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慧把十萬美金的支票交給黃英的時候,黃英連續看了好幾遍才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她驚訝的說道:“這麼多錢?你拿錯支票了吧?”

蘇慧接過來又看了看道:“沒錯,就是這張。”

黃英搖搖頭道:“為什麼要出這麼多的錢?你知道這些錢我們不能接受的。”

蘇慧似乎早已料到黃英這樣的舉動,她說道:“”這十萬美金之中呢,有三千塊是我這次的差旅費用,剩下的另做他圖。”

“什麼用途?我倒是想聽你說說這麼大的一筆錢你打算怎麼處理?先宣告啊,我這裡不是花旗銀行,你存在這裡可以,但不能保證隨時能夠全部取出來,同時也沒有利息。”黃英起初以為蘇慧是想要把這筆錢寄存她這裡,是因為她家庭的複雜情況而已。

不料接下來蘇慧的話卻讓黃英吃了一驚,蘇慧認真的說道:“這筆錢是我父親的,他現在被困在馬尼拉,但他還是希望能夠捐助支援國內的抗戰。所以這筆錢成立一個基金,用以資助在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這樣一說,黃英已經基本明白了。至於蘇慧所說的她父親想捐出這些錢,恐怕除了想要捐助資助國內外,還有想做雙重保險的意思在裡面。

在東南亞經商的華僑商人們一般都有著兩面性。一方面他們有著商人的唯利是圖和教化,凡是都要爭取最大的利益,一些利益又不捨得放棄,譬如蘇子榮這次堅持留在馬尼拉;而另外一方面,因為在東南亞華人地位加之該地政局不穩定,所以他們又不得不依附強權,在夾縫之中求得生存。

黃英覺得,這估計也是蘇子榮這樣做的原因之一。

“好的,這份我看不如在美國成立一個基金會吧。回頭我把這件事向胡適大使彙報一下,由他向國內彙報。”黃英道。

“好的,交給你辦我放心。”蘇慧笑道。

黃英遲疑了一下後說道:“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蘇慧壞笑道:“跟我之間還說這個,黃英,這可不是你的性格哦。”

黃英搖頭,自己看來確實有些顧慮了,她和蘇慧的友誼可以說是無話不說,索性她就直率的說道:“是這樣的,國內現在的有一個軍工專案研究缺乏一筆資金,我想能不能暫時挪用一下。因為基金會籌備成立的這段時間,這些資金也暫時不能使用,所以我就想到這個辦法。老實說,之前的那個專案資金也是困擾我的難題。”

蘇慧很欣賞黃英的坦率,她也很高興黃英能夠這樣坦率的跟對待自己。蘇慧很清楚國內的一些政治環境,這筆錢在交給她之後,她完全可以不跟自己打任何招呼就挪用,而現在她顯然是在跟自己商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慧學著美國人聳聳肩道:“錢現在交至在你的手中,你有處置的權利。”

黃英微笑的點頭道:“謝謝你,蘇慧,你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我也代表國內正在浴血抗戰的軍民感謝你。還有,我回頭會讓你們基金處於完全監督下執行,每隔一個月或者一個禮拜就向你彙報一次財務情況。”

蘇慧點頭道:“不用這麼麻煩,你辦事我放心。”

黃英笑了。

……

海明威、羅伯特·帕特和蘇慧在不日之後啟程前往了中國。抵達昆明的時候,中美雙方派出了聲勢浩大聯合歡迎團,並且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儀式過後還有一場歡迎晚宴。

晚宴上,在中美官員的代表簡單的發言之後,所有人就開始四處推杯換盞,在音樂聲之下翩翩起舞。

這類的晚宴充滿了上流社會的種種浮躁和虛偽,穿著燕尾服、打著蝴蝶結的紳士們和盛裝出席的女士們觥籌交錯,這不是蘇慧所喜歡的。不過晚宴又不能不出席,畢竟她還需要和形形*的官員打交道,得罪了他們的話,保不齊會有哪個小人在背後給你使絆子。

晚宴進行到一半,在眾人翩翩起舞的時候,蘇慧自己端著一杯酒走了出來,站在窗子邊看著外面已經漆黑的昆明夜晚,頓時覺得這些社會交流的種種淒涼和荒謬。

“喔,原先我是以為昆明實行了燈光管制,剛剛跟一位官員聊天之後才瞭解到,原來是供電部門緊張,到了晚上的時候限制用電。”羅伯特·帕特也走了出來,他端著一個高腳杯,裡面的液體在燈光下發紅。

蘇慧聽到他的話之後,轉過身道:“帕特先生怎麼也出來了?”

