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回目光,看向這面前黑壓壓跪了一地的宗室王公和文武大臣。

這些人,就是整個大清的朝堂啊!

他們看似在表達犬馬戀主之心,看似在期望他一百歲之後再讓位,可是說來說去,不過還是想以眾人之力,再攔阻小十五登位!

對於這執政六十年後歸政儲君的話,他這幾十年來已經說了太多遍了,幾乎每年新年、萬壽前後,他都要絮絮叨叨地提上好幾回……可是到了眼前,到了他選了自己六十一年前登基的日子,來正式宣告儲君的時候兒,這些宗室王公、文武大臣們,還要一起黑壓壓跪倒在地,請他收回成命!

原來這一場傳位,終究比他想象的,還要難了十倍去。

他面上平靜無波,內心裡卻終究還是嘆了口氣。也許是因為大清的歷史上還沒有過大位禪讓之事;

甚或這古往今來啊,除了遠古之時的堯帝舜帝,中國大一統之後所進行的內禪之事,往前算就是唐高祖李淵禪讓給唐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禪讓給武則天、唐睿宗李旦禪讓給兒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就是宋代在靖康之恥前後,宋徽宗禪讓給兒子宋欽宗……

從眼前往上數,最近的一次禪讓都是五百年前了;若是論大一統之時的禪讓,最近的一次都是六百七十年前的事了。

太久遠了,久遠到現如今的大臣都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了。

況且古時那些禪讓之事的緣故總結起來,那都是在國家非常之期,不得不行的一種權位更迭。

而此時,大清天下一統,並非內亂、戰亂、割據之時,他將自己的大位內禪給小十五,與從前的那些次全都不是一回事。

故此王公大臣們不能接受,彷彿也還說得過去。

但是他心內明白,他們之所以在他已經明白下旨之後,還敢這樣以“群情”之名,求他收回成命……這與小十五是九兒所出,分不開干係啊!

他在位六十多年來,如何不明白,盛世之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長。旗人的人口日繁,而作為八旗制度根基之一的旗人養贍制度又是祖宗之法不可廢,故此這就形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每一年朝廷和內務府要之處的旗人養贍之費,他心下雖說最為有數,可是每次看到那個龐大的數字,他都不能不心驚!

這個問題,在他年歲大了之後,越發凸顯。

可是這關係到祖宗規矩,關係到八旗制度的根基,故此即便是他,都萬般掣肘,極難改善。

他重用和,也是因為在這班天子近臣之中,和幾乎是唯一的一個善於理財之人。

因此,他都明白,如果將這樣一個巨大的包袱就這樣交給小十五去……小十五又該怎麼辦?

他原本就是有一半漢人血統的孩子,是中國六百多年來第一個在大一統盛世之時得內禪的君主,他身上揹著多大的壓力,卻又要扛起旗人養贍這樣沉重的負擔去……

你叫這孩子,他自己可怎麼辦?

而一旦旗人養贍出了問題,宗親王公們會立即跳出來攻擊他的一半漢人血統,到時候又將是多大的禍事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