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先的安排,黃柯一行於第二天上午前往仰光甘馬育,蒞臨仰光大學進行演講。這也是安排昂山與他會面的一個契機。

仰光大學是緬甸創辦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坐落於甘馬育的茵雅湖畔。此前隸屬於印度的加爾各答大學,20年代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仰光大學。

昂山等人便是畢業自該校,多次的反英反日運動也從該校開始發起,可以說,這裡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的搖籃,也是緬甸近代化發展程序的一個縮影。

車隊從仰光市區開出,前往仰光大學。不高但是殖民色彩濃厚的建築,茂密的胭脂樹柚木,身著緬甸傳統服裝的青年學生們,讓這所大學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在仰光大學,昂山、吳努、吳登溫等一票緬政府高層以及仰光大學的學校領導們接待了黃柯。黃柯同他們一一握手。

這是緬甸高層首次見到黃柯,雖然之前緬甸方面派出過訪華團前往南京,但那時候黃柯正在西北地區,並未接待他們。

黃柯穿著一件墨綠色的卡其布褲子,腳上是一雙小牛皮的黑皮鞋,上身是一件黑色的短袖列裝扎在褲子裡,頭髮後梳,身材勻稱,黝黑的皮膚再配上稜角分明的國字臉,自然是在身高不高的緬甸高層顯得比較突出。

黃柯同昂山他們一一握手,順帶著寒暄了幾句。

同昂山握手的時候,昂山說:“歡迎委員長先生來到緬甸和仰光大學,沒有能夠親自去迎接你,希望諒解。也希望你在這裡能夠留下美好的回憶。”

這番話看似平常,表達的意思卻很明顯,那便是我是這裡的東道主。

黃柯也笑了笑回道:“沒事沒事。今天來到緬甸和你的母校,希望我們這次的握手是中緬合作的一個新開端。至於接待嘛,因為諸多原因,目前我們只能越俎代庖了。”

他的話也巧妙回應了昂山,意思便是這裡目前還是我們做主。

兩人聽後都象徵性的笑了笑,接著黃柯便同其他人握手去了。

一番禮儀性的接觸過後,黃柯開始準備進入禮堂。這是今天安排的重點,在仰光大學進行一耳光演講。

演講是在仰光大學的禮堂舉行,這是仰光大學的標誌性建築,深色的牆體,厚重的牆壁和三孔樣式的大門造型,讓人很難聯想到這裡是英國人建造的。

有意思的是,禮堂前面有一個旗杆,今天這裡懸掛著的是中國的國旗,隨行人員說,這或許是為了歡迎黃柯到來故意升起的,因為日本撤軍之後,由於仰光大學學生們的反對,這裡便不再懸掛任何國旗。

雖然距離原本預定開場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不過禮堂上已經被湧來的學生們擠滿,放眼望去,整個禮堂座無虛席,連走廊和門口都站滿了學生。

這給負責安全警衛的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十四仔擔心這麼多人會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

便招呼來了緬甸軍的副總司令吳登溫商議。吳登溫看了看之後道:“放心吧,我已經安插了大量的便衣,進來的同學也都經過檢查了,不會有問題的。”

十四仔還是不太放心,便放自己身邊的幾個人在周圍警衛。

半個小時過後,主持人吳努說了一段簡短的主持詞,之後在掌聲之中,黃柯步入了會場。

掌聲很熱烈,因為這是仰光大學迎來的首個國家元首。

黃柯站在麥克風前,用手指輕輕的拍了拍麥克風,看看有無聲音,得到確定的答案之後,黃柯對旁邊的翻譯示意過後,便開始了自己的這次講演。

“仰光大學的同學們,今天很榮幸來到美麗的仰光大學,和大家一起感受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在這裡,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大家對我的演講有什麼不滿,可以提出反對的意見,也可以和我進行辯駁,但是請不要扔掉你的鞋子。因為扔掉了你的鞋子,你可能要光著腳回去。”

這番話將現場的氣氛活躍起來,現場的師生之中發出了一陣並無惡意的笑聲。大家發現,原來黃柯並不似印象中的那樣古板生硬,他雖是一個鐵血軍人出身,但卻不乏幽默和微笑。

在現場學生的笑聲中,黃柯開始了自己的演說,他是脫稿講演,題目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他從個人理想談起,談及了中國未革命之前的國情,以1918年、1930年以及1940年三個時間段作為對比,具體細小到一個百姓家庭的生活,談及了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和發展。

