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在執行委員會會議上爭吵了一次後,右派和保守勢力的人似乎不再提及撤換為北伐軍總司令的事了,這樣一來,廣州的政壇局面上反倒是平靜了很多;這一點倒是讓黃柯覺得十分意外,這幫老家夥究竟還是想什麼呢?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他一時間也是摸不清楚。

南方的春天來的比較早,新年剛過,已經暖和的不行了;開春有了好消息,從蘇聯購買的95門122毫米野戰加農炮和107毫米山炮首批35門已經運送到廣州港口,現在已經準備卸貨。

黃柯聽到這個訊息後,高興地從床上跳了下來,這是他用大米跟老毛子換的;除了這些中型火炮外,黃柯還引進了一條炮彈和輕型火炮生產線,並且建在廣西柳州。

在最初購買談判的時候,斯大林的軍事專家當時想推薦一下75毫米的山炮給黃柯,這些中國通的蘇聯軍事專家明白,在中國的戰場上,75毫米口徑的山炮已經足夠了,並且中國南方水田較多,不適合中型火炮。

可黃柯不這樣想,他組建龐大的炮兵並不只是為了對付國內的軍閥,最主要是還是為了對付日本鬼子,所以當然不能馬虎,他還是堅持要了45門122毫米的加農炮。

這一攬子武器購買協議對黃柯來說並不輕鬆。

老毛子胃口不小,首批就要了十幾萬斤優質大米還有土豆;為了弄到這筆錢,黃柯可算是把嘴皮子都磨出泡了;除了找總統調撥專門的款項外,還動用了自己小舅子趙廷輝的產業,還搜刮了傅望山一批各種商會商人的錢,再加上廖先生主導髮型的軍工國債,滿打滿算總算湊夠了。

黃柯跟這些商人許諾,籌錢投資軍工企業,不僅免除各種稅收,還享受其他各類的優惠,其中就包括可以合法存在私人財產,不受到土地改革影響。

聽黃柯說這席話,傅望山還在心裡隱隱作痛,他那一百多畝良田不久之前剛被當地的土改小組分掉,最讓他生氣的是,分掉這些田後,黃柯還把自己孩子派回來勸說自己,說什麼那是不合理的,要平均地權,要以大局為重。

自己的兩個孩子不知道是被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稱讚黃柯的行為,還說他父親本來就不該擁有那麼良田,這樣讓更多的窮人吃不上飯。

傅望山這算是體會到黃柯的手段了,他從你的口袋裡把錢掏走了,還讓你去稱讚?他心裡已經把黃柯罵過千百遍了。不過他也明白了,黃柯以後肯定是能夠幹大事的人,抱住這個大腿有好處。

在籌資組建第一支火炮工廠的會上時,黃柯剛剛說完,他當即站起來激動的表態:“黃司令說的沒錯,我們商人也愛國,尤其是我們這些華僑,在國外我們吃過多少次這樣的虧,我們多麼希望祖國日益強大!”

傅望山說的聲淚俱下,“這麼多年我們漂洋過海來這裡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國家強大嗎?現在,我代表南洋華僑商會表態,我們將全力支持開辦工廠編組新軍。另外,我個人會把在東莞的一個紗廠賣了,至少拿出拿出了一百萬支援革命。”

一看華僑商會這邊這麼表態,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了,廣東商團也開始紛紛表態,全力支持革命事業。

這些人其實心裡亂糟糟的,怎麼就稀裡糊塗的把錢捐了出去呢?

這段時間就有傳言說黃柯要把所有企業合併成國有,像土地改革一樣;不過黃柯許諾支援的企業可以保留,這不是明顯的暗示嗎?

相對於傅望山的高瞻遠矚,小舅子趙廷輝可就沒有那麼有遠見了;他想自己妹妹嫁給了黃柯,應該是自己人了,沒想到黃柯辦工廠的時候,張口就跟他要一百萬。

“黃司令,讓我們這些大頭都捐出一百萬,那軍火公司的股份怎麼算?要是政府還佔據其中的一半,這不是從我們口袋裡掏錢嗎?革命我是支援,可不能這樣幹,這樣我們商人還有什麼利益可言?”趙廷輝破口大罵,並且當場離開了會談席。

黃柯笑了笑對諸位說:“我這個小舅子今天跟我發火了,大家不要見怪,他就是有點小氣,我小舅子跟我是一家人,我替他表態了,他這次投資兩百萬資助工廠。”

黃柯打了幾句不要緊玩笑後,會場上響起了一片並不爽朗的笑聲,趙廷輝的意見代表著其中很多人,他們心裡頭都是這樣想的,可黃柯立馬又把他籌資的錢數變成了兩百萬,一下多出來一百元可不是開玩笑的。

