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尋找地火了。WWW.tsxsw.COM”

自打修行到養氣圓滿,寧採臣又在王家停留了一個多月,修為已經徹底的穩固下來。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重新煉製攝魂鈴和法劍。

煉製法器和祭煉禁制不同,祭煉禁制只需要將禁制逐步的打入法器之中。煉製法器則是煉製出法器的器胚,這個時候的器胚只是初始的法器原型,還不是法器,只有打入禁制才能成為法器。

禁制分為七十二層地煞禁制和三十六層天罡禁制,每九層禁制為一重天,地煞禁制共有八重天,相當於命宮到神魂圓滿的威力。下品法器最少只能承受一層禁制,最多祭煉到三重天圓滿;中品法器可以祭煉到六重天;上品法器則能祭煉到地煞圓滿,可以承受地煞禁制轉換成天罡禁制。

將七十二層地煞禁制合一,變為一道天罡禁制,這時法器就晉階為靈器,其後就只需要祭煉天罡禁制了,共三十六層,同樣每九層為一重天,共四重天,相當於金丹到陰神圓滿的威力。若能將三十六層天罡禁制合一,成為一道寶禁,產生元靈,也就是相當於元神,那麼靈器就晉階為法寶。

法寶分為幻形法寶和純陽法寶。幻形法寶是指六層寶禁圓滿,並渡過第一次天劫之前。純陽法寶則是六層寶禁圓滿後,並渡過一次天劫,其後每六層寶禁圓滿還要渡過一次天劫。

再往上就是渡過四次天劫,寶禁合為靈禁,元靈能夠化形的通天靈寶與渡過天人五衰後靈禁合為道種的先天靈寶。

燕赤霞送與寧採臣的法劍只有三十六層禁制,只能算是下品法器,寧採臣花費了近乎一年時間也只是勉強提升到四重天,也就是中品法器的層次,然而限於法劍的材質,再想打入禁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有了養魂木,只要重新煉製一番,再慢慢祭煉,晉級為上品法器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然而重新煉製法器需要藉助木火、地火、真火、丹火、太陽真火、南明離火、兜率紫火等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陽真火、南明離火、兜率紫火這些火焰可遇不可求,丹火唯有金丹及其以上者才能擁有,真火也要達到神魂境的修士才能衍生。是以神魂以下的修士煉製法器通常都是借用木火和地火。

木火就是凡火,人間處處可見,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只是其溫度和穩定性極差、需要以法陣配合,然而這樣的木火煉製的法器器胚往往過於粗糙,再者對於等級高的材質根本熔鍊不了。寧採臣獲得的金身頭骨和養魂木相對而言都是高品質的材料,以木火根本就無法融解,他要重新煉製法器就必須出外尋找有地火的地脈。

“逸仙真的要走?”

王成不捨得看著寧採臣和他肩上的白狐,雖說起初只是因為寧採臣的名聲後臺,但自從被寧採臣所救,又經歷這兩個多月的相處,他實是已經將寧採臣當成了至交好友。

寧採臣頷首道:“人生無不散的宴席,王兄又何必感傷。貧道是修行中人,終歸不屬於紅塵俗世。”他笑著拍拍王成肩膀,又安慰道:“若是有緣,想必他日還有相見之日。”

王成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是留不住寧採臣了。王成拿過吩咐僕人準備好的包裹放到寧採臣手上,包裹沉甸甸的,裡面有金銀和逸散著淡淡藥香的藥材。寧採臣正要推辭,王成誠摯道:“這是為兄的一點心意,難道逸仙都不肯收下嗎?”

拒絕不了,寧採臣只得收下,他道:“如此,貧道就卻之不恭了。”

見寧採臣收下,王成開懷笑了起來,笑罷又滿臉遺憾的把著寧採臣的手臂,道:“緣聚緣散,無法強求。既然逸仙要走,那就讓為兄送你一程吧。”

一路而去,幾人就到了城外。道別之時,王成又堅持再送一程。如此幾次,已然走了五六裡路,晉源城都已看不到影子。最後竟走到了十里亭,眼見王成堅持著還要再陪著走一程,寧採臣感動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兄回去吧。”

“我……”

王成感傷著說不出話,無力的放下把著寧採臣的手臂。

走了幾步,寧採臣又回過身來,勸告道:“王兄是赤誠之人,然人心詭詐、妖魔橫行,往後切不可輕信於人。”說著,又拿了幾張符籙贈與王成,簡要的說明了用法,這才離去。

陪著王成的僕從中的管事說道:“少爺,我們回去吧。”

王成搖搖頭,望著遠去的寧採臣和白狐,言道:“逸仙是修道中人,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我想再看看。”

走了很遠,寧採臣回頭一看,卻見一個模糊的人影依然遠遠的站在十里亭外,遠遠得向他揮手告別。寧採臣嘆道:“這人雖然膽小懦弱,卻是個真誠之人。”

一直在人前保持著原形的白狐這時又重新化作一女孩兒,遙望著遠處的身影,帶著幾分孩子氣的感觸道:“他是個好人,素兒不該嚇唬他的。”

寧採臣拍拍她的小腳丫道:“王兄身懷赤子之心,又怎會怪罪你。”

女孩兒點點頭,收回目光,又好奇道:“哥哥,我們現在去哪?”

寧採臣道:“出雲觀。”

出雲觀距離晉源城有八十多裡,位於晉源城東北方的絕險峰上。絕險峰高達千丈,雄偉奇險,山勢陡峭,壁立千仞,傳說此山迎朝霞初升,有紫氣東來,神仙降世,所以聞名遐邇。然而此處唯有一條古人臨絕壁開鑿的羊腸小道,直達峰頂。膽氣弱的人,連攀爬的勇氣都沒有。可是世人反因此以為是神仙的考驗,反而趨之若鶩,坐落於此的出雲觀,因此香客甚多、香火鼎盛,出手大方者不計其數。據說連數百裡外的城池都有人慕名而來。

寧採臣去出雲觀並非因此,而是因為《草堂筆記》上記載方道士其本人曾經在此處吃過大虧,若非出雲觀觀主見他是修道中人,怕是早已殞命。由此可見出雲觀觀主肯定是有道修士,修為甚至可能已經超過寧採臣。

寧採臣一來是想結交一番,交流道法,看能不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二來也是因為要找尋地火,說不定此觀觀主能知道一些,也可以省卻他不少時間。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