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查,你不要再去了。”劉放吾橫起手攔住了穆旦。

穆旦不解的看著他,“為什麼不去?”

“你先消消火,坐下來之後我再跟你說。”劉放吾說著,拽著穆旦進了旁邊一個單獨的小會議室。

他隨手拉開了一把椅子示意穆旦坐下,又去倒了杯水推到了穆旦跟前。

“實不相瞞,這不是林章彥首次冒領軍功。”劉放吾刺啦一下滑著了火柴,點上一根煙後又甩甩手把火熄滅。

他深吸了一口煙,“林章彥先前分到我部隊的時候還只是個少校,我看他是個紈絝子弟,就給分到團部做個閒職,沒想到不久之後他竟獲得了表彰。後來我去上級說明,司令部的老爺們說不歸他們管轄,嘉獎令是國防部直接下發的。這其中的緣由你還不明白嗎?”

穆旦聽到這裡,有些目瞪口呆。軍中的各種不能見人的勾當實在太多,而此事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至於劉放吾不願意過多的去管這些事情,一來他本身就淡泊名利,二來這林章彥勢力太大,恐怕也不是這樣簡簡單單說上幾句就可以的。

說到這裡,劉放吾又道:“我從軍年數雖不算長,但也好歹也有數十年了。抗戰這幾年,我也算是從頭到尾都經歷了,我親眼所見太多的有識之士犧牲,而留下來的多是蠅營狗苟之輩。劉某不才,什麼報效國家、戰死疆場的大話空話便不多說了,可在其位、謀其職,當一天的兵,就要盡一天的責,其他的事情就隨他們去吧。”

劉放吾這席話雖說有些洩氣,卻讓穆旦打心裡肅然起敬。抗戰至今,恐怕正是無數個抱定此番信念的人不斷的湧向戰場,才有了這般不至於亡國的局面。只是一想到林章彥冒領軍功,這樣的人以抗戰英雄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他心裡就氣不打一處來。

“劉團長,難道你眼看著那些弟兄們流的血,就是為了染紅那個傢伙的紅頂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放吾站了起來,“老查,這些時日你跟我共事,我對你也算多多少少有些瞭解,你這人不錯,但書生氣太重。算了,我們不說這個了,上面意思是過幾天要把你調回去,我晚上讓團部開小灶,喊上參謀長,咱們一起聚一聚,也算是給你送行了。”

穆旦點點頭,不在多說什麼。

下午的送行還未準備的時候,不一會蘇慧和帕特走了過來。當然,隨行而來的還有英軍的傑拉德和一些官兵,他們是前來表示感謝的。

劉放吾大手一揮,請人到屋子裡落座。

蘇慧問他,“在仁安羌被圍的時候,有兩個聯隊以上的日軍部隊。當時你率領一個團兵力過去的時候,是事先就想到了怎麼樣打好這一仗了嗎?”

本以為劉放吾要大談特談一番,但他聽後卻搖搖頭道:“大致的方向是有的,不過具體的作戰方案我沒有進行部署。我們對仁安羌的情況並不瞭解,戰前的情報也是從盟軍司令部轉手來的,訊息十分有限。說實話,我們連日軍的兵力情況都不知道,所以提前部署根本就是不可能。”

蘇慧點點頭,“那麼你是如何有信心去打贏這場仗的呢?”

“戰場上瞬息萬變,在戰前我真的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打贏這場仗。”劉放吾這話說的有些過於實在,不過蘇慧和卡帕倒是十分欣賞他這種務實的態度。

“但你還是指揮得當,打贏了這場幾乎不可能的仗,我想這一定和您豐富的作戰經驗有關吧。”蘇慧接著又問。

“我們能夠打贏這一仗的原因有很多,我們的裝備得到了更新,部隊火力和推進速度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素;其次,我們的後勤補給線非常完善,這讓我們無後顧之憂;最後,就是要感謝那些浴血奮戰的弟兄們。實不相瞞,這一仗我們的傷亡也不小,有的一個連甚至犧牲了一半以上……”

“最高的榮譽應該屬於這些人!”劉放吾說到動容之處,眼角竟有些溼潤,這一仗是很慘烈,不少年輕的戰士失去了最為寶貴的生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大概也正是如此吧。

傑拉德說,根據英軍亞歷山大元帥和孫立人將軍、史迪威將軍等人達成的協議,英軍不再擔任面前前線的防務任務,不久之後,殘損的英軍將開始撤向緬甸後方和印度一帶。

“很不幸,我們的統帥部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不過我和大多數的英軍官兵依然感謝你們,我的中國朋友們。”

劉放吾擺了擺手,“要感謝的話,就感謝那些死掉的一千多名弟兄吧。”

