當地應該是清楚的。我們選一個合適的地方。”

他雖然也從來沒有做過生意,但是卻很有條理:“這是我們首先要定下來的,其次就是服裝廠的機器。”

徐莎:“這個我有辦法,我有個老師的愛人是機械廠的領導,現在學校大力鼓動我們創業,我想他應該會幫忙。”

江楓笑了出來:“那看起來,也不是很很複雜,咱們一步步來。”

徐莎點頭。

兩個人分頭行動,各自的忙碌起來。

果然,就在本年的十二月,首都傳來了以鵬城為改革開放試點城市的訊息。而這個時候,他們本地一些訊息比較靈通的人,早就多多少少的知道了這些。

不過,大概是前些年的關係,倒是讓一些人束手束腳,雖然有了這樣的訊息,但是也不太放的開,反而是觀望。而這個時候,徐莎果斷的就辦理了提前實習,她和江楓一起踏上了鵬城。

如果是旁人,或者這個時候還是一頭懵,但是江楓和徐莎都沒有,他們提前準備了很久,早就再等政策了。現在政策出臺,徐莎自然是一點都不耽誤,很快的就來到鵬城。

江楓他們雖然在這邊也兩年了,但是對鵬城倒是不算瞭解,好在他們身邊瞭解的人很多。江楓他們選址的廠房,就是江楓的同事介紹的,這是一所廢棄的小學。

這裡建國前是一所武館,後來改建成了小學,但是別看是小學,其實房舍已經十分陳舊,真是稱得上是前三年後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典型。

要說這裡的基礎建築,那還是建國前,現在看來幾十年的歷史了,沒有倒塌,完全是靠著不斷的修補。

而現在國家比以前好了,學生整合,這裡十分不安全,自然也就慢慢的廢棄下來。原本江楓是不怎麼看得上這個地方的。這裡房子特別陳舊是一個,另外一個原因是,這裡還算是有點點偏的。

可是徐莎倒是覺得這裡位置不錯,她雖然上輩子沒有來過深圳,但是因為選址的時候發現自己對深圳一抹黑,所以也去江海市的圖書館翻了很多資料。倒是曉得,這裡很快會發展起來,雖然現在這裡還是十分破敗的城中村,但是幾年之後也算是深圳的中心區域之一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這裡除了位置不錯,徐莎也看中,他周圍沒有住宅,除了這個學校,旁邊也是一塊空閒的土地,那是村裡的打穀場。再往旁邊是村委會。雖然也不是說就覺得自己很行一定能成功,但是徐莎還是憧憬,如果自己幹起來,就算是想要往周圍擴充,也是有地方的。

正是因此,政策一下來,徐莎夫妻就來到了鵬城,與他們同行的是他們學校一個老師,他就是這個村子的人,在江楓打聽廠房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自己村子。

他是難得的村裡走出去的讀書人,而且在那個讀書人艱難的年代,大家對他也很好,他下放到了外地,他的家人依舊在村裡生活的安穩。

這人知恩圖報,所以可是十分熱情的幫江楓夫妻引薦,希望他們能在這邊投資。

“你們看,我們村子這邊雖然是村裡,但是距離市裡最繁華的街道,這坐車也就四五十分鐘,超不過一個小時的。”他領著兩個人來村子,立刻就遇到了等在村口的村裡一行人,這個村子也有意思,搞了幾個小孩子敲著鑼,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老村長上前:“歡迎歡迎,兩位貴客快請。咱們村裡先坐一會兒?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咱們的學校。”

徐莎乾脆:“不用的,我們直接去學校。”

老村長:“哦……也、也行吧。”

其實他是覺得,這個學校很拿不出手,不過要說談生意,誰會呢?

事實上啊,他現在比上級領導來視察都緊張。畢竟,上級領導視察可不是給他們送錢。

“咱們學校年代有點久了,如果真的要用,恐怕還是要修補一下……”他擦著汗,領著人過來,學校距離村口不遠,不過這一看,還真是一言難盡了。

徐莎在他們村子,都沒見過這麼破敗的房子。

這真是……怪不得都把學生整合到別的學校一起了,就這個學校,簡直堪稱現實版鬼屋,搖搖欲墜。小孩子在裡面上課,再粗心大意的家長都要擔心的,這不是分分鐘就要掉下磚頭砸人了?

她說:“這個也太破了吧?”

村裡幾個人都有點尷尬,倒是江楓的同事顧老師很直白:“我們這邊雖然破,但是我們便宜啊!而且,你想修補的話,我們村裡有人;你想推到了重建,我們村裡也有人。大家也不要什麼錢,就管兩頓飯就行。”

他微笑:“你看,這多合適?”

他也看出來,江楓他們家啊,是女同志當家,他主力攻徐莎,繼續說:“就我們村長他親家的村子就有磚廠,你們要是想蓋廠房,在那邊就能買磚。而且我們絕對是很合適的價錢。”

村長看著顧二,默默的擦汗,自家村子賺人家錢還不夠,這都幫他親家的村子拉攏上生意了?

不過,這個女同志能說的算嗎?

“你要是想重新蓋好一點,我讓我媳婦兒給你設計,我媳婦兒在設計院工作的。咱不要錢。”

他為了幫助家鄉,真是把能用上的都用上了。

徐莎笑了:“那我這佔你多少便宜啊。”

顧老師:“這話看怎麼說,你們來村裡蓋廠,難道不是為了我們鄉親父老好?咱們是兩好並一好。我跟小江是同事,我肯定是不能坑你們的,這個你們放心。”

徐莎想了想,問:“那這個校舍,買是怎麼個買法,租又是怎麼個組法?”

