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市委書記秘書(上)

“超前建設可是需要大投入的,以我們石城目前的財政實力……”杜漢傑皺著眉頭,搖了搖頭。

還是時代的局限性陳進心中暗暗一嘆,笑著說道:“超前建設單單靠財政投入當然不夠。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市場,成立一家西城開發公司作為融資平臺,面向社會進行市場化運作,多渠道融資。這樣財政資金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你的意思是向銀行貸款?”不知不覺間彙報似乎變成了兩人在共同探討。

這個時代地方政府對於向銀行貸款還是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不象到後來地方政府拼命地借債,透支今後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財政收入。

“銀行貸款是一方面,我們可以透過政府擔保,財政還本付息的方式向銀行融資。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才用BT模式。”說到這裡陳進發現杜漢傑有些不理解,連忙解釋道:“BT是英文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縮寫形式,意思就是‘建設——移交’。其實這個BT模式也可以理解為BOT模式的衍生。我們政府可以對開發區內的基本建設專案進行立項,完成專案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籌劃報批等前期工作後,將專案融資和建設的特許權轉讓給具有相當資質的建築公司或者稱之為投資方。也就是說我們只要跟投資方簽訂BT投資合同,讓投資方在建設期間行使業主職能,對專案進行融資、建設、並承擔建設期間的風險。專案竣工後,按BT合同,投資方將完工驗收合格的專案移交給政府,政府按約定總價按比例分期償還建築公司的融資和建設費用。當然,政府在BT投資全過程中必須行使監管,保證BT投資專案的順利融資、建設、移交。投資方是否具有與專案規模相適應的實力,是BT專案能否順利建設和移交的關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進把BT模式向杜漢傑詳細地解釋了一遍。BOT模式“建設——運營——移交”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引進,廣為認知,而BT模式其實是在宏觀調控下,基礎設施的投資銀根受到前所未有的壓縮而衍生出來的極具中國特色的產物。其實,BT模式真正流行起來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到了新世紀更是突飛猛進地發展。而陳進則在東南亞金融危機剛剛在泰國和印尼肆虐,還遠沒有對中國造成影響的情況下,提前推銷給了杜漢傑。

“這等於是把政府在今後幾年的受益提前預支了。”杜漢傑若有所思地說道,不過緊接著馬上笑道:“但是只有栽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金鳳凰,只要西城開發區的硬體設施上去了,還怕沒有人到開發區來投資”

杜漢傑一笑,原本嚴肅的氣氛頓時消散,陳進也笑呵呵地翹著大拇指道:“市長,您說的真是太對了。”

“你小子,接著往下說。”杜漢傑抬手點了點陳進,笑道。

“開發區的硬體設施上去了,就等於是我們把這個半拉子樓盤建成了,接下去該是怎麼賣。賣樓我們不光要向客戶提供各種優惠措施,還要儘可能地方便客戶。招商引資實際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但要提供各種優惠政策還要注重改善投資軟環境。就比如說我們西城開發區,現在一個小專案的申請最少恐怕也得十幾天二十天才能審批下來,如果是一個上規模的大專案可能要一兩個月甚至更久。所以要想引來真正的金鳳凰我們除了提供優惠政策,首先一點就是改革目前的審批制度,建立一種新的政府運行機制。比如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可以將涉及到專案審批的政府職能部門和開發區所屬部門集中到一起,構建一個‘一站式’辦公服務體系,權力充分下放,簡化和規範了政府審批程式,為入駐的企業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最快捷的專案審批服務。”

“同時,在招商引資必須建立在政府和企業雙贏的基礎上。這就好比賣樓一樣,要杜絕交了點定金就把房子撰在手裡炒房的現象。現在西城開發區圈地炒地的現象不在少數,這種現象到最後蒙受損失的還是我們政府。所以我們還應該就此出臺政策,比如轉讓土地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付清全款,已經轉讓的土地遲遲不開放,超過規定期限政府有權收回等等,如果條件成熟的話,將土地從協議轉讓轉變為招拍掛的形式。這樣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在土地轉讓中可能存在的權錢交易、**行為外,而且也能使政府在土地收益方面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陳進這次算是下了血本一口氣想杜漢傑又推薦了後來流行的行政審批中心模式和土地招拍掛政策。

