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派是道教的一個派別,從北宋末年從天師道演化形成,其祖師王文卿,也就是衝和子,曾經自稱早年遇火師汪君於揚子江,授以飛神謁帝之道,後遊清真洞天,遇一老嫗,授以噓呵風雨之文,再經汪君指點,乃能役鬼神,神霄雷法。

也是從那以後,王文卿在民間除旱治疾,濟人甚眾,名聞江湖間。神霄派主要修習五雷符,謂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災。其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說。謂天與我同體,人之精神與天時、陰陽五行一脈相通,此感必彼應;而其基礎又在於行法者平時的內修,行法者內修功行深厚,風雲雷雨可隨召而至。簡單點,神霄派的雷法很牛叉,尤其是山精鬼怪之類,更是懼怕雷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徽宗時期,皇帝可是頗為推崇神霄派,並自號“教主道君皇帝”。“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該經根據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說,指認其中最高一重為“神霄”。並對之作了如下的描繪:“高上神霄,去地百萬。神霄之境,碧空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況此真土,無為無形。不有不無,萬化之門。積雲成霄,剛氣所持。履之如綿,萬鈞可支。玉臺千劫,宏樓八披。梵氣所乘,雖高不巍。內有真土,神力固維。太一元精,世不能知。”可見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蓋取其高遠尊貴之義。

“你還真是不管什麼時候,後臺都這麼硬啊!”寧無心嘟嘟囔囔地說道。

寧無心已經這麼小聲了,可惜還是低估了牧堯的耳朵靈敏程度。

“你說什麼?”牧堯突然間出聲,寧無心被他嚇了一跳。

“沒什麼!”

“你剛才說不管什麼時候,我的後臺都這麼硬。也就是說,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咯?”

寧無心聽著牧堯的話,心中更是警惕。

“什麼什麼時候嘛,我只是說你後臺硬,沒有別的!”

“真的?”牧堯說的時候,還盯著寧無心,讓寧無心心裡直發毛。

“真的!”

寧無心乾脆死不承認,可惜還是鬥不過牧堯:“那我問你,你剛才說的龍虎山天師府的道士收了蘇柔佳,你說說,他帥嗎?”

“……”

“你到民國的時候,應該是遇見我前世了吧?不然你怎麼會一覺醒來,就敢那麼大膽地按我傷處報復我。”

“……”寧無心依舊沒有說話,可心底卻覺得自己離暴露不遠了。沒有辦法,自己在天師府的時候沒鬥得過李輕墨,在這裡自己依舊報復不了牧堯。

“你不說話,我就當你承認了,你報復我,是因為在民國遇見過我的前世?”

“隨便你怎麼說,總而言之,李輕墨那個道士跟你沒有什麼關係,你可以放心。”寧無心出聲解釋道,“再說了,你就那麼肯定那李輕墨的道士是你,那你投胎的時候沒喝過孟婆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