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巴黎,凡爾賽宮內。

法蘭西路易十四國王坐在王座上。

年僅七歲的他,看著下方不斷爭論的大臣,露出一臉迷惑的樣子。

他的母后安妮,掌握著攝政大權,把目光看向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

她的情夫,法蘭西王國的實質掌權者。

上一任宰相,黎塞留主教的繼承人。

這兩個人都推行君主專制,他們是波旁王朝權力的捍衛者。

路易十三去世之後,她在紅衣主教馬紮然的協助下,很快穩定住波旁王朝的局勢。

她對於法蘭西政務掌控力很強,但對於紛亂複雜的外界局勢,她卻有些看不懂。

她只等局勢明朗,大臣們爭出結果,她代表王室下場。

這個結果,絕不能損害王室的利益。

安妮太后把目光看向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

她看到對方神態自若,衝著她微笑,安妮露出了笑容,靜待局勢發展。

阿爾芒·讓·德·維涅羅·迪·普來西,黎塞留公爵的侄子,新一代黎塞留公爵。

他看向主戰派實力最低的孔代親王,準備以他為突破口。

“親王閣下,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結束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爭。

因為德意志地區的爭端,我們與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打了持續三十年的戰爭。

神聖羅馬帝國聯軍節節敗退,但戰線還沒有崩潰。

特別是從東方商人運過來質量更好的火槍、地雷、手榴彈等火器。

讓防守作戰,變得極為容易。

我根據戰場局勢預計,這場戰爭還要再持續五年左右,神聖羅馬帝國才會因為資源耗盡而停戰。”

黎塞留公爵說完,代表著波旁王室的菲利普親王,違背他的心意,說出波旁王室想要說出的話。

“我們先在佔上風,我認為應該見好就收。

較為苛刻的停戰條約,哈布斯堡王朝也會答應。

德意志諸國的實力相差不大,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

只能依靠我們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強弱。

我們在之前,能獲得英吉利的支援。

現在英吉利已經陷入內戰,王黨和議會黨正在拼死搏殺。

英吉利無法再為我們法蘭西,提供有效的支援。”

孔代親王做為波旁家族的一員,他不滿王位傳給一個幼稚的孩子。

更加不滿安妮和馬紮然聯合掌控朝政。

對手想要推行的政策,他就要反對。

更何況他認為,這場戰爭已經綁架軍方。

他出言支援軍方,會得到軍功貴族的支援。

他言辭激烈地反駁道:“為了這場戰爭,我們法蘭西付出了兩代人的代價。

不徹底把哈布斯堡王朝打垮,獲得一份彌補我們損失的利益,法蘭西怎麼能強盛起來。

這三十年間,我們付出的東西太多。

英吉利和西班牙,他們飛速擴充套件殖民地,獲取了極為龐大的利益。

哪怕是荷蘭、葡萄牙這些小國,他們也在海外賺取極大的利益。

只要我們能打敗哈布斯堡王朝,獲得足夠的戰敗賠款等利益。

那就能組建一隻強大的海軍,爭奪殖民地。”