“有道理,說的太好了。簡化審批手續,給投資商提供最大的便利服務;收緊土地政策,堅決杜絕炒地皮的行為。好”聽的眼睛越來越亮的杜漢傑在陳進的話音剛落頓時拍案叫好。

外表儒雅的杜漢傑平時為人沉穩,從不輕易喜怒形於色,從裡間傳來的叫好聲讓坐在外間的顧有為下了一跳,貌似他跟了杜市長兩年從未見到過杜市長會如此動容。這個陳進到底跟市長說了什麼?

就在顧有為納悶的同時,杜漢傑的心裡也感到很奇怪,你說這個陳進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西城開發區從成立到現在困擾了兩屆政府,但是從陳進在調研分析報告上的解決方案以及剛才說的這些,西城開發區的發展瓶頸問題似乎迎刃而解。一個學土木工程專業,參加工作還未滿三年的年輕人居然有如此的經濟學造詣著實讓杜漢傑震驚。如果不是陳進只是一名小小的副科級幹部,杜漢傑甚至認為陳進才是西城開發區最理想的管委會主任的人選。

杜漢傑可能意識到自己剛才由於激動在陳進面前表現出來的失態,似乎影響他作為市長和未來市委書記的形象,咳嗽了兩聲,放緩語調:“陳進,你的這篇《關於西城開發區的調研分析報告》寫的很好,給市委市政府未來對西城開發區的決策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陳進知道杜漢傑需要時間來消化自己剛才的一番驚世駭論,最後的這句評價也算是宣佈對自己的筆試和面試透過。陳進也十分識相地起身告辭。

陳進顯然低估了杜漢傑,其實他並不需要時間來消化剛才陳進所說的這麼內容,剛才陳進在說的同時,杜漢傑早已聽懂,而且斷定很多舉措將對西城開發區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意義。而他現在需要時間思考的卻是對陳進的定位問題。

位置將要發生變化,形勢也就發生變化。老爺子送給他的“知人善任”這四個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腦子裡。當初把陳進調到市委辦,杜漢傑的本意是因為陳進是個人才,而且在上次的事件中,自己或多或少地欠了陳進的情。調到市委辦好好培養一番,將來也許能成為一名不錯的幹部。但是現在隨著杜漢傑對陳進進一步的認識,發現這個年輕人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他必須要重新考慮對陳進的使用。既然已知人,那必須要善任。

“篤篤”兩聲敲門,顧有為走進來給杜漢傑的杯子續水,一般每隔一個小時,顧有為總會進來續一次水。看到顧有為,杜漢傑的心裡頓時一動,他一下子清楚了什麼位置最適合陳進。

“小顧,你等一下。”杜漢傑叫住了準備輕輕退出去的顧有為。

顧有為連忙走上來恭謹道:“市長,您有什麼吩咐?”

“小顧,來,坐。”杜漢傑難得露出一絲笑容,抬起手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座位。

顧有為明顯愣了愣,跟了杜市長快兩年了,市長好象還是第一次用這種神情找自己的談話。不過他還是馬上端端正正地在辦公桌前的座位上坐下半個屁股。

還未等他來得及思考市長今天要找自己談什麼,耳邊就聽到杜漢傑就象是拉家常一樣說道:“小顧,你跟了我也快有兩年了吧?”

顧有為的心猛然一跳,連忙站起來:“市長,從您到石城,我就一直跟著您,已經一年零十個月了。差不多兩年了。”說著,一臉誠惶誠恐道:“市長,您……您該不是不要我了吧?”

……

十分鐘後,顧有為畢恭畢敬地從裡間退出來,輕輕的關上門後,直起身子,長舒了一口氣,燦爛的笑容瞬間把他的臉裝扮的象一朵盛開的菊花。

[奉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