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Meta科技產業園,這是由Meta投資出資修建的一個科技產業園,地處於京城的大學最集中的區域邊上。

整個產業園在面積上面還是相當大,墨塔微電子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就在這個產業園內。

除此之外,還有墨塔技術研究院京城分院也在這個產業園。

整個產業園並沒有圍牆阻隔之類的,而是開放式的。

產業園內,正在建設的大樓不少。

此時陳懷慶就來到了墨塔微電子裝備製造有限公司。

墨塔微電在整個世界來講,屬於那種並不是太怎麼起眼的公司,可這家公司卻集合了華國在光刻機領域的最尖端人才。

此時國內在研發人員數量上面來講,肯定比不上三十年之後,可在質量上面來講,絕對屬於要超出的。

或許是因為信念感更加強上很多吧!

墨塔微電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業,最大股東是墨塔集團。

對於光刻機的瞭解,陳懷慶並不多,現在市面上的光刻機企業比起陳懷慶想象之中要多。

在陳懷慶印象之中,全球光刻機企業好像就asml以及霓虹國的兩家公司,另外就華國。

可現在,全球範圍內,能夠製造光刻機的企業相當多。

既然大家都能夠搞,說明了一件事情,光刻機在此時還並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產品。

墨塔集團向著墨塔微電投入了十個億資金來研發光刻機。

陳懷慶如此的大手筆投入,實在讓很多人都犯了滴咕,這什麼光刻機,真的就這麼重要嗎?

投這麼多錢去搞什麼光刻機研發,還不如說直接去國外購買,這麼多錢,都能夠買上幾百臺回來了,怎麼都夠用。

此時華國在外部環境上面還算可以,想要買什麼高科技裝置之類的,雖然受到限制,可好像也不是那麼大的樣子。

基本上華國想要買的,好像都能夠買到。

原因?

一個,蘇聯還在,需要拉攏華國。

二個,華國自身並不需要那種最先進的裝置,即使引進技術,也是在國外多年前的技術。

為什麼就不引進最先進的技術?

一個先進技術價格貴,另外還有就是,最先進的東西拿到手中,也搞不懂,那還不如說就要十幾年前的技術,如此華國自身也能夠消化得了。

沒有一個好胃口,就別亂吃東西。

只能夠消化粥,硬要吃幹飯,這不就出問題了?

引進相對不那麼先進的技術,誰都會賣啊!

落後技術賣了賺錢,這多好的事情,傻子才不賣。

即使在國外來講已經屬於落後技術,可在國內,依舊屬於先進。

既然能夠從國外買到“先進技術”,那麼還自己研發個什麼呢?

現在投錢搞研發,那就是無用功,投再多的錢,也追不上別人,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用錢來買技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著,好像的確沒有什麼毛病。

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講,落後人家二三十年時間,現在想要追上的確很難。

此時的人,覺得華國在科技領域,屬於全面落後的。

好多人直接就失去了追趕的希望。

秉承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不少人跑去了國外,然後不回來了。

雖然在很多的領域,此時的華國的確在科技上面比起世界最先進來有不少差距。

可在一些領域當中,技術上也很不錯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

比如說光刻機技術上面,此時和世界最先進水平有差距,可並沒有形成天塹的程度。

墨塔微電成立之後,光刻機的研發就處在一個加速發展過程當中。

畢竟墨塔微電在研發經費上面,那根本就屬於不計成本的進行投入。

還有就是對於研發人員的待遇上,那提升了好幾個檔次,雖然工資水平比起米國那邊來依舊少幾倍,可還有其他的福利待遇。

醫療、養老、教育、住房全部都給解決了。

“這臺光刻機是按照墨塔半導體的要求進行研發的,在今年下半年就能夠實現正式的交付。”

