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參謀見劉放吾下達了這個命令之後,便上前阻止道:“老劉,是不是再考慮一下?日軍貿然撤退有些蹊蹺,就這樣過去,會不會中計?”

劉放吾擺了擺手,否認了他的看法,“荒木部隊自然不會無端撤退。他們之所以撤退,是因為害怕我們和英軍聯絡之後合圍。”

說著,劉放吾指了指下面的地帶道:“你看,這裡的只有一條進出的道路。要是我們和英軍協同作戰,堵死這條出口,裡外夾擊他們自然是要陷入兩難的境地。”

眾人望去,地形果真如劉放吾所說,這樣一點撥,也就全明白了。

劉放吾又自言自語道:“荒木是個聰明人,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咱們也不能歇著了。通知下去,全體加速向仁安羌進發。”

命令一級級的傳達下去,部隊隨即調轉車頭向仁安羌方向開去。約莫走了十幾裡路之後,前面就發現了英軍。一營長在電訊裡報告說,遇到了一支小規模的英軍部隊前來投降。

“投降?”劉放吾、穆旦和卡帕都大為詫異,英軍怎麼會向遠征軍投降了?難不成是把他們認成了日軍。

這也說不通,中國軍隊的旗幟和軍裝、軍銜,甚至連武器什麼的都跟日本兵有著較大的差別,就算是誤會,也不至於如此誤會。

劉放吾立刻驅車上前看看,在一營行軍隊伍不遠處,有十幾個衣衫襤褸戴著碟形鋼盔的士兵站在那裡,他們把武器集中歸攏到一處,看樣子是繳械投降了。

“你們的長官呢?”劉放吾對著那些個英國兵問道。

翻譯過去之後,英國兵們面面相覷,不一會,一個消瘦的英國中尉站了起來,他自我介紹了一番之後,便說道:“先生,沒想到你們是盟軍。日本人呢?”

穆旦也生氣的對他們說道:“日本人已經被打跑了,你們在這裡幹什麼?”

劉放吾冷哼一聲道:“給他們點水,把他們帶上。還有,那個軍官的槍下了,回頭我要一起送給英軍司令。”

說完,他轉身回頭走去。上了吉普車之後,劉放吾才對穆旦他們說出了這樣做的緣由。

“我不是生氣他們投降。打不過了,彈盡糧絕的時候,向敵人投降沒有什麼可恥的。可這幫小子竟然敵我不分,連我們的軍旗和軍裝都認不得,這才是我最生氣的地方。”

劉放吾又說,“我倒是要慶幸他們投降了,要是他們決定抵抗,那他們豈不是要朝著我們開火?”

說著,他又對傳令兵道:“通知下去,做好戰鬥準備。這幫英國佬要是敢開火,先喊話,要是他們執意開火就還擊。”

傳令兵立刻傳達了這個命令,各前進的部隊也警惕了起來。幸運的是,後面英軍的大部隊也並沒有認錯。

當遠征軍抵達仁安羌的時候,英軍官兵們和被圍困的那些人都沸騰了。

遠征軍的隊伍裝備完善,輪式裝甲車、十輪卡車三輪摩托組成的編隊浩浩蕩蕩開進仁安羌。這裡的很多英國人也是第一次看到中國遠征軍官兵,這些頭戴叢林帽,臉上塗抹著黑色偽裝,手裡拎著*、*的中國官兵和他們印象中的黃種人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不似描述中的那麼破敗不堪,他們軍容齊整,殺氣騰騰。

他們先是沉默,緊接著站了起來拍手歡呼,人群從四面八方湧來,圍堵在中國軍隊的車隊之間,歡迎幫他們擊潰敵人的中國軍隊。不少人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紛紛高呼:“中國軍隊萬歲!”

劉放吾對部下吩咐,分發下去水和食物。而此時,英國官兵、傳教士、醫生也都過來幫忙,他們有的幫助受傷的中國士兵進行手術,有的幫他們裝點彈藥,還有的為他們做祈禱。

劉放吾會見了英軍參謀長理查茲。理查茲聽說遠征軍已經突破了日軍的防線,前來解救他們的訊息後也高興不已。他在胸口畫著十字,感謝上帝給他們派來了救星。

隨後,他整了整身上的軍裝,又讓已經疲憊的儀仗隊和軍樂手們高奏凱歌,列隊歡迎劉放吾一行。

劉放吾和穆旦看著這些英軍儀仗隊,他們身上的軍裝已經破舊不堪,嘴唇也因為缺水而乾裂,但還是賣力的踏著正步,奏響了歡迎的音樂。

他們演奏了一曲軍樂之後,又演奏了蘇格蘭的傳統民歌《友誼地久天長》,以表達他們對中國軍隊的感謝,和兩軍之間盟友的關係。

理查茲是少將軍銜,按照盟軍的規定,劉放吾要向他敬禮。不過當劉放吾舉起右手的時候,這位老派的英國貴族竟然攔住了劉放吾,然後擁抱了他。

“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理查茲和劉放吾擁抱的這一瞬間被卡帕拍攝了下來,後來這張照片作為盟軍之間友誼見證廣為傳播,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這張照片也證明了率部趕走日本人解救英國軍民的是劉放吾。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舉行過和遠征軍的歡迎儀式之後,理查茲和劉放吾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會談。