帕特抿了抿嘴道:“好吧,其實我也非常不喜歡這種場合。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官員都是這樣,戰爭並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相反,他們會運用手裡的權力和金錢,來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情。”

蘇慧看著夜幕下的昆明嘆氣道:“運用公眾賦予的權力去攫取公眾的利益,這恐怕就是貪腐的根源。”

帕特既沒有反對也沒有支援蘇慧的觀點,他端起酒杯笑道:“好了,我們不要再談論這些了,今天的晚宴還不錯,我覺得我們應該進去吃一點,否者去了緬甸前線,我想我們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

第二天,海明威在昆明做了短暫的停留之後,就乘坐飛機和前來接應代表前往了南京。而蘇慧和羅伯特·帕特則需要多停留一日,之後他們才能搭乘前往臘戍的中國軍官的飛機前往緬甸。

空閒的一天蘇慧麼有什麼事情,她推掉了政府部門為她和帕特舉辦的一些宴會,自己則是跑到西南聯大去找黃正忠去了。

反正這些官員們在乎的是外國人,蘇慧請假與否都不重要,蘇慧也因此才能夠得以脫身。

蘇慧和黃正忠已經有些年未見了,這些年蘇慧到國內基本上都是在前線,來去匆匆也就沒有什麼時間。這次聽說黃正忠在昆明讀書,她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來找他。

聯絡黃正忠並不是什麼難事,他們之間雖說是有段時間沒有見面,但還是有書信來往的。早上的時候,蘇慧把電話掛到了聯大,找到了黃正忠。

黃正忠聽後非常高興,他告訴蘇慧等下他們要下鄉進行一個演出,問她願不願意跟著他們一起過去。蘇慧天生是一個喜歡接觸新事物的人,雖然她來過中國多次,但還真沒有去過農村,也沒有和學生們怎麼接觸,再加上她在大學的時候也非常喜歡戲劇,所以也就爽快的答應了。

吃過早飯,蘇慧讓負責送盟軍聯絡處的司機把她送到了聯大門口,正好趕上黃正忠他們準備出發。這些學生們乘坐著卡車要去五十裡外的一個鄉村進行演出。

見了黃正忠後,蘇慧先是熱情的給他一個擁抱,接著對著他胸口錘了一拳道:“正忠,這麼久沒見你,又長高了嘛?”

黃正忠也笑道:“長高怕是長不高,可能是你變矮了。”

兩個人說笑一會之後,薛宜珍走過來道:“咱們該出發了。”

黃正忠對蘇慧道:“走,跟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車上,黃正忠向大家做了相互的介紹,同學們因為之前的報道也都聽過蘇慧的名字,對蘇慧能夠和他們一起下鄉演出感到十分榮幸。

一路上,大家聊的也都熱火朝天,蘇慧問他們演出的是什麼劇目?黃正忠說是他們自己寫的《盲村》,是有關農村思想啟蒙的一個短劇。

黃正忠告訴蘇慧,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仍然存在著裹腳、棄嬰和童養媳等封建陋習,在聽取了朱景行的建議之後,他們決定對劇目做出改動,根據農村的生活實際進行劇目創作。這些年來,不少劇目在農村地區反響很大。

當然,除了這個劇目外,他們還準備了一個有關抗戰將士的《前線寄來的家書》前來演出,這個劇目取材自普通士兵,所以比較也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蘇慧有些驚訝,平日裡她接觸到的中國都是南京、上海這一類的城市,而前線的戰士雖然來自農村,但他們也都經過軍隊的現代化教育,思想上已經有所改觀。但實實在在而又原生態的農村卻是他們未曾接觸過的。

一路上,聽著黃正忠說了很多下鄉演出的趣事,在這之中她瞭解到了一部分農民的淳樸、善良,也瞭解到了他們的愚昧和封建等特點,當然,作為一個合格的記者,蘇慧絕對不會妄自對一個群體下出定義,他們真實的生活還是要透過真實瞭解才能夠知道。

五十多裡路雖然不近,但在汽車輪子下也不過幾十分鍾。顛顛簸簸之後,他們就抵達了這個鄉村。

村子裡的一個宗族祠堂就是他們演出的地點。負責村子管理的村長已經來了,見到汽車到了之後,他趕緊招呼著人上前迎接。

黃正忠和學生們下車和他握手。村長用並不純正的國語說著歡迎的話。黃正忠也道了聲謝,趕緊招呼著大家開始準備了。

大家都準備的很快,不一會演出就要開始了,可看臺的下面卻稀稀落落的站著幾個人。這和之前的情景有些不同,往往這些文化落後的鄉村遇到這樣新鮮事都是要圍上裡三層外三層的來看的,今天怎麼就沒有人了呢?

黃正忠便詢問村長,村長支支吾吾的說道:“都不在家,可能是都不在家。”

這不禁讓黃正忠起了疑心,這個村子怎麼感覺怪怪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