對於研發人員來講,以前搞研發,有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應該研發什麼。

就盯著國外的某樣產品來進行研發,搞出來一樣對等的產品出來就算成功。

至於說東西搞出來之後,如何用,好像大家也沒有去考慮。

而現在墨塔微電搞研發,是有著極強的目的性,盯著市場需要來進行研發的。

客戶需要什麼,墨塔微電就研發什麼。

甚至主動的在客戶需求上進行升級換代。

產品賣錢之後,研發人員也能夠拿到分紅的。在金錢的刺激下,此時大家幹勁十足。

因為在墨塔微電,除了工資之外,還有獎金。

獎金又是分為兩種:專案獎金和技術獎金。

專案獎金就是在專案結束,在市場上銷售之後按照比例拿分成。

而技術獎金就是只要研發出來新技術,就能夠獲得獎金。

當然,如果技術在商業化效果很不錯,之後還有技術分成。

大家都在挖空心思,想要研發出來新技術。

陳懷慶翻動著手中的技術資料,這臺是後道光刻機,專門做晶片的。

現在的晶片自然比不上三十多年之後,民用產品上面搭載的晶片都已經大規模進入到5奈米製程工藝時代。

甚至一些價格高昂的電子產品,晶片都已經採用3奈米晶片了。

晶片製程工藝正在往1奈米推進。

不斷的接近矽晶片的物理極限。

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物理極限這東西也在不斷的重新整理當中。

“整個光刻機,是不是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百分之六十的零部件,都是國產的。”

陳懷慶皺了皺眉,這樣子可不夠。

按照他的預期來講,現在怎麼也得要百分百才行。

作為一家企業來講,光是追求利潤的話,那麼零部件採購自然可以隨便。

可是,墨塔微電自成立以來,就不是一家單純追求利潤的企業。

或者說,賺錢什麼的,陳懷慶現在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半導體市場有多大?

全球市場就先不說了,就說國內市場,每年需要進口晶片超過萬億,超過了原油進口花銷。

進口晶片就超萬億,再加上國內自己是很長的。

算一下,市場當地有多大。

現在投的這點錢,算什麼事。

只要在技術上面搶佔制高點成功,以後就源源不斷的錢流進口袋。

墨塔微電的確以市場為研發導向,可這不過是其發展壯大的一個策略罷了。

今天墨塔微電從市場上搶下一臺訂單,那麼對手就少賺一臺光刻機的錢,如此不就在變相的削弱對手。

陳懷慶:“國產率太低了,最少得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行。”

面對陳懷慶的要求,墨塔微電的總經理也是有些難辦:“如果採用國產的零部件,想要達到墨塔半導體的技術要求,可能還得要再花費兩年以上的時間。”

“另外,成本上面,有些國產零件比國外要貴上不少。”

盡力的削減成本,這屬於市場化企業的天性。

如果市場真的完全是自由市場,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可市場永遠都屬於受控制的。

企業經營就沒有一條永恆的準則,想要長久,那就必須得要考慮到各種風險,並且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大風險進行一個提早準備。

陳懷慶太清楚未來了,比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知道。

所以,在國產化率上面,陳懷慶看得很重。

陳懷慶:“只要國產的能夠達到我們的技術要求,即使貴一點,那也得要採用國產的東西。我們不採購,那國產技術怎麼進步?國產技術不進步,那以後我們是不是就只能去採購國外的。”

“最為重要的是,到時候,人家不賣給我們怎麼辦?”

“為什麼我們要研發光刻機,就因為國外的企業,不賣最先進的光刻機給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那墨塔半導體就不能夠造最好的晶片。”

“缺什麼技術,我們就研發。我們的目標就很明確,在未來三十年時間,將光刻機的加工能力給弄到10奈米。”

10奈米!

眾人聽到陳懷慶的話,都是面面相覷一番,然後沒有說話。

這怎麼說啊!

說一定能夠辦到?

有些拍馬屁的嫌疑。

畢竟陳懷慶這三十年後10奈米到底怎麼給得出來的。

而且,依照現在的技術發展來看,不需要三十年,最多只要二十年就行。

大家對技術發展前景上面還挺是樂觀的。

所以,陳懷慶這要求,好像並不高來著。

科技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項技術,可能會卡在一個地方很久時間才能夠突破。

所以也不敢說三十年定得太長。

陳懷慶目光看向徐瑞義:“首席對此怎麼看?”

陳懷慶難得的過來上一趟,那麼大家自然是過來一起陪同的。

整個墨塔微電內,也就只有陳懷慶有這個待遇。

平時市裡面甚至部裡面的領導來視察,墨塔微電也就只是安排專門的接待人員來接待一下就行。

至於說科研技術人員?

不進行接待。

他們的工作是研發技術,不是來搞接待的。

徐瑞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搞光刻機研發工作,在1980年的時候,研製出國內第一臺自動對準分步投影光刻機。

墨塔微電成立之後,國內的光刻機研發技術人員,全部都歸到了墨塔微電來了。

可以這麼說,墨塔微電屬於兵強馬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