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豪並未多待,在事情談完之後就走了。

“記得把賬給結了!”

韓子豪:“放心,你儘管吃,都記我賬上。”

馬上要拿到六億資金,韓子豪有信心在明年就變成二十億。

是的,信心就這麼的強!

他發現,自己在金融市場上面的天賦,很強!

投入到股市的資金,賬面上都已經上漲了三倍。

三倍啊!

有了這麼大一筆錢之後,韓子豪就能夠做很多事情。

比如說坐莊!

陳懷慶看著韓子豪出門,輕輕的搖了搖頭,在金融市場上面嘗到了點甜頭,就完全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股市跟賭場,沒什麼區別,放大人的貪性。

嚐到點甜頭之後,就會想要吃得更多,投入的錢自然也會更加多。

如果不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貪念,最終會被市場給吞的一點不剩。

想象之中,應該有的那種唇槍舌戰、臉紅脖子粗的場面,完全沒有。

一切都是很和諧的樣子。

這讓陶採青有點發矇,原來富豪們談生意,真的是坐在一起喝個茶,吃個飯就能夠談成的啊!

陶採青:“老闆,我們也走嗎?”

陳懷慶將酒杯推到一邊,拿起快子夾菜:“走什麼走,你飽了啊?”

陶採青搖了搖頭,她快子都沒動兩下呢!

陳懷慶指著一桌子的菜道:“趕緊吃啊,都沒動,多浪費啊!”

陶採青輕笑一下,陸羽茶室開了這麼多年,平時富豪名人都有光顧,沒有點本事那自然不行嘍。

她之前的時候,也就和朋友一起來吃過一次飯,高昂的價格,讓她們可望而卻步。

陶採青:“老闆,這裡的咕嚕肉是一絕。”

陳懷慶抬眼看了眼陶採青,笑道:“去點上,吃不完就打包帶走,反正有人給錢。”

Meta投資派接手韓氏貿易很順利,韓子豪相當的配合,需要什麼馬上提供。

韓子豪想要快點拿到錢,機會不等人啊!

無論韓子豪怎麼的催,Meta投資的人依舊按照自己的工作節奏在做事情。

什麼事情,最怕的就是打亂節奏。

節奏一亂,意味著事情也亂了。

陳懷慶從韓墨貿易那邊調了一個人過來,原先宋琦的手下。

名字叫楊興濤,屬於寒門貴子的那種。

楊興濤父親是建築工人,母親在製衣廠上班,楊興濤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妹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全家的希望都落在楊興濤身上,供他讀書。

楊興濤腦子不錯,也足夠的努力,考上了大學。

之後進入到韓氏貿易上班,又是被派到了韓墨貿易。

宋琦覺得楊興濤還不錯,慢慢的就提了上來。

所以,這次陳懷慶就選擇了楊興濤。

“韓氏貿易改成香江遠貿,以後你就是香江遠貿公司的總經理。”

楊興濤忍住心中的激動:“謝謝老闆信任,我以後一定好好幹!”

陳懷慶拍了拍楊興濤的肩膀。

“之前的糧食生意,繼續得要做。這可是一個旱澇保收的生意,人總不能夠說不吃飯。”

楊興濤鄭重的點頭,陳懷慶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大老闆說的話,那肯定沒錯。

“船隊的話,得要擴大。以後,遠貿這邊,可以試著投資港口之類的。多去內地看看,我們的未來在華國。”

此時的華國,在港口建設上面還有著相當大的不足。

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華國的潛力到底有多大。遠貿公司此時涉入其中的話,正好。

對於香江遠貿這邊,陳懷慶要求上面實際上不太多,保證墨塔工業的出口就行。

Mota摩托在今年上半年出口摩托車達到了四十萬輛

今年上半年,墨塔工業總共生產了九十萬輛摩托車,包括合資車M-S摩托車。

墨塔工業今年的摩托車產量突破兩百萬輛,絕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墨塔集團作為產業的龍頭企業,帶動了整個渝州,乃至蜀川的工業發展。

今年上半年,蜀川工業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只要經濟在增長,很多的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以前沒錢搞的事情,現在可以幹了。

比如說蓉城到渝州的公路。

蓉城到渝州自然是有公路連線的,那路都是幾十年前修建的。

現在準備修上一條一級公路嘛。

高速路?

倒是還沒有人去想這個,此時國內也沒有什麼高速路。

再是叮囑了一番其他事情之後,陳懷慶就讓楊興濤去忙了。

新官上任,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忙的。

半個月時間,Meta投資就和韓子豪交割完畢。

楊興濤也完成了對香江遠貿的內部調整,大力提拔了一波年輕人上位。

至於說原先的老人?

給足了補償,讓他們離開。

陳懷慶並不太怎麼關注香江遠貿的情況,在知道楊興濤已經搞定之後,就沒再關注。

香江遠貿的存在,就為了墨塔工業的出口大業,至於說其他的東西,都順帶的。

要不是韓氏貿易手裡面持有百分之五十的韓墨貿易的股權,陳懷慶才不會要。

現在陳懷慶反倒是很好奇,韓子豪是一飛沖天,直接遨遊九天之上,還是飛得越高,摔得越是慘?

當然,如果韓子豪不去碰金融槓桿工具的話,即使摔下來了,問題也不會太大。

就怕他貪心!

七月份的時候,陳懷慶離開了香江,前往霓虹國。

這次前往霓虹國,目的有三,一個看Meta投資在霓虹國的業務情況。

以及和柃木公司那邊見面。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想要在霓虹國看看能不能趁機搞點東西。

現在日元升值,霓虹國出口不暢,對大企業來講,影響倒是並不那麼大。

畢竟大企業在海外,也是有很多投資。

可一些中小企業,那直接感受到了壓力。

所以陳懷慶想要在霓虹國這邊和一些那種“小精專”的企業達成合作,在華國開辦合資公司。

或者直接將其收購,然後在到華國開辦合資公司。

霓虹國的企業在外開辦合資公司,不會讓合資公司有研發能力的,也不會將最新技術給合資公司。

人家太清楚技術優勢的重要性。

合資公司就生產。

有生產能力沒有技術研發能力,意味著永遠就在現在這水平。

今天再是先進的技術,明天也會落後啊!

八十年代的霓虹國,如日中天,城市流光溢彩,一切無比顯示著此時的霓虹國在經濟實力上的強盛。

連米國這當世第一的經濟強國,都得要側目三分。

霓虹國的確有著很多值得吹噓的地方,就說人家以這麼小小的國土面積,將經濟卻發展相當於米國70%的程度,不嚇人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