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春便也拊掌:“可不!我想一定就是因為這回事!”

婉兮緩緩收了笑:“這樣想來公主倒也挺可憐的。就算是皇上和皇后嫡出的公主又怎樣呢,還不是一樣都不由自主?”

念春也點頭。

婉兮便拍拍念春的手:“那我便不跟她計較方才的事兒了……她也不易。”

婉兮的心思不由得也放遠了。

將來……興許她也會生下女兒來,那便也是大清的公主。

而按照祖宗規矩,大清的公主許多都要下嫁給蒙古王公家去,那她的女兒說不定有一天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命運……推己及人,便當真不生和敬公主的氣了。

每次從那五座大瓦房圍成的大院套兒裡穿過,婉兮的目光倒是少瞄向正宮清寧宮,而是更多看向東一宮的關雎宮、西次宮的永福宮兩座去。

這兩座宮殿雖然都不是正宮,可是裡面一座住著太宗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海蘭珠,一座則是住著帶領大清定鼎中原的孝莊文皇後。這兩位並非正宮大福晉的側福晉,卻在大清的歷史上留下了比正宮大福晉更多的筆墨。

婉兮立在永福宮前,又不由得回眸去看關雎宮。兩座宮殿對角相望,卻又根本南轅北轍。

便如後宮女子總是難以兩全的命運:終究是得君王獨獨鍾愛,還是為君王誕育出一位合格的儲君去?

又或者乾脆再加入正宮清寧宮……一個後宮女子的命運,終究是要那至高無上的正宮之位,還是要君王的一生鍾愛,抑或誕育儲君?

大清立朝以來,還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夠兼得這些。

那這大清往後的時光裡,究竟會不會有一個女人,既有皇后之名,又得皇帝鍾愛,更能成為儲君之母呢?

婉兮再轉眸望那輝煌的鳳凰樓頂,再問一聲:“……會有麼?”

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拜謁祖陵當真起了作用,受旱各地的好消息開始不斷飛向盛京來。

京師、直隸、山西等地的旱情一一得以緩解,漸次解除

又因為皇帝縱然不在京師,可是每一日裡從未耽誤批閱奏摺,故此全國上下政令暢通,皇帝的旨意通達無阻,令京師和地方的官員全都明白各自職責所在,採取的手段奏效。

而各地民心又因為皇帝連連下旨免徵錢糧而穩定下來,並未出現流民失所、土地棄耕的情況。故此旱情一解,各地便立即補種,叫農人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就連宮裡也傳來了好消息:雖然純妃感染了暑氣,可是皇嗣卻無恙。

甚至御醫已在奏摺中隱約透露給皇帝:有望誕育皇子。

一時彷彿整個天下都松了一口氣。

天子還是天子,得上天庇佑、祖宗護助。更是子嗣綿延,國祚穩固。

皇帝在崇政殿受百官跪賀而歸,進了鳳凰樓,皇后也已率後宮眾人跪倒,齊聲稱頌。

皇帝望著這黑壓壓跪滿了整個院落的女子們,特地眯眼找見了婉兮的存在。

皇帝走到皇后身邊兒,朝著婉兮的方向含笑道:“這一番你亦辛苦……上天和祖宗,都自瞧見了。”

.

這一晚婉兮都興奮得睡不著,翻過來調過去,惹得擠在一鋪炕上的念春都嘀咕:“你幹嘛呢?烙大餅哪?”(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