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打退朝廷官兵,雄霸等人這才稍稍喘了口氣。WWW.tsxsw.COM再一看周圍的起義軍個個皆是面有得色,雄霸、張鷺、蕭別離三人心中卻是忐忑的很。剛剛的情形有多危險,沒幾個比他們更清楚了,幾乎差點就被官軍殺得崩潰。

要不是楊天突然被人斬殺,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若是朝廷再有如楊天這樣的高手,那該怎麼辦。雖然這可能性不大,但只這一想,三人便是冷汗淋漓。

楊天乃是大乾第一高手,是武林中眾所周知的入微第一強者。這樣的聲名可不是說出來,手上沾染的人命數都數不清。張鷺、蕭別離雖然也自稱是一方高手,沒遭遇楊天之前也不以為然,但親眼見到楊天舉手抬足之間就將跟他們差不多的了緣、清虛斬殺,又輕而易舉的將他們三人打成重傷,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相對而言,雄霸才是最震驚的。昔年在鬼邙山的遭遇,他可是記憶猶新,當時若非有那小道士相助,怕是早就身死隕落了。

可是就在剛剛,楊天居然就這麼被人無聲無息的殺了,甚至連抵擋片刻都不能。雖說佔了偷襲的便宜,但如楊天這等人物又豈是想偷襲就偷襲的,哪怕是換了他們三人也絕無這等可能,說不得還未近的楊天身旁,就被當場斬殺了。

這一比較,他們就更清楚,那殺了楊天的神秘人物該是何等的了得。不敢說一定比楊天強,但在修為上怕是絕不會弱楊天分毫。而且更可怕的是,他們連人影都沒看到。只記得恍如晴天霹靂中閃過一道刺目的光芒,而後就不見了蹤影。

“這等匪夷所思的手段,怕是已經脫離了武功的範疇。難道是先天武者,還是說這是道門高人?”

雄霸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有的都是深深的不敢置信,恍如夢境。雖不知這神秘強者是何等人物,但心中卻是有著掩不住的驚喜。驚的是這人的修為和手段,喜的是這人似乎跟他們似友非敵,至少不是朝廷的人。若是有這人相助,哪怕再多幾個楊天也不足為懼。但這樣的想法在腦中僅僅一閃就拋了開去,他們明白的很這等人物能幫他們一把已經是萬幸了,又豈是他們能夠御使的,就算肯,他們也得自問配不配。

不管如何,身為南方綠林十三路的總寨主,此次起義的首腦,張鷺都要表示一番。他抱拳,朝著寧採臣消失的方向,高聲謝道:“多謝前輩相救,助我等一臂之力。”

聲若洪鍾,四下迴盪。

然而等了幾息,卻是始終無人回應。

張鷺再次拱了拱手道:“前輩大恩大德,我等不敢或忘,還請前輩告知姓名,好讓我等能報答一二。”

良久,依舊看不到人影。

到了這時,張鷺、蕭別離、雄霸三人也明白了,這神秘人物不是早就離去,就是不想與他們相見。雖然心中遺憾不能見上一面,但眼下有著更關鍵的事情要做,報恩之事也能放在日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花開兩朵,另表一支。

且說寧採臣悄悄來到了大理獄外,果然隨著京都大起義,這裡守衛的官軍大部分不是被調遣去鎮壓義軍,就是暗自潛逃了。少部分也退到了大理獄中,一個個正把守在大門之內,唯恐起義軍打入此間。

寧採臣雖不想殺他們,但為了免去麻煩,還是要做一番手腳。他取了幾張符籙,打了出去,霎時,大理獄內就起了迷霧。這些官兵還為反應過來,被這迷霧一罩就昏倒在地上。內裡的獄卒不曾防備,同樣也不知不覺的昏睡了過去。

沒了這些人的干擾,又仔細探查了下,獄中確實不曾有什麼埋伏。寧採臣就悄然走了進去,路過獄神像的時候看了一眼,腳下並不停留,直接來到了虎牢中。還未靠近便聽恩師陳慶之吟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字字句句聽來慷慨激昂、正氣凜然,在監牢中來回激盪,悠悠不散。

這首《正氣歌》乃是文天祥在獄中而作,昔年寧採臣拜入陳慶之門下時,順手抄錄了幾首比較喜歡的詩歌,《正氣歌》就在其中。不曾想被陳慶之見到,寧採臣因自身的來歷只得說這是從一野道士口中得來,陳慶之雖不信卻也知道這確實不可能是寧採臣所作。

當時寧採臣也不過是感慨文天祥的氣節,並不能真個體會內中的情感。如今陡然聽恩師吟唱,只覺得心情激盪,不能自已。

雖在監牢之中,無從洗浴,陳慶之依然是端身正坐,衣冠整齊,一言一行,宛如昔日,不曾更改分毫。從一代大儒,六部高官被打入死牢,這般巨大的打擊和落差之下依然能有這般姿態,實是讓人不敢相信。相比之下,他的幾個學生卻是遜色了許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恩師也不讓範文正公分毫。”

寧採臣暗自感慨著,卻是為自己的恩師感到自豪。他撤去隱身術,顯出了身形,當下就推金山倒玉,跪在地上道:“不孝子弟寧採臣叩見恩師。”

無聲無息的突然冒出個人影,寧採臣的三個師兄都是嚇了一大跳,他們泛白著臉險些沒暈過去。待看到是寧採臣才舒了口氣,繼而又驚又喜道:“逸仙你來了,怎得你這般打扮,莫非?”

寧採臣道:“誠如師兄所見,採臣如今已入道修行。”

陳慶之雖然也有些驚訝,但神色依舊絲毫未變。他早就經歷了風風雨雨,面對死亡都不懼怕,又豈會為此驚慌。再一看來得居然是自己的弟子,也免不得有些動容。再一聽寧採臣已經踏入道途,他也就明白過來剛剛是怎麼回事。

這方世界雖然神棍不少,但偶爾也有真人現世,而妖鬼邪神更是屢見不鮮。這樣神奇的手段,他自然不會沒有見過,心中雖然感嘆道門的手段,但也不曾真個放在心上。

陳慶之淡然道:“起來吧。”

說著又上下打量了下,見自己最鍾愛的弟子風采更勝往昔,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雖說他此番劫難是受寧採臣的牽連,但他更清楚,這只是天啟大帝的一個藉口而已。因而心中並不曾有絲毫怪責寧採臣的意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