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大學城的建設,是渝州打造科技產業高地的一個重大舉措,為的就是形成產學研體系,讓渝州的經濟從傳統的工業經濟向著知識經濟進行轉型。

用現代的科技知識來賦能傳統的工業往更高水平進行發展。

聯合大學的是渝州大學城規劃當中的一所很是重要的學校。

渝州大學城自然不是新劃一塊地完全全新建設,實際上在之前的時候,這片區域內,就已經有大學了。

渝州應用技術大學就坐落在這裡。

劃定這邊作為大學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這裡地方夠寬敞。

渝州應用技術大學在這邊進行建校,也看中的,就是這邊面積足夠大。

另外,離城市也比較近。

現在雖然是郊區,可過上幾年時間,就會迅速的發展成為城市。

然後市裡面在規劃大學城的時候,實際上也有一些其他的選擇。

陳懷慶建議啊,要把大學城給安排在城市的邊緣位置。

在十年後,大學城要發展成為城市的中心位置。

為什麼要讓大學城位於城市之中呢?

很簡單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大學城在偏遠的地方,那就沒有辦法和城市經濟有機的聯絡在一起了。

畢竟建設大學城就是想要形成集中的智力資源。

智力資源實際上屬於人才資源的一種,人得要聚集在一起,才是能夠展現出來強大的。

聯合大學在整個大學城的高校建設當中,屬於相當快速的,從決定搞到修建好,用時上極其的短。

錢到位,市裡面也是全力的支援。

聯合大學現在的發展勢頭上面相當之迅勐。

現在也就是沒有一個大學排名的榜單,不然的話,聯合大學的排名,肯定會接連不斷的上漲。

特別在學術這塊。

陳懷慶一直以來都是覺得,大學更加適合從事基礎性的研究工作。

因為這和大學的屬性是相互匹配的。

基礎性研究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也需要超高的耐心。

不僅僅是研究人員得有耐心,決策者也是需要有耐心。

因為很多的基礎研究,數年沒有成果,那都算短的。有的十幾年的堅持,依舊沒有什麼成果出來。

大學裡面,有著相當多的便宜甚至可以稱之為免費的人力資源可以使用。

科研民工好像特製的那些在讀博士生。

此時華國的在讀博士生並不算是多,每一名博士生都屬於相當精貴的存在。

讀博並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來為找上一份好工作作為籌碼。

此時的人讀博,那真的屬於準備投身於科研事業才做出的選擇。

有這些優秀的智力資源可以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降低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經費投入。

當然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還能夠順便的培養一下人才。

像是墨塔技術研究院,那全部都是從事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出成果那是相當快速的。

基本長者幾個月,短者十幾天就能夠把可商業化應用的成果給搞出來。

可以每年花費的經費,也是相當的感人。

要不是研發出來的技術有著超強的變現能力,都得要承受不住了。

除了聯合大學的事情之外,另外一件事情,也是讓陳懷慶很是在意。

那就是Mota400光刻機。

Mota400光刻機是墨塔微電的最新之作,大量採購了國外的一些零部件,在一些核心部件上面,Mota400也是有國產的部件。

相比起Mota800光刻機相比,Mota400光刻機在一開始的時候,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就要高出很多。

像是Mota800光刻機在剛出的時候,國產化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幾,而到了現在,Mota400光刻機的國產化率直接是百分之四十起步的。

提升了十幾個百分點。

這無疑來講,是一個相當巨大的進步。

Mota400光刻機屬於第二代光刻機,是Mota800的升級版產品。

可以實現最小400nm的工藝節點,當然,透過特殊的工藝製程的話,可以生產更低節點工藝的晶片。

只不過在成本上面,可能會是稍稍貴了那麼些。

光刻機最為重要的,就是光源。

現在採用的光源都屬於深紫外光。

第一代光刻機採用的波長436nm的g-line光源,現在的光刻機採用波長365nm的i-line光源。

下一代光源也已經確定了,是波長248nm的KrF光源。

第四代的時候,採用波長193nm的ArF光源。

但是,已經有一個新的概念被提了出來,那就是極紫外光刻機。

這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換上一個說法:EUV光刻機。每一次光源的改進,都是能夠顯著提升光刻機所能實現的最小工藝節點。

只不過極紫外光刻機這個新概念被提了出來,但是卻沒有企業往這個上面投錢。

很簡單的原因,極紫外光想要作為光源用到光刻上面,技術難度實在有著些過於的高了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反正,這屬於一個概念性的東西。

市場上面的光刻機,還依舊的能夠滿足需求,大家對於這極紫外光刻機並不急著要。

實際上,Asml在1999年的時候才開始進行EUV光刻機的研發工作。

計劃是透過五年時間,在2004年的時候,就推出EUV光刻機產品。

但是到了2010年才是搞出第一臺EUV光刻機原型機,2016年才是向下游客戶正式供貨。

憑藉著EUV光刻機,Asml也是一舉成為全球光刻機領域當之無愧的最大巨頭。

光源對於光刻機的重要性,實在過於的重要了一些。

陳懷慶也是看過一些報道,說華國在極紫外光源上面是有著突破的。

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到底如何。

網路上面的新聞,這很多都只是看上一個樂就行。

除了光源之外,工作臺和新的光刻技術創新,也是能夠提升最小工藝節點和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良品率。

此時大家對極紫外光刻機沒有什麼信心,可是陳懷慶卻知道,這東西真的能行啊!

所以陳懷慶已經要求墨塔微電研發EUV光刻機,並且在投入上面,還不小。

首先就是在光源技術上面,得要先研究出來大功率的極紫外光源才行。

陳懷慶覺得,肯定沒有什麼問題的。

他可是記得,米國一直在推鐳射武器的概念。

然後華國的鐳射武器都已經可以實戰化了,然後米國一下子就啞火了。

自己提出來的概念,怎麼華國給先搞了出來?

極紫外光刻機是米國那邊提出來的,為了打壓霓虹的半導體行業,對於極紫外光刻機的研究,根本就不要霓虹參與進來。

事實上,靠著美歐的能力,整個研究顯得很吃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