其實她心裡是想租的,買的話,他的錢不夠,但是徐莎是不會這麼說的。

“那辦公室談。”

徐莎邊走邊說:“這邊是多少平?”

“這邊校舍加上操場,一共是兩千八百平。”

因為要賣,所以專門丈量過的。

這塊地方也不算小,不過村長還是說:“如果你們買,我們稍微往旁邊給你們移一點,給你們算整三千平。”

村長說:“我們村裡先頭兒開會商量過,如果你們有意向要買,村裡的報價是五千塊。”

他們壓根沒想過徐莎會租,所以租的價格,他們還真是沒考慮過。

不過這價格一出來,徐莎也懵了一下,五千……五千塊?

這遠遠低於她的心理價位啊。

她記得自己看過報道,八七年的時候深圳第一塊住宅土地就拍賣了五百多萬啊!所以她才壓根沒敢想,可是這五千?

五千???

徐莎覺得自己腦子有點糊塗了。

不過也就是一瞬間,徐莎恍然突然就懂了,雖然那個時候是五百多萬,但是這幾年,深圳是飛快騰飛的,一天天變化的速度快點讓人追不上。

所以八七年是那樣一個價錢。

但是現在,還是一切都沒開始的階段,是人人都不敢嘗試的階段。

而且,現在村裡賣地,其實說到底了,跟後期的國有土地出讓還是有不同的。

不過徐莎也不怕這個,因為現在就是這種形勢,她買了這個,稍後只要再補辦一些手續,也許需要再交一些錢,但是應該並不複雜。畢竟現在這個時期就是這樣。

這麼一看,五千這個價錢,其實也還行?

不過,買東西哪有不講價的?

徐莎打起精神,微笑:“如果是五千塊,我覺得就是你們村子沒有誠意了,我相信你們應該曉得,雖然你們這面積不少,但是實際上房屋我用不上的。我如果想要蓋廠房,肯定是要推到了重蓋的,那這個價錢,是不是就高了?”

“這也不能這樣說,雖然校舍破舊,其實咱們材料還能用的。”顧老師比村長會斡旋的。

徐莎眨眼:“可是事實上,大部分用不了啊。那您看,我花五千塊錢買一塊還得浪費人力拆掉的地方,我合適嗎?”

“我們村子既然想賣,那肯定是希望能夠……”

江楓這時開口:“不如,各退一步?”

他說:“一口價四千。”

眼看顧老師和村長都睜大了眼睛,沒想到他砍價這麼多,不過又聽他繼續說:“村裡組織一個工程隊,給我們拆房子蓋房子,整個活兒包下來一千,我們不管飯。”

村長:“啊???”

雖然他們真心誠意的覺得江楓砍價厲害,但是他們本來也略微報高了一點,如果真是四千,也不是不可以。

其實說句實在的,就是三千那天,他們也願意的。

他們是真心想賣,不然留著這個,又能作甚?

但是倒是沒想到,峰迴路轉。

徐莎側眸看了一眼江楓,江楓笑著說:“不過你們也別立刻答應,咱們得說清楚,廠房我們是要兩層的。”

“這有什麼難的?你們放心,保證給你們幹的妥妥的。”

江楓微笑:“少不得我們還得聯絡買磚……”

“我立刻給你聯絡,這你就放心,你出去打聽,保證是市面上最合適的價錢。”

要是擱在十來年後,這話都不可信,但是這個時候人都淳樸。特別是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初期,大家都是秉承著一股子熱忱做事。雙方談妥了,這邊也就立刻很快的動工起來。

為了這個,徐莎還把徐山從老家找來幫忙了。

畢竟,他們夫妻也不能總是在哪兒監工,就算是在,恐怕也未必看的出問題。

短短兩個月的功夫,這邊就已經蓋成了,整個三千平的廠房都套上了三米半的圍牆,圍牆上還搞了碎玻璃碴子,這是村裡建議的,他們也是希望讓這邊多一點保障。這邊多一點保障,別人看到他們這邊治安好,是不是就更願意來他們村買地了?

他們可是看到了賣地的實惠。

而三千平的廠區內,已經蓋了凹型二層廠房。

一進大門左側連帶正中的一樓都是車間,而右側則是食堂。

而二樓的左右兩側都是倉庫,正中則是辦公室和會議室。

整個廠房蓋得倒是十分氣派。不過,徐莎他們的資產也在不斷的縮水,一路下來,雖然一些小東西都是從江海市偷偷弄出來的,但是仍是花掉了八千多,將近九千。

剩下的錢,他們還要買縫紉機,還要進布料,還要僱傭工人,算一算,那肯定是不夠了。

徐莎看別人做生意,總覺得好簡單的,但是真的輪到自己才發現,即便是她跟江楓兩個人,也有很多不足。

她說:“完了,你看哈,一太縫紉機,我就算是能拿到出廠價,也需要一百五,我們廠房需要至少一百臺吧,這就一萬五,我手裡只剩下五千了……”

要說也不是徐莎完全沒有計劃,她開始的時候是打算從小作坊幹起來的,想搞個三十臺縫紉機,慢慢幹起來。

就這,已經比她同學更容易出發了。

可是買地的事情太過順利,加上既然要蓋房子了,她就想一步到位,所以這就導致花銷冒了。而他們廠房都幹大了,自然就更想一步到位,來一百臺機器。

“我去跟縫紉機廠談,價錢分開給,我相信我們有足夠的抵押物,他們會願意的。”

徐莎:“我們有什麼足夠的抵押物?”

江楓:“房子,廠房。”

徐莎:“哎,對啊!”

果然,辦法都是想出來的。

一時間,徐莎又充滿了鬥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