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小兩口吃了早飯就直奔山裡。

聽著靜謐的山風,看著潺潺流水,兩個人靜靜的站著,九點多的太陽,穿過茂密的叢林,影影綽綽的照在身上,有些清冷,又有些溫暖……

林光輝考察著河水引到山下的可能性,這條河這段的流向和下山是一個方向,接水的話順著來就可以,雖然是在深山,卻稍微靠邊。

倆人將繩子一頭系在河邊的大樹上,剩下的大團拿在手裡,順著村子的方向按直線往山下走,邊走邊放繩子。

當然十分不好走,大部分地方沒有路,都是灌木,雜草,甚至荊棘叢,但這倆人的身手來說都不在話下,從林間穿梭著到了山下,倆人拽了拽手裡的繩子,有些不可思議,直徑並不遠,一千多米,而且最重要的是,剛才這一路都是宣軟的土地或者是可以避開的山石邊緣,並沒有碰到那種堅硬無比卻又繞不開的大塊山石,真是,倆人都驚訝不已,居然能這麼順利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著手裡剩下的一大團繩子,林光輝都無語了,只用了一小半,把繩子剪斷,系在山腳下的樹上。

心裡有了數,就不著急了,把媳婦兒送回家休息,自己去找老爹他們彙報。

水怎麼引下來已經解決了,現在的問題是引下來以後引到哪兒,是在山腳下直接挖個水窖,還是直接引到河裡。

誰也不知道山上的水會不會一直有,會不會過段時間也乾涸了,挖水窖的話自己村裡人用,能用的時間肯定長一些,引到河裡的話,這條河流蘊養著整個鎮子一大半的村子,下游還經過縣裡的其他村鎮。

各個村基本也都是沾親帶故的,這都不用說了,肯定是要直接引到河裡的。

那就不用糾結了,下一步就是挖引水渠了,工具是現成的,就地取材,山上就有,百分百純天然,就是竹子,削去兩頭,中間圓圓的空管的正好用來走水,乾淨又帶著竹子的清香。

也不用挖多深,土下半米左右就可以,和蓋房子的地基差不多深度,既不怕上面大力踩踏,也不用擔心蟲蟻啃噬。

既然難的部分孩子都給解決了,剩下的就容易了,村長當即就回大隊,組織大家明天先進山砍竹子。乾旱嚴重可是要命的事,事關重大,村民不可能不上心。

第二天一天時間就砍回來幾百根,收拾乾淨,一部分人扛著竹子帶著工具跟著林光輝奔著水源地去,一小部分人繼續砍竹子,保證供應後勤。

探好了路線,一邊挖渠,一邊鋪竹管道,雖然叢林複雜,但村民們都是能吃苦的不怕吃苦的,又都是上慣了山的,山裡的環境還是比較能適應。

幾天時間,一道引水渠道完整的將深山的河水和山下的小河完美交接。

山上,林光輝將竹管堵頭削掉,沒有堵塞,河水湧入管子直流而下,一路蜿蜒,注入了向陽大隊山腳下的小河裡,眼見的河水活了,涓涓細流滋潤著兩岸的田地,也滋潤著村民們的心。

不光向陽大隊,下游的村子河邊也圍滿了人,一會功夫,就見明顯粗壯了不少的水流從上游衝下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水來了,水來了,”

“哎呀,有水了,終於有水了。”

“謝天謝地啊,終於有水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