孔代親王的話,得到一些軍方貴族的支援。

主戰派絕不允許,這場戰爭現在就停下來。

三十年間,他們已經付出極大的沉沒成本,只有從對方身上割下來一塊肉,才能彌補他們缺失的東西。

法蘭西實際掌權者,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他傾聽完各方勢力的話。

他站出來說道:“諸位,時不待我。

現在的局勢,已經與之前完全不同。

我們法蘭西再不奮起直追,等待我們的將是亡國滅種。

法蘭西人民,將會被異族統治。

異族將會欺凌我們的同胞,磨滅我們的信仰。

法蘭西在加拿大殖民地的做法,諸位也有所耳聞。

一旦我們失敗,美洲那些土著部落的遭遇,將會在法蘭西的國土上演。

東方大華帝國的商人前來歐洲做生意。

剛開始誰都沒有在意,但他們發達的航海技術,就證明他們的殖民地,將會遍佈在世界每一個角落。

我們都沒有想到,大華帝國的發展能這麼快速。

近期大家都有所耳聞,大華帝國一名親王,前往埃及地區開闢殖民地。

他不止奪下埃及地區,還擋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數十萬大軍的進攻。

他們已經進入到地中海,嚴重威脅我們法蘭西的安全。

前段時間馬賽港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

東方勢力的軍艦隨意暢遊地中海,已經能輕鬆來到馬賽港。

東方勢力的殖民地,都已經抵達地中海沿岸。

我們歐洲還在內戰,國家貧弱,無法抵擋漢人的進攻。

想當年,蒙古大軍都已經打到多瑙河。

東方勢力這次抵達地中海南岸,他們的威脅從海上來,我們法蘭西就在東方勢力的威脅下。

我身為紅衣主教,絕不允許主的信仰,被異族玷汙。”

紅衣主教馬紮然看到他所說的話,立刻讓凡爾賽宮安靜了下來。

他看著低頭不語的傳統貴族,這些是他不斷打壓的貴族。

教會勢力代表和軍功貴族,則是目光灼灼的看著他,這些都是他的支持者。

正是這些貴族,瞭解到大華帝國的發展,他們眼紅大華帝國取得的利益,才推動法蘭西政策的轉向。

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繼續說道:“”

“想當年羅馬帝國就是遭受到東方而來的匈奴攻擊,羅馬帝國滅亡。

拜占庭帝國也是遭受到東方而來的突厥攻擊,導致帝國崩潰。

蒙古帝國佔領歐洲北方,差一點就滅亡了歐洲各國。

現在歐洲又到了危險的時刻,需要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

歐洲停戰,我們也能發展屬於法蘭西的殖民地。

法蘭西的命運,只能掌握在我們手中。

為了傳播主的光輝,為了法蘭西的榮耀,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法蘭西的很多勢力,他們已經厭倦持續長達三十年的戰爭。

很多家族沒有辦法從戰爭中獲益,反而因為戰爭,遭受到重大的損失。

特別是看到英吉利、西班牙等國家,從殖民地運來大量的金銀和原材料。

法蘭西很多勢力都極為羨慕,他們也想外出佔領殖民地,獲得龐大的利益。

但法蘭西被這場戰爭拖得太深,已經沒有辦法輕易抽身。

法蘭西很多勢力,藉著東方軍艦進入地中海的時機,從這場戰爭中抽出身來。

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在內的很多有識之士,他們已經認識到,法蘭西必須做出改變。

法蘭西多股勢力合力,才能成功轉變法蘭西的方向。

安妮太后看著現在的局勢,支援繼續進行戰爭的主戰派勢弱。

她更加相信紅衣主教馬紮然做出的選擇。

她就知道波旁王室的選擇,她心中也想儘快結束戰爭,不想因為戰爭的變故,影響到兒子路易十四的地位。

安妮太后在路易十四國王耳邊輕聲交代幾句。

年幼的路易十四國王下達旨意道:“我們遇到東方勢力的威脅,法蘭西應該結束這場戰爭。

這件事情就交給宰相全權處理。”

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接到路易十四的命令,他可以名正言順處理這項事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法蘭西作出決定,很快就通知前線的軍隊與盟友的軍隊,做出停戰的姿態。

德意志諸國的軍隊不想現在停戰,但他們要依靠法蘭西的軍隊,只能服從法蘭西軍隊的命令。

神聖羅馬帝國聯軍本來處於弱勢,他們看到對面停戰,這只軍隊也選擇停戰。

法蘭西派人前往奧地利,他們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斐迪南三世建立聯系。

兩方勢力達成共識,為了表現誠意,更加為了對付東方勢力的擴張。

法蘭西使團提前來到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

使團面見神聖羅馬皇帝、匈牙利國王、波西米亞國王、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王朝的掌權者,菲迪南三世。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聽到手下彙報,法蘭西使團已經來到維也納。