理查茲很遺憾的告訴劉放吾,他們準備對仁安羌油田進行爆破,但那裡混入了日本兵,前去參與爆破的官兵除了被日軍殺死之外,不少人被俘虜了,現在就關在油田附近。而油田也被日軍佔領了。

“上校先生,我知道現在提出這個要求有些過分。我希望我們兩軍能夠聯合,救出在油田被俘虜的那些人。”理查茲道。

劉放吾點點頭,“這樣吧,你們能派出一個營來,我們也派出一個營,兩支部隊協同作戰。除此之外,日軍佔領了平牆河,這就導致我們的水源被切斷,兩軍之間也要協同奪回這條河。”

理查茲對劉放吾的建議給予肯定。

劉放吾趁熱打鐵,“事不宜遲,我們這就準備出發。”

在部隊出發之前,劉放吾向遠征軍司令部彙報了這裡的情況。孫立人聽聞此訊息後大為高興,當即決定嘉獎3團將士,並且命令2團和1團也向仁安羌靠攏。

這是孫立人的計劃之一,仁安羌是個石油儲備豐富的地區,佔據了這裡,如果恢復石油生產,再建立一條石油加工線之後,就可以解決遠征軍的供油問題。遠征軍第1軍機械化程度高,每天消耗的汽油數以萬計,後勤部門每天都要從國內和美國援助來運送大量的汽油。

這不僅加重了國內的油料使用負擔,也會影響到前線的作戰。以前仁安羌在英國人手裡,自然是不好去拿的,現在是遠征軍們自己打下來,把這地方佔了,英國人也不好說什麼。

這邊孫立人又派出兩個團去增援3團的時候,那邊3團的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已經開始配合著部隊向仁安羌油田和平牆河進發。

卡帕和苗阿滿知道蘇慧去了仁安羌油田採訪,在聽說那裡已經被日軍佔領之後,兩人大為吃驚。幾經打聽也沒有找到蘇慧的身影,英軍的參謀部說,派去仁安羌油田的人沒有一個回來,他們是透過偵察兵和那邊的電訊求救才知道那裡已經被日軍佔領的。

卡帕和苗阿滿不由得緊張起來,尤其是苗阿滿,他的任務就是保護好蘇慧的安全,如今蘇慧生死未卜,自己從道義上這一條就過意不去。兩人也就跟著一營去了仁安羌的油田進發去了。

一營的官兵和英軍第七旅的一個營稍稍整頓之後,來不得休息便直奔仁安羌油田而去。現在不知道在油田的日軍究竟有多少,不過估計不會超過一個大隊,盟軍兵力佔據優勢,攻下來是絕對夠了。

臨走之前,劉放吾對一營長交待,“不要在乎什麼油田打不打壞,弟兄們的命是最重要的!”

一營長領命之後,即刻率部出發。

行走半路的時候,他們在路邊發現了已經昏迷過去的蘇慧。蘇慧肩膀上中了槍,失血不少,又加上長期沒有飲水和過量的體力消耗,導致她在返回的路上沒有走多遠就昏倒在路上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營長命令醫療兵進行緊急治療,醫療兵看過之後道:“在這怕是要耽誤了,我看還是送回到後方去吧。她要輸血,還要手術把子彈取出來。”

一營長立刻命令一輛摩托車帶著她趕緊返回。苗阿滿也跟著返回了,卡帕則跟著部隊繼續前行。

醫療兵看了看蘇慧衣領上的血液型號,找來了一個血漿袋給她開始輸血,又處理了傷口,這才坐上摩托車飛奔而回。

送回到仁安羌的後方之後,一個懂得醫術的傳教士給她做了的手術,取出了她肩膀上的子彈,並且強行輸入1000cc的血漿。血漿不夠,苗阿滿又及時獻血,這才讓蘇慧得以撿回來一條命。

苗阿滿自責不已,認為是自己的失誤才導致如此。

蘇慧很虛弱,只是微微搖頭,示意並不責怪苗阿滿。

醫生笑了笑道:“孩子,我想這個時候你可以把你手上的相機鬆開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