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南京解除日軍之圍後的第一個春節,儘管戰爭的陰霾嗨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但每天已經不必像以前那樣顛簸流離。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也正因為此,這個新年雖然物質依舊匱乏,但卻顯得格外的熱鬧和喜慶。

從中山陵到夫子廟,秦淮河岸以及楓林路,還有古城牆上都掛上了不少的國旗、春聯燈籠,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

行政院的辦公機構已經在年前整體搬遷回了南京,新成立的民食調配委員會向南京市民發放了多於平時的口糧,用來慶祝這個新年的到來。

黃柯一家雖然沒有團圓,但在前線的哥哥黃正和在美國的黃英也都打來了電話,閒言碎語之中他們才發覺,一家人已經有三年沒有在一起過過一個年了。

這些天黃正忠去行政院和國防部幫辦,在陳烈文的帶領下,也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這裡工作的一個基本流程。對國家機器的如何運轉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轉眼幾天的時間過去,黃正忠見習的日子結束。

元宵節前的一天,黃正忠和自己所在幾個部門的人辭行之後,特意來到了陳烈文的辦公室,向他辭行。

陳烈文是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的政治秘書,又是國防部秘書長,辦公室本應該按照少將級別來配置,但因為戰爭時期辦公地點緊張,所以他就主動把自己的辦公室讓了出來,搬出桌子和眾多秘書處的秘書們一起在大廳辦公。

見黃正忠過來,陳烈文知道在這裡說話不是很方便,就和他一起到後院走走了。

“沒想到你還能夠來向我辭行,像你這樣做的,我目前只是見過兩個人。”陳烈文邊走邊道。

“讓我猜一下,那兩個人之中,肯定有一個是我哥哥黃正。”黃正忠笑道。

陳烈文點點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高層的子女來到各部門進行見習性質的工作,我也都安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崗位讓他們去。只有你哥哥和蔣家的建豐來向我辭行過,其他的都是拍拍屁股就走。更有甚者,連來都不來。”

說到這裡,陳烈文搖了搖頭,這些高層子弟的作風實在是不能讓人苟同。

“算了,不說他們了。就算你不來找我,我也要按照你父親的意思,在這結束之後找你談一次話。”陳烈文就問他:“最近這些天有什麼感悟和想法嗎?”

黃正忠想了想之後認真的說道:“工作程式上我就不多說了,這些專業性的東西比較多,再加上我沒有接觸到一些機密性的崗位,也不好多做評價。”

“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國家機構裡沒有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存在著很多的廢物和無能之輩,也沒有像很多人傳說的那樣清閒和舒適;相反,在這樣的一個國家機器裡,更多的人都是在各自領域的精英和佼佼者,而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忙碌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工作有多麼的辛苦,也並不是就表明這裡的人工作就有多麼的偉大。畢竟和廣大的農民和工人等底層社會來說,這裡的人工作環境和福利保障要好上很多倍。當然,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一些想法的無知。”

陳烈文點點頭,他又問道:“除了這些之外,你還有其他的什麼感受嗎?”

黃正忠這次沒有思考,他笑著問道:“這一次是我父親的意思,還是你自己要問我的?”

“有什麼區別嗎?”陳烈文道。

“有,如果是我父親讓你問的話,我想他會讓我說一些有關宏觀的感受,也就是上面的這些。而你來問我,我會把你當做是一個朋友來回答,這樣的話說出來的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好吧,我想聽一聽朋友之間的回答。”陳烈文道。

黃正忠摘下了眼鏡,揉了揉眼睛之後說道:“其實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個環境之中,所以對於軍政各部門的工作內容還是有所瞭解的。後來我去了英美,也對他們的政治環境有所瞭解。總體來說,兩者之間是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有我們的優勢,他們也有他們的優勢,但總體上我更加傾向於他們的那一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喔?為什麼?”陳烈文對這點感了興趣。

“我在這裡雖然看到了井井有緒,但也看到了諸多事情之間的累贅和辦事機構的臃腫,一件小事要經過那麼多的手續,各部門之間的交叉過多,但協同不夠。說句實話,我覺得領導者,也就是我父親本人負有很大的責任。”

陳烈文沒想到黃正忠會對他父親提出批評,不過黃柯事先也告訴過他,要他瞭解一下黃正忠的全面思想,所以陳烈文也就沒有阻止。

黃正忠接著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辛亥革命之初,中山先生等人原意是希望建立仿效美國的總統制,後來又搞過責任制內閣,五院制,甚至還有張勳復辟、溥儀重新登基的君主制,後來又實行委員會制度,現在是委員會制和五院制並行,汪精衛投敵之後,制度更傾向於委員會制,可這只是傾向,並不是真正的委員會制。所以,這才導致了現在的這種情況。而這種情況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內部機構渙散和人員貪腐,監督機制不到位,一幫老態龍鍾的人在握權,他們的心裡哪有半點的三民主義?”