他立刻召集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臣,商討這件事。

歐洲其他國家組成反神聖羅馬帝國聯盟,表面上是為了天主教和新教之爭。

但法蘭西這個天主教國家,卻投入新教的陣營。

實際就是為了爭奪歐洲的統治權,獲勝的一方將會取得歐陸霸主地位。

歐陸霸權極為重要,可以輕易決定一些小國的君主,間接掌控這些國家。

哈布斯堡家族掌握的基業,這與他們取得歐陸霸權密不可分。

現在哈布斯堡家族,成為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君主,西班牙君主。

斐迪南三世可以把一些旁系子弟,分封為各個小國的大公,特別是德意志諸國,這個哈布斯堡王國傳統的勢力範圍。

一旦丟失了德意志地區,神聖羅馬帝國將會很快分崩離析。

奧地利這片核心國土,都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神聖羅馬帝國為了維持數百年的霸權,絕不會輕易妥協。

神聖羅馬帝國君臣,對於停戰的事情討論許久。

他們還不斷派遣人員,前往法蘭西使團的駐地,對於一些問題進行溝通。

王宮之中和使團駐地,不斷傳來幾聲低沉的喝罵。

兩國都有意達成停戰協議,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斐迪南三世向大臣們吩咐道:“法蘭西有停戰的想法,咱們經過數次討論,也認為這場戰爭無法進行下去。

可以停戰,但我們沒有戰敗。

可以簽訂停戰條約,絕不簽訂戰敗條款。

條約的框架,我們與法蘭西已經達成共識。

明天將會接待法國使團,共同宣佈停戰事宜。”

………………………………

法蘭西使團拜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

使團代表遞交了法蘭西的國書,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停戰,兩國重歸於好。

斐迪南三世欣然同意了法蘭西的建議。

他代表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西代表的反羅同盟,簽下了停戰協議。

兩方同時宣佈,一個月後將會在法蘭克福這個第三方城市,簽訂正式的停戰條約。

法蘭西邀請英吉利、挪威、瑞典、荷蘭、俄國等國代表來到法蘭克福。

神聖羅馬帝國邀請西班牙、波蘭等國,他們還邀請了一個不應該邀請的代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代表。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儲小斐迪南和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都將親自前往法蘭克福簽訂條約。

兩方勢力停戰的訊息,彷彿颶風一般,很快傳遍歐洲。

這則訊息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德意志諸國眾多諸侯,他們都有些慌亂,立刻透過家族姻親等各種渠道,瞭解事態的發展。

他們作為衝突的核心地帶,最害怕兩方勢力達成條約,把他們這些小國賣了。

英吉利有些混亂,王黨與議會黨正在發生戰爭。

查理一世明顯沒有預料到,歐洲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事。

他稍顯慌張,立刻派代表前往法蘭克福,瞭解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和解,這種事情怎麼不提前通知。

議會黨也不甘示弱,他們同時派出使團,作為英吉利的代表,前往法蘭克福。

西班牙、荷蘭、挪威、瑞典等國,他們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兩方勢力突然之間和解,直接讓這些國家措手不及,他們對這些事情毫無準備,只能派遣使者瞭解情況。

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創者,俄國沙皇米哈尹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五十多歲的他已經感到命不久矣,躺在床上無法起身。

他獲得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和解訊息,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這兩個國家,在爭奪歐陸霸權的過程中,突然停下了腳步。

這讓米哈尹爾認識歐洲發生了極大的變故。

他定下的國策,那就是不斷積蓄國力,在實力不足時,不參與歐陸的事情。

歐陸沒有出現獨尊的霸主,這對於俄國的發展也有利。

米哈尹爾想到盟友法蘭西,強烈要求俄國派出重量級的代表,參與法蘭克福條約的簽訂。

他立刻叫來自己長子阿列克謝·米哈尹洛維奇代表俄國前往法蘭克福,他將會給長子配上豪華的團隊。

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他正在為組建新軍發愁。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無法造出合格的火器,歐洲那裡又買不到大量火器,新軍發展停滯。

神聖羅馬帝國的使者突然前來覲見,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派代表前往法蘭克福。

他們將會商議,共同對抗突然出現在地中海的閩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考慮許久,派遣重臣前往法蘭克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