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突然的驚喜。就在林暮的苦熬苦盼之中,那瘋狂汲取各色星光的漩渦始終沉寂如初,但它卻莫名奇妙溢位了一部分星力,就像吃飽之後反哺一口,這一口竟點亮了黑暗裡一顆不知名的星。

這不合常理。有史以來的記載中,從沒有誰的修行會有這種狀況,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而且突如其來,全無預兆。那漩渦的震動倒是只有新的星體點亮,或者新的星旋成形時才會鬧出的動靜,可在送出一段星力催生了那顆新星之後,那漩渦便又立刻恢復了平靜。

假如林暮能夠將意識探入漩渦之中,能看到隱藏在其中的一片星空,必然會注意到一顆淺綠色行星依然在微微震盪,向周圍空間輻射著漣漪般的光波。它之前僅有一旋,如今升到了兩旋,就是星旋初凝引致的星力潮汐使星力外溢,匯入外部星府中那顆同性的星體種子,一舉將其激發點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這一切林暮都無從知道,所有的不合常理對他而言都已習慣。他只知道,在某個風輕日暖的初春午後,在海神廟後靜坐之時,他忽然點亮了自己的第一顆星,幽深的星府中亮起一點淡綠色的微光,同時右手中指指尖也悄然浮現一個由圓弧和直線組成的複雜符文,如魔法般神奇閃耀。這符文溝通著他的行星命術。

行星命術是點亮行星時的“副產品”,是行星與生俱來的特殊能力或特殊星術,它是修行人的血脈和心性催生的結果,有別於後天習得的其它星術,其中不乏標誌性的獨特能力。與星術一樣,每個行星命術都會生成一條符文,出現在與行星相對應的手指上。

這個世界的修行主要是圍繞十顆星體,太陽、月亮,水、金、火、谷、木、土六星,再加上肉眼看不見的天王和海王,其中太陽、水星、火星、木星和天王星性質比較外放,被歸於陽性星體,與左手五指對應,其它五顆星性質比較內斂,被歸類為陰性星體,與右手五指對應。(注:陰陽劃分與占星學不同。)每顆星的命術符文只會出現在各自區域,互不干擾從無例外。不過到林暮這裡出現了第一個例外,他的行星符文閃現在右手中指,那是屬於谷星的位置,可符文卻不是谷星的符文。至於到底是誰的符文,林暮也搞不清楚。

《符文學》是林暮學過的最艱深晦澀的學科,每一個符文都是一副極為複雜的花紋圖案,就像由各種直線、圓和圓弧組建的大型迷宮,好在這“迷宮”並非全無規律。“迷宮”的中心通常都是一個獨立的行星符號,用來宣示這個“迷宮”的行星主權。比如金星的符號是一個十字上面託著一個圓,看起來就像一面鏡子,金星的符文“迷宮”中心就是這樣的一面“鏡子”。其它星體也是如此,有自己獨特的符號佔據符文中心,根據這些符號就可以辨別符文的歸屬。

可是林暮這個符文的中心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符號,它不屬於任何行星。它有點像金星的“鏡子”,只是圓的左下角缺了一段圓弧,使它看起來像一把鉤子又像一柄鐮刀。這是一個全新的符文,意味著它的主人也是一顆全新的行星,但它佔據了谷星的位置。

這並不奇怪。沒有谷星的林暮自然生不出谷星的符文,問題只在於這到底是誰的符文,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顆星。依照行星種子理論,顯而易見,這應該是林暮出生時烙印下的某顆行星,只存在於另一世界的行星,而且既然佔據了谷星的位置,就可能跟谷星有某種關係。谷星是綠色的,這顆星則是淺綠色的,顏色也很接近。

林暮不禁又想到了老爺爺在公園裡說的話。他說自己出生的世界谷星早已破碎,在它原本的軌道上遺留下無數的行星碎片,才形成那個特殊的“小行星帶”。只有小行星們才是跟谷星有關,而這個世界又不存在的。它們有大有小,大一些的小行星說不定就會在孩子出生時給他們種下行星種子。所以林暮覺得這顆星應該屬於小行星中的一顆,它與谷星不同,卻又脫胎於谷星,是谷星的孩子。

林暮閉著眼睛,讓自己的意識蜷縮在星府裡面,審視著那顆閃耀著淡綠色光芒的小行星。他星力微弱,所以星光有些暗淡,外圍也沒有光旋,行星本身也非常之小。事實上,星府裡的行星大小與它們的天體大小毫無關聯,只與它們的成長資質有關,資質越高,行星越大,資質越低,行星越小。所以點亮後的小行星不一定很小,它之所以很小是因為資質太低。林暮讀過一本行星圖譜,知道按照體內行星大小可以粗略估計行星資質,憑印象簡單估算了一下,發現它的資質大概在……0-10之間。

這麼小的星圖譜上是根本沒有的,資質這麼低的星也根本不可能點亮,可他卻莫名其妙地亮了。林暮真擔心這小東西下一秒就會熄滅,不過點亮了就是點亮了,哪怕星再小力量再微弱它也不會熄滅。可惜作為谷星的孩子它終究不是谷星,若沒有類似谷星的修行輔助能力,只怕仍是徒勞無益。