看著四周的人都有些驚呆,黃柯又接過話茬:“沒事,誰要是資金有困難可以不籌,籌資並不是讓你們捐錢,是認股,到時候軍火公司還是要軍隊採購的,自然也是盈利的,分紅肯定也有,到時候我們形成產業,效益也是不錯的。”

黃柯說話越是客氣,這些商人越是覺得不好受;誰都知道黃柯在新政府的地位,也都明白他的手腕:土地改革一下砍了多少鄉紳地主的腦袋?正在進行的大西南剿匪更是不用說了,現在報紙天天宣傳;上萬大軍進山剿匪,一直困擾西南上百年的匪患,在他手裡不到半年就解決了。

不得不承認,黃柯是個人物,是個有抱負的人物。坐在這裡開會的商人也都沒有一個傻的,誰都看清楚這個道理,當天散會的時候,黃柯輕鬆的就募集了一千多萬元。

回去之後,黃柯讓老婆趙小婉去羅口鎮找趙廷輝,勸說讓他捐錢,這次不是一百萬了,是兩百萬。趙廷輝把自己妹妹反倒也罵了一頓,說這個妹夫太過分,整天想著拿自己的東西。

黃柯知道自己這個妹夫,打一開始他就看出來這個人胸無大志,眼光僅僅侷限於近幾年的時間裡,根本沒有任何遠見,從他身上掏錢比割肉還難,不過對付這種一毛不拔的人,黃柯自有自己的手段。

當天晚上,趙小婉回來也抱怨,“你明知道我哥哥是小氣的人,還讓他捐出來這麼多錢;難不成你還真要帶兵去搶啊?”

一聽這話,黃柯笑了:“這個你就不用管了,我既不同也不搶,肯定會讓孩子舅交出錢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有什麼辦法?可千萬不能嚇唬他啊?我哥這個人膽小。”趙小婉疑惑的看著黃柯。

“不用管了,他是我小舅子我怎麼可能去嚇他。”

沒過幾天,十四仔回了羅口鎮,他是黃柯的警衛假期不多,難得的假期他就想到回老東家去看看。

趙廷輝自然不敢像以前那樣看待下人一般看十四仔,他既然回來看自己,趙廷輝好酒好菜的招待。十四仔酒量大也愛喝幾口,飯剛吃到一半,幾瓶子北方造的老白幹就見了底。

十四仔的臉上也泛起了紅暈,他湊到趙廷輝身邊說:“東家,我告訴你一個訊息,黃司令準備對私人公司下手了。”

趙廷輝一聽不由一愣:“下手?什麼意思?”

“就是準備把那些沒有資助革命建設的公司全都收歸國有,你沒事,你是黃司令的小舅子,肯定沒事。”十四仔喝醉了說胡話,說完就咋咋呼呼的喝起來。

當天晚上,趙廷輝就找到黃柯,說自己願意捐出來壹佰萬元支援革命,黃柯聽後不由的笑了,在一旁的趙小婉吃驚的看著他們兩個,不知道黃柯用了什麼手段。

有了資金後,黃柯就向蘇聯購買了火炮和工廠生產線;工廠組建和火炮人員培訓都由蘇聯派人進行。

首批的35門122毫米的加農炮和107毫米山炮是蘇聯現產的,黃柯知道歷史上這時候蘇聯的軍工企業還沒有完全起來,這種122毫米野戰加農炮效能遠遠不如後來的D-74式122毫米口徑加農炮,不過在當時已經算是先進產品。

107毫米的山炮最大優點是重量輕,總重還不到700公斤,兩匹騾子就能拉著飛跑。

黃柯的想法不是把炮兵散分佈在不同的部隊,他先用35門炮組建了一個獨立的炮兵團,等到所有炮抵達後,黃柯準備弄一個炮兵師,集中火力搞炮兵發展是蘇聯紅軍後來的模式,這種模式對付小日本很管用。

這也影響了後來北伐戰場的程序,讓幾支戰鬥力不錯的軍閥隊伍望風披靡;因為在交戰的時候,當其他軍閥的軍隊師屬部隊只配屬少量75毫米野炮的時候,南方的革命新軍已經全部配屬了122毫米的加農炮,火力上就高了一個等級,開戰前炮兵師的全火力覆蓋光是威懾就夠了。

問題最大的就是那個輕炮生產工廠,西南多省因為常年戰場工業基礎很差,這一點黃柯只有從頭開始,缺乏的原材料和製造工藝可以花錢購買,可缺少熟練的工人該怎麼辦?

底子差,看來也只有一步步的培養了,這條路沒有什麼捷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