黃正忠說了很多有關這些的事情,說過之後他笑道:“我這些都只是自己淺陋的看法,很多問題上都還是很幼稚,烈文兄見笑了。”

陳烈文沒有笑,他嚴肅的說道:“你說的很對。我們也有一批類似中青年對這樣的現象痛心疾首,政府內部的貪腐、機構的臃腫以及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們也都看在眼裡。我們這些人就搞了一個沙龍,定期的會進行一些聚會。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來跟我們一起聚聚。”

“好啊,不過我過幾天就要去昆明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黃正忠有些遺憾的說道。

“不礙事,新年之後我們準備搞一次聚會的,你看看這幾天哪天有些時間,我來發起一下。”陳烈文道。

“好,我今天和明天都有時間。”陳烈文道。

……

結束完這次談話之後,陳烈文向黃柯做了彙報。有關黃正忠批評他以及現有制度的事情,他沒有提及,只是簡要的說了一下他的思想情況和對加入青年社的看法。

黃柯聽後點頭道:“把他吸入到你們這個青年社裡面,多讓他瞭解一下你們的思想。記住,你們這些青年是未來的棟樑,要擴大影響,為戰後的政治改革打下基礎。”

……

這個年過了之後,日軍在緬甸地區的攻勢就更加的明顯了。在緬甸的英軍被打的潰不成軍,英軍先後丟掉了緬甸的多個重要城鎮,一路節節敗退,狼狽至極。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向黃柯發來了親筆信,希望他能夠派出軍隊支援在緬英軍,解除緬甸之圍。英國首相丘吉爾也透過外交使領館,向中國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出兵援助緬甸。

事情已經是迫在眉睫,黃柯聽取了多方的意見之後,總體認為出兵利大於弊。畢竟這次出兵是由美國人提供全部裝備,並且不計入租借法案之中。退一步說,就算美國人不提供裝備,中國這次也必須出兵。因為滇緬公路是中國獲得外界援助的一個重要通道,打通這條公路意義至關重要。

可擺在黃柯面前的現實情況是,根本沒有一兵一卒可派出去。別說是十幾萬人的遠征軍了,就是一個步兵師,黃柯現在都抽調不上。

全國的主要軍事力量都投入到了三大戰場,東北戰場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役,但張學良和林祚大的部隊是絲毫不能動的,他們要和百萬關東軍對峙,一旦雙方有一方失衡,那麼另一方將會毫不客氣的席捲而致。

山東戰場的情況更加糟糕,日軍的華北方面軍進來發動冬季攻勢,前線兵力緊缺的很,劉堅多次請求增派援兵。

華東就更不用說了,好不容易才開啟的局面,要是調走十萬部隊,恐怕南京保衛戰犧牲數十萬將士換來的局面會付之一炬。

要不要調兵?從哪裡調兵?調多少過去?這些問題環繞在黃柯腦中。他不是韓信,不能撒豆成兵,兵要一個個的練出來才行。

白崇禧倒是提醒了黃柯,他說現在可用之兵只有巴圖的工程部隊和胡宗南在兩湖地區的數個步兵師,如果需要調動的話,這些部隊倒是可以一用。

一語驚醒夢中人,巴圖的工程部隊顯然不適合調動,畢竟工程兵已經多年沒有摸槍了,但胡宗南的部隊卻行。他們在兩湖地區,現在防務壓力小,且訓練有素,調過去再合適不過了。不過黃柯還有點擔心,蔣中正會同意嗎?

要知道胡宗南是蔣某人的嫡系,他的部隊是原先從浙江福建撤下來的,一直都是他政治上的資本之一,就這樣要把他的部隊調走,蔣某人顯然不會太高興。

不過無論如何,黃柯都要拿到常委會上表決之後才知道。

“秘書處通知各位執行委員會的常委們,我們要召開一次常委會,商討這次出兵的與否以及出兵方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