傑拉德點點頭。眾人一段寒暄之後,傑拉德等人因為時間的原因不得不歸隊了,臨走的時候,傑拉德將手中的一塊手錶解開遞給了劉放吾,“我注意到那天救我出來的那個軍官還在用著一塊懷錶,我想這塊表可能會有點作用,希望你能幫我轉交給他。”

劉放吾點點頭,收下了這個禮物。

最後,在卡帕的提議之下,劉放吾、穆旦和傑拉德等人在這裡合影留念。

照片中,劉放吾站在中間,傑拉德等人眾星捧月般的看著他。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後來這張照片被刊登在了中美多個媒體上,也成了劉放吾是這次戰役指揮官的證據之一。

傑拉德最後說,他們想再唱一首歌送給遠征軍的將士們。接著,那些英軍樂團的官兵們演奏了一曲《友誼地久天長》。曲調悠揚、沁人心脾,在這婉轉悠揚的曲調之中,大家揮手告別。

……

雖然傑拉德和劉放吾在這邊一片和睦,但在曼德勒的盟軍司令部裡,中英雙方的氣氛卻一度陷入尷尬。

英方決議要撤離緬甸,但並不願意就此罷手。他們覺得將緬甸拱手讓給中國人是一個並不明智的決定。

在丘吉爾看來,緬甸如果落在日本的手中,等到戰爭勝利之後還有可能會收回,但如果在中國人的手裡,戰爭結束之後恐怕就難以收回。

更何況英國還佔著中國的香港。

在這一點上,丘吉爾和英國方面都十分清楚的認識。可不拱手讓給中國人又能怎麼辦?英國現在面臨著納粹德國的瘋狂進攻,本土的這種亡國危險比任何時候都要迫切,這個時候,大英帝國真的分身無術,無暇顧及東方。

更何況最近中國軍隊表現搶眼,無論是在國內戰場還是在國外戰場,都打的日本人節節敗退,大有一舉反攻的大趨勢。美國方面自然也就向中國開始傾斜,這一次仁安羌戰役之後,美國從中協調,讓英軍退出了緬甸,表面上來看是幫助英國留點實力,實際上是向中國方面的妥協。

倫敦方面的意見傳達給了英國駐緬方面,英軍司令亞歷山大於是在盟軍會議上提出,英軍主力撤出緬甸,但在現有的佔領區內,還繼續留有英國原先的行政機構。也就是說,英國軍隊走,但英國人還是要繼續管著緬甸。

這個意見自然遭到了孫立人的當即反對。孫立人明確表示,現有的緬甸地區政權屬於軍管時期,統計交由遠征軍進行管理。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下,最後弄得面紅耳赤。若不是史迪威從中調解的話,恐怕兩人只能不歡而散了。

這個焦點的問題不解決,雙方自然是難再坐到一起談。史迪威為了大局考量,只好從中當個和事老。

他先去是和亞歷山大去談,亞歷山大態度十分艱巨,在這個問題上絕不退讓半步,如果不能夠讓英國的行政機構留在緬甸,雙方的盟友關係將就此破裂。

“史迪威將軍,我想你英國瞭解,中國人出兵只是為了維護滇緬公路,為了獲取更多的美國援助。但現在他們又要求什麼可笑的治理權,難道他們想佔領緬甸不成?”

史迪威推了推眼鏡,這些話都是明擺著的,英國人佔著中國的香港,中國如果能夠藉此機會控制緬甸,將來也許是一個很好的籌碼。

見亞歷山大這邊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史迪威也不好在多說什麼。他只好聳聳肩道:“如果你們都這樣的話,恐怕日軍是最高興的。”

接著,史迪威又來找到了孫立人。相對於英國,他們對中國的態度更加強硬一些。史迪威說,中國不應該在這件事情糾結,因為緬甸的行政機構本來就歸屬於英方,現在英國軍隊雖然撤走了,但緬甸還是要歸屬英國的。

孫立人輕蔑一笑:“史迪威將軍,你認為如果沒有駐軍存在,難道緬甸人還甘心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嗎?再者說了,英軍在這場戰爭中扮演著拖後腿的形象,如果不是我們的話,緬甸恐怕早就落入日本人的手裡了。”

史迪威卻認真道:“孫將軍,我需要提醒你的是,中國軍隊出兵緬甸是盟國的協定,你們的目的是打通滇緬公路,以獲取外界對中國援助的渠道,難道你們想佔領緬甸嗎?聽我的,你們讓一步,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這話說的有些直白,不過孫立人受過美式教育,自然也能夠理解,他深吸一口氣後道:“容我請示一下南京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