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年開始,涉入進半導體行業也算是有著小十年時間了。

在這十年時間裡面,全球半導體行業也是從發展初期到逐步的成熟,並且展現出來了蓬勃的生命力。

以半導體為基石的網際網路在蓬勃的發展,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的一個重要引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華國,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上面,並沒有落後於世界,而是同步進行的。

並且,因為陳懷慶這十年時間裡面,不斷的砸錢搞研發,在技術進步上面,不僅僅完全追趕上了國外,還大有超出之態。

Mota300光刻機研發成功,只要量產,那麼墨塔半導體就能夠大規模生產250奈米工藝製程的晶片,這屬於全球最先進的能夠進行商用的工藝製程。

能夠進行大規模的商用,說明在技術上面就已經很成熟了。

不然的話,根本就沒法商用。

那高昂的成本,直接就讓產品是賣不出去。

陳懷慶:“不超就不超唄,也不耽擱賺錢。總是得要等一等同行們,我們跑得太快,他們就是追不上了。獨孤求敗的感覺,可並不好。”

如果一家企業在市場上面獨孤求敗了,那麼大機率的,也意味著離衰落不遠了。

想要一直進步,有一個競爭對手在邊上,無疑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劉欣然輕笑了一下,能夠有做第一的機會,卻從手中熘走了,能夠不失望?

顯然不可能的事情。

陳懷慶這些年時間,不斷的往研發上面投入大量金錢,為的什麼?

不就是在科技上面要超越國外嘛!

劉欣然揶揄道:“姐夫,你說這話,你自己信不?”

陳懷慶伸手摟著劉欣然:“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

現在情況就這樣,能夠如何呢?

墨塔微電從海外採購零部件被卡的事情,在影響上面,還是相當大的。

在開會的時候,工業部的領導就找到陳懷慶,專門說這個事情:“要不要國家出面,和霓虹那邊進行交涉?”

被部裡面知道,陳懷慶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因為墨塔微電本身就是有著國資股份的。

而且,墨塔微電內部的人員,有很多都是從各個研究所直接調過來的。

當然了,調過來的人,都是將組織關系都轉到了墨塔微電這邊。

陳懷慶:“對於這種情況,之前的時候就早有預料。既然人家現在都還是商業手段,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說小題大做。卡脖子這種事情,只是暫時的,Mota300光刻機改用國產零部件,在效能上面雖然會降低一些,但依舊是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在接下來,我們還是得要想盡一切辦法,提升光刻機的國產化率。”

陳懷慶並不覺得能夠透過交涉來解決問題,他更加相信實力決定一切!

“需要部裡面做什麼,儘管說。部裡面全力的支援你們。”

墨塔微電這些年時間能夠發展得如此快速,和國家的支援是密不可分的。

陳懷慶:“有什麼需要,我是不會客氣的。”

在大會結束的第二天,陳懷慶就又是被叫去開科技工作會。

這個會,倒是和陳懷慶有著挺是大的關係。

因為陳懷慶旗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在科研經費的支出上面,佔據全國的一半。

誇張了些!

但事實上的確如此。

墨塔控股每年賺到的利潤都是天文數字,可是卻把錢給投入到了墨塔技術研究院。

另外,墨塔控股還投入了大筆的資金,支援高校進行基礎研究。

在陳懷慶的規劃當中,墨塔技術研究院進行應用技術的研究。

高校進行基礎研究和教學活動。

高校進行基礎研究有著天然的優勢,首先高校就是象牙塔,和外面的金錢社會完全就不是一個世界。

能夠讓人安心的做研究。

當然了,對於從事基礎研究的,工資待遇什麼的,那肯定得要提升上一番。

出成果了,該是有的獎勵,那也是一點不會少。

高校基礎研究的經費,除了墨塔控股直接撥付之外,還有華胥科技基金來進行撥付。

華胥科技基金旗下有華胥獎和華胥科技大會,華胥獎的獎金和華胥科技大會的舉辦,都是由華胥科技基金來負責的。

華胥科技基金是公益基金,接受社會捐款的。

陳懷慶是華胥科技基金最大的捐款人,另外華國財政部也是向華胥科技基金有撥款。

誰有專案,可以進行申請。

申請透過了,除了專案資金之外,華胥科技基金還會給一筆生活補貼。

也不多,每人也才是兩百到一千塊錢。

為的,就是讓人能夠安心做研究。

為了科技進步而奮鬥,總是不能夠讓人還被生活所累吧?

陳懷慶覺得,應該儘量的讓科研人員不要有生活的煩惱,讓他們將心思儘可能多的放在研究上面。

加快研究進度!

在去年,華胥科技基金總共投入了百億的資金來支援基礎研究,向3500多個專案投入了資金。

搞基礎研究的,有些根本就不需要什麼錢。

比如說數學。

最多就是用上一下超算。

凡是由華胥科技基金支援的研究專案,使用超算是有著優先權的。

基礎研究是根基,沒有根基,應用技術的花開得再是豔麗,也會在很短時間裡面凋謝的。

如果有強大的根基,那麼應用技術的花,就能夠源源不斷獲得支撐,就可以一直盛開。

這次的科技會議,將華胥科技基金給納入到科技領導小組下屬。

華胥科技基金的日常管理保持原樣不變,就是以後華胥科技基金匯報工作向科技領導小組進行彙報,並且接受領導小組的監督。

算是一種收編了。

陳懷慶對此也一點意見都沒有,搞華胥科技基金本身就是為了發展華國的基礎研究的。

這次科技會議,確定下來,接下來華國將會往那些方面進行重點的資金投入。

資源是有限的,在這方面投入多了些,那麼自然就是會在另外一些方面的資源會投入少上一些。

如何來進行一個資金分配,就是成為了一個難點。

陳懷慶建議,優先的解決急需的技術。

另外還有就是科技人才的培養問題,必須得要加強高校的建設。

科技人才的培養,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還是以高校培養為主。

所以加強高校的建設,就是很有必要。

另外,科技人才的思想建設也是很有必要,不說學其他的,最少華國歷史必須得要學,要建立國家和文明的認同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