“二十年前,我們的國家積貧積弱,當時從南京要想來到今日的仰光,至少需要一個多月,因為當時的中國很多地方沒有鐵路和公路,也沒有機場。最快的方式就是乘坐火車前往上海,再從上海坐上輪船抵達仰光。但在今天,我們可以乘坐火車從南京到昆明,再從雲南出發透過滇緬公路前往仰光。而這,只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時間上大大縮短了。”

“讓各地聯通起來,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再舉出一個例子,在二十年代,中國境內的母親河黃河經常氾濫,每到氾濫的時候,上海、南京、武漢這些大城市的街頭,便會湧現了大量的災民。在當時,買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需要二十升大米,一個女孩只需要十五升,而當時一頭牛卻可以賣一百元法幣,當時的大米只有幾毛錢一升。人命比紙還要薄,”

“我曾經遇到一個骨瘦如柴的母親,她拉著一個十來歲的女兒和一個只有幾歲的兒子在南京街頭,哀求別人把她的孩子買走。”

說到這裡,黃柯聲音有些哽咽,全場鴉雀無聲,大家不僅僅是聽著,更是感同身受。

黃柯控制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後來這個母親因為沒有吃的,再加上寒冷,便病了。她的女兒要把自己和弟弟賣掉,用以埋葬自己的母親。我把這兩個孩子接到了我的家中,這個母親還是死了。這兩個孩子今天是我的大女兒和大兒子。他們一個是出色的報人,一個是優秀的空降兵。這一切並非彰顯我自己是多麼仁義,只是證明在這些曾經不值一頭牛的孩子身上,也有著無限的可能。”

黃柯深吸了一口氣,稍稍舒緩了一下語調道:“我當時便立下誓,一定不讓我的祖國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此言說畢,禮堂先是片刻沉寂,緊接著有幾聲零星的掌聲,接著便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黃柯用手壓了壓,他接著說道:“我們這一代人,亞洲除了日本之外,皆都是貧窮落後。而這個稍微比我們先進一些的日本,還企圖侵佔我們,將我們的奴役。我想起1919年,當時我還在廣州,追隨著革命先驅中山先生。有一年我隨同廖先生前往上海,在當時的黃浦江碼頭,我看到了很多現代化的軍艦,它們的煙囪冒著黑煙,艦首昂著巨大的炮管,但很遺憾,沒有一艘是我們中國的。”

“在上海,我還看到了日租界一輛日本士兵駕駛的汽車撞上了路邊的行人,但卻對當時中國警察拳打腳踢,然後揚長而去!我當時很憤怒,廖先生告訴我,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不再進行這樣的小忍,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

“30年代,我曾經出訪美國,當我看到一棟棟挺拔而起的大樓,整齊的街道、寬闊的馬路,以及衣鮮光豔、滿臉笑容民眾的時候,我當時在想,我的祖國什麼時候能夠如此強大?”

“今日的緬甸,和彼時的中國都面臨著同樣艱鉅的任務。國家貧弱、民眾吃飯急需解決。此時,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將兩國建造成富饒民主強大的國度。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說畢,黃柯站起來向眾人微微鞠躬,會場上的掌聲經久不衰,群情激奮的學生們高呼“黃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毫無疑問,這場演說獲得極大的成功。

吳努和昂山等人也受到了黃柯演說的感染,透過這次演說,他們對黃柯的印象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演說的主持吳努走進來,說進入下一個環節,現場的提問環節。說到提問,師生們都爭先恐後的舉起手來。

現場提問並未進行安排,不過大多數學生提問都是圍繞著中緬友誼,以及緬甸將來打算進行提問。

這對於黃柯來說,並不算是什麼難事。他寥寥幾句,便已經回答的十分明了。提問回答過後,現場不時的爆發起掌聲。

這時候,一個穿著緬甸傳統服裝的學生站起來,他不等吳努宣佈,便大聲嚷嚷道:“請問,委員長先生,你們中國人什麼時候從緬甸撤軍?什麼時候讓緬甸真正獨立?”

這個問題一出,現場一片譁然,眾人嘀嘀咕咕起來,昂山等人轉向看著旁邊的校長,校長表情也變得有些尷尬。

現場的氣氛,一度尷尬而又緊張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