修行人點亮谷星之後就獲得了解放,不必再整日在星光下打坐,谷星星力會自動搜尋周圍空間的遊離能量,吸入體內再送入星府以供修行之用。這也是林暮最期待的事。他一個“沒有資質”的孩子長期打坐修行實在惹人懷疑,媽媽遲早會發現他的秘密,而他又不能放棄修行。唯一可行的就是這瞞天過海的法子,不耽誤修行,又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在興奮又好奇地觀察過一陣子之後,他把意識退出了星府,迫不及待地按照墨問心傳授的方法運轉星力,讓星力沿一條獨特的路線在全身巡行。很快他就感覺到星力蔓延到他的每一寸血脈,它們悄悄潛出身體表面,在皮膚表層遊弋,繼而在血脈與皮膚間穿梭往返,不斷俘獲身體周圍遊離的光能量,將它們融入血液,又透過血液循環送入星府。

這感覺奇妙無比。遺憾的是,這樣的修行速度比吐納打坐差得太遠。依照墨問心的說法,利用谷星星力運載星光,雖不如打坐但在星光直射下也有打坐百分之八十的速度,可林暮如今就坐在谷星下面,修行速度卻還不到打坐的三分之一。看來他點亮的這顆星確實繼承了一些谷星的修行輔助能力,只是輔助力量弱了不少。

不過林暮還是很欣慰,他最怕的是這顆星完全不能輔助修行,那自己可就傻眼了。有就比沒有強,林暮知足常樂。他又把好奇的目光轉移到了右手中指上,星力微微拂過,指尖便現出那一個淡綠色的行星符文,由模糊漸漸清晰,像一隻蝴蝶,在指尖上翩然舞蹈。他嘗試用星力去催動,卻看不到任何反應,如是幾次他終於失去了耐心,把小蝴蝶收了起來。看來這個命術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只能留待以後慢慢摸索。林暮按捺住癢癢的心情,開始琢磨給這顆星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

小谷星?乍一聽不錯,可如果以後還有其它小行星點亮怎麼辦?總不能每一顆都這麼叫。那就小谷星一號?其它的二號、三號、四號?這倒是省事,可是林暮還是覺得彆扭。它是另一世界的小行星投下的種子,應該以那個世界的名字來命名。小行星的名字,林暮依稀記得幾個,那是他以前在書店裡常常翻看的一本天文圖冊上介紹過的,人類最初發現的那四顆小行星分別叫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

林暮想了想,既然這顆星繼承了谷星的修行輔助能力,那就不妨叫它“穀神星”好了。穀神星,像谷星一樣神奇的星。嗯,林暮覺得這個名字很霸氣很帶感,儘管這跟它的原意差了十萬八千裡。其實穀神星的名字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生長之神刻瑞思,她是主管植物生長和大地豐收的女神,林暮對此一無所知也並不關心。

他一直在原地坐到夕陽西下,直到熟練地掌握了用星力自動修行的法門,在不刻意操控的情況下,穀神星力也會自然而然的流動全身,做著捕獲和搬運行星能量的工作,而其他人卻一點都不會察覺。林暮大為滿意。從今往後,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放棄修行”了。

身後的海神廟裡升起了嫋嫋炊煙,巫山月開始在她搭建的小爐灶上燒製晚飯,黑豆則懶洋洋地蜷在門邊,眼神追隨著她晃來晃去的裙襬。巫山月一臉沉靜,將切剩下的小半截蓯蓉隨手扔向黑豆,黑豆眼睛一亮,立時一個縱躍將蓯蓉接到嘴裡,轉身就晃著短短的尾巴到塘邊曬太陽去了。

塘邊垂柳已染了新綠,鮮嫩枝頭如籠薄霧。水塘早已解凍,清凌凌的水面灑著半紅半黃的夕陽餘暉,波光粼粼中時而有魚兒躍出水面,驚得蜷臥塘邊閉目養神的黑豆猛地睜開眼睛。它張口輕吠一聲,一道綠光便襲上了銀閃閃的魚身,那魚兒身形一滯便落到水面上暈了過去。

黑豆喜滋滋地趴在水邊,用兩隻前爪一下下往自己身邊捯水,看著那二指長的魚一點點漂過來,哈喇子都流了一地。只是身邊忽而一陣香風襲來,一根長長的樹枝伸入水裡,往岸邊輕輕一帶,那魚兒便落入一隻纖白可愛的手中。黑豆很不甘地“嗷嗚”了一聲,隨即看到女主人水波般盪漾的紅色裙襬,在暮色中搖曳著飄進了廟門,想著即將到口的鮮美魚湯,它又乖乖地閉上了嘴巴。

林暮結束了修行,回到廟門前面,正看到這一幕,會心一笑,便跑過去撫摸起黑豆背上光滑的皮毛。他知道黑豆最近在修行,晚上經常會玩失蹤,不知去哪裡偷偷用功,修行得如何他不清楚,這身黑毛卻是越來越亮越來越光滑了,讓人摸了還想再摸,簡直愛不釋手。不過他摸著摸著,忽然就停了下來,眯著的眼睛刷的一下睜得圓圓的,繼而迅速翻開右手,愣愣地盯著自己的手指。

黑豆正被主人摸得舒服,見他忽然停下也有些詫異,便伸出小舌頭討好地去舔他的手指。舔了一下感覺舌尖一麻,它就一個激靈站了起來,惴惴地看著主人閃爍不停的手指。那兒好像剛剛被它“舔”出一隻淺綠色的精靈,正在主人的指尖上歡騰跳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