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種菜

“這事我也聽老六說起過,好象是有人想拿小進做王縣長的文章。不管怎麼樣,小進這次做的很不錯。小進當初進交通局、當科長都是王縣長幫忙的,人家既然對咱們有恩,咱們就不能忘恩負義。不瞞你們說,我也透過這件事才真正認識到小進的人品。”吳海雲點了點頭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著轉頭對陳進一本正經道:“小進啊,這次你下放到我們柳坪鄉來鍛鍊,就要好好幹。我,你初九叔我們整個吳家村都支援你。”

陳進的心裡一陣慚愧,說老實話他現在就是抱著混日子的心態,每天跟著吳初九無所事事,還頗有點樂不思蜀。沒想到這位平時不苟言笑的大伯不但對自己寄以厚望,還對自己評價頗高。聯想到前世自己出事之後,哪怕後來發了家回到老家掃墓、祭祖,已經白髮蒼蒼的大伯對自己從來不假顏色,原來癥結就在這裡。

“謝謝大伯。”陳進連忙道。

“大哥,你剛才好象漏了我,我可是小進的親舅舅。”吳海強笑呵呵道,接著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道:“小進,以後有需要用錢的地方,儘管跟舅舅開口,舅舅也支援你。”

吳海雲對吳海強這副暴發戶的強調好象有些不滿意,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大葉茶,指著不遠處正在小別墅的牆上裝著空調外機的幾個工人道:“老三,你今天拉這麼大架勢,裝了這麼多空調,我跟你說根本沒用,咱們村的電壓連一臺空調都拖不起。”

吳海強愣住了:“怎麼回事?連一臺空調都拖不起,這不可能吧?”

“有什麼不可能的,三哥,你現在是城裡人,一年也來不了幾次。別說是空調了,做晚飯的時候,插了電飯鍋,就是連電視都開不了,螢幕整個兒都扭了。”說著,吳初九指著外面的電線杆苦笑道:“你看看,咱們村的這些電線都是二十多年前剛剛通電那會布的線,這些電線的容量都太小。現在村裡家用電器都多了,根本不夠用的,而且都二十多年了,老化得厲害。”

“拿還不趕緊換。”吳海強連忙道。

“換?拿什麼換?你又不是不知道柳坪鄉的情況,窮的叮噹響,不光我們一個村,全鄉三十二個村都有這種情況。鄉里沒錢,村裡就更沒錢了,你問問大哥,現在村裡還有多少錢。”吳初九的頭搖得象撥浪鼓一樣,說著看了看一臉鬱悶的吳海雲,打趣道:“三哥,你現在可是大老闆,要不你出點錢,幫咱們村裡改造一下電路,這樣你的空調也可以用了。”

前兩年,吳海強是為了在村裡弄塊宅基地,建棟小別墅,在村裡好好顯擺一番這才出了十萬塊錢給村裡修了一條路。如果要改造全村的輸電線路,少說也得二三十萬,為了用幾天空調,花上幾十萬,他才不會幹呢。坐在那裡一聲不吭,還偷偷地看了看吳海雲,要是老大開這個口,他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老六,別拿老三開玩笑。他的錢又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是辛辛苦苦掙的。咱們村現在還欠著老三的情呢。”吳海雲皺著出聲制止道。

吳海強聽到吳海雲的話,頓時偷偷地松了一口氣。

“眼下糧食的產量不高,谷價又不高。現在每畝地雜七雜八的稅費加起來要四百塊,如果遇上老天爺幫忙,收成好,鄉里收糧不打白條,勉強還能應付。如果遇上災年,鄉里再打個白條什麼的,那就難了。如今村裡的人口又越來越多,好在那些年輕的伢子出去打工的不少,不然這日子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過。”吳海雲緊皺著眉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他是個要強的人,眼下村裡的情況眼看一年不如一年,他這個當支書的心裡也憋屈。

“既然谷價不高,那為什麼非得種糧食?”陳進忍不住插口道。

“不種糧食,種什麼?”聽到陳進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吳海雲不由愣了一下。

種地,種地,種的就是糧食,吳海雲不明白陳進為什麼會問出這樣幼稚的問題。吳初九和吳海強也詫異地看著陳進。

“種菜呀,既然谷價不高,那咱們就種菜買菜,如果種大棚的話,一年還能種上好幾茬呢。”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怎麼都不明白,陳進也有些詫異地脫口而出道。

“種菜?”吳海雲反應過來,搖了搖頭苦笑道:“菜價或許是比谷價高,你說的那個大棚我也見過聽說過。但是,咱們這個窮山溝裡,種出來的菜賣給誰去?菜可不比糧食,糧食是國家統一收購的,留出自己吃的,可以全賣給國家。但是這個菜得要自己去賣,萬一賣不掉就得爛在地裡,誰敢冒這個風險。”

吳海強和吳初九聽到吳海雲的話也不住的點頭。

陳進看了看他們,這才想起自己腦子還在延續前世的固有思維,這個時候象吳海雲、吳初九這種邊遠地區的基層幹部,還沒有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觀念。不知道綠色蔬菜、精品蔬菜、高山蔬菜這種概念。

陳進在前世有個生意場的朋友,原本房地產做得好好的,突然改行開起了農莊。陳進也曾應邀到這個朋友的農莊裡參觀過。

好傢伙,這個朋友在他的老家一下子承包了好幾座山頭,搞起了休閒觀光農業,山下搞大棚種植有機蔬菜,山腰養牛,養羊,養雞,山頂種植反季節高山蔬菜。居然還建起了度假村。起初陳進還有些奇怪,一打聽才知道,這個朋友改行投資現代農莊受益居然不亞於房地產。這個以集有機食品蔬菜生產、加工、技術示範、觀光採摘、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生態型觀光園區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產品直接進入各大超市,價格還高的離奇。記得後來上海舉辦世博會時,還成為世博指定蔬菜供應點。而且,它不想房地產這種類似於投機的行當,它是一種產業,有極大的可持續發展。陳進也曾夢想搞這樣的一個農莊,只不過還未等他實施這個夢想,房地產泡沫的破裂一下子把他打進了十八層地獄。

陳進今天還是第一次有機會能跟德高望重的大伯坐下來聊天,大伯對他的期望讓他震驚,陳進的心突然一動,或許在這裡能夠實現自己前世的那個夢想,而且這也是讓吳家村脫貧致富的一條路。反正自己現在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實實在在的做一點事。

陳進在吳海雲、吳海強、吳初九一臉震驚的神態中,把前世自己那個朋友的現代農莊展現出來。

“你說,城裡人回到這裡來旅遊,自己到田裡去摘菜,不用我們動手,還能賣高價?”

“種在山上的菜賣出去能翻好幾個跟?還搶著要?”

“城裡人還會住到我們家裡,住宿、吃飯還有收入?”

第三更送到,求票票,實在不好意思,成績太差,只能厚顏叩求。

[奉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