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的當天,黃柯以中央執行委員會和國防部長的名義,向崔武和麾下的三軍下達了反擊的作戰命令。

獲得了第一集團軍數萬人優勢兵員補充之後的中國軍隊,此時已經具備了和日軍旗鼓相當的作戰能力,再加上空降部隊的投入,崔武相信他們能夠完成反擊作戰的目標。

在這之前,黃柯已經任命白崇禧為保衛戰的參謀長,他和崔武等人一起制定了反擊計劃的作戰計劃。作戰的主要目的是,從東線開始進行反攻,以優勢兵力粉碎從東線正面進攻的第六師團、十八師團和第九師團三個師團組成的重兵集團。

這個重兵集團佔據了日軍進攻南京兵力的一半還要多,如果能夠擊潰他們就等於斬斷了日軍的拳頭,基本上可以奠定南京保衛戰的勝利。

當然,除了戰略上的原因之外,黃柯這樣做還因為這三個師團是歷史上那場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消滅他們勢在必行。

為了保證兵力上的優勢,崔武在東線佈置了第一集團軍、十五集團軍群和88師、87師,外加新擴建的火箭炮兵團共計十五萬人的大軍進行反擊,雙方的重兵集團要在南京以東來一次正面的硬碰硬。

中國軍隊下達的反擊作戰命令的當天,這一份作戰命令的大樣也日方的情報部門送抵了日本華東方面軍高層。

但松井石根和鳩彥王等日軍華東方面軍高層看過之後卻不以為然。

眼下,日軍的進攻雖然不是特別順利,但離破城已經指日可待。更何況日軍形成三面大軍壓境的態勢,中國軍隊的防守壓力空前緊張,綜合各種情報網的訊息他們判斷,中國軍隊沒有發動反擊作戰的能力。

日軍高層的這一次判斷失誤,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開始。

十月十日下午三點,秋日的陽光下,火箭炮部隊率先發起了對日軍的反攻。三個火箭炮炮兵團在炮火之下接近日軍陣地,部署完畢之後便對日軍陣地進行了一輪齊射。

上百輛的火箭炮發射車一同朝著日軍陣地開火,這景象極為震撼!無數的*發出劃破空氣的火光,在下午三點的時候仍舊映紅了半邊的天空,火箭炮發出嗖嗖嗖的怪聲,像是大風一般在吼叫,緊接著又如同下雨一般,一波波的落入日軍陣地。

炮彈在日軍陣地的集合點炸開了一個個絢麗的火花,爆炸的衝擊波和濺射的火焰讓日軍陣地頃刻間化成一片火海。

這樣持續了近半個小時,火箭炮兵部隊進行了兩個齊放。半個小時後,日軍陣地一片火海,連氣浪掀起的塵土都是血紅血紅的。

密集的*殺傷力驚人,再加上先前火箭炮給日軍官兵帶來的恐懼,當火箭炮襲來的時候,日軍官兵變得手足無措。除了那些被瞬間燒死的外,還有的日軍官兵渾身大火,他們咿咿呀呀在歇斯底里亂叫,沒過一會就一個跟頭栽倒下去,燃燒的只剩下一堆灰土。

在火箭炮進行了火力壓制之後,反擊的部隊開始了進攻。

第一集團軍的坦克裝甲部隊從東線殺出,直奔日軍佔據的湯池一線,拉開了地面反擊作戰的序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一集團軍先頭部隊是由一個裝甲團和兩個機械化步兵團組成的,這支部隊是薛伯陵用來衝破敵人防線的部隊,他對崔武描述說,要讓一頭渾身是火的瘋牛衝到日本人那裡,將他們針腳打亂,然後再全軍出擊。

進攻開始,在南京以東幾里寬的橫面上,近百輛國產的犇牛2中型和美製的M3格蘭特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龐大攻擊編隊,揚起一濃滾的塵土,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衝向日軍陣地。

第六師團的前線部隊還在剛剛火箭炮的襲擊下沒有站穩跟腳,又遭到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衝擊。

鋼鐵下的坦克履帶無情的碾碎了日軍官兵的身體,那些高舉*包準備彰顯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又被協同的步兵打的稀巴爛。

這一波進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中國軍隊將戰線向前推進了幾公裡。

看到前線的戰果之後,崔武立刻下令,全軍反攻開始!

十五集團軍、第一集團軍還有88、87師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始在東線進行進攻,部隊迂迴之後準備包抄日軍的東線部隊。

處在東線最前沿的日軍第六師團36旅團在遭遇了坦克部隊的衝擊之後,旅團長牛島滿氣急敗壞的向師團長谷壽夫彙報。

谷壽夫已經知道了中國軍隊反攻的事情,他眉頭緊皺,意識到這支裝甲部隊是中國軍隊反攻的拳頭力量,務必要幹掉他們。

和參謀軍官們研究之後,谷壽夫立刻下令調集餘下的坦克部隊進行阻截。並且將這一情況上報了華東方面軍司令部。

松井石根和鳩彥王聽後大為吃驚,沒想到中國軍隊竟然真的開始了反攻。既然他們用裝甲部隊打頭陣,那麼就用裝甲部隊消滅他們。

華東方面軍立刻調集了本部的裝甲部隊進行攔截。裝備了大量的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坦克日軍裝甲部隊匯聚在句容一線,雙方的數百輛坦克在這裡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坦克作戰。

老實說這裡的地形河網密佈,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裝甲部隊作戰,但雙歷史就要從這裡改寫,一場將寫入各國軍校教材的坦克戰就此打響。

中日雙方的坦克在展開一場硬碰硬的戰鬥之時,反攻的其他部隊也按照預定的計劃組織了進攻,中日雙方的一場大決戰開始了。

戰鬥從白天打到了黑夜,到了晚上十點多的時候,周圍噪雜的槍聲依舊不斷的響起。

此時,剛剛喝過一碗小米粥的黃柯又來到了國防部防空會議室。

他坐在那裡目光如炬,他眼睛盯著前面的大比例尺的敵我雙方態勢地圖,參謀們都忙碌的不可開交,各種電話聲不斷響起,滴滴答答的電報聲音也此起彼伏。

參謀們將前線的情況彙總之後遞交上來,然後在那副巨大比例尺的地圖前標明。

“總長,還是先去休息一下吧,這場戰役恐怕要等到幾天之後才能見分曉。”參謀總部的副總參謀長、南京戰區總參謀長白崇禧走過來對黃柯道。

一時走神的黃柯回過神來道:“不礙事,我現在不困。現在各路部隊情況都怎麼樣?”

白崇禧道:“都已經按照預定的計劃展開了攻擊。目前來看進展還算順利。只是這樣一打,我擔心兩翼的防線有點吃緊。”

白崇禧說的沒錯,參加這場戰役的兵力攏共也就那麼多,既然將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東線上來,那麼顯然左右兩個區域的防守勢必薄弱起來,這樣一來,那兩個方向進攻的日軍也就兇猛起來。

“電告餘程萬和蕭山令,讓他們務必嚴防死守!一隻日本鳥都不要放過去。”黃柯嚴肅的說道。

餘程萬率領的七十四軍和蕭山令率領的衛戍部隊在南京的東北和東南兩線進行防禦。為了進行東線的快速部署,國防部從這兩個防線上分別抽調了88師和87師兩支精銳,但並未向兩支部隊增派其他援軍。

這樣一來,原本還和日軍處於一種平衡狀態的另外兩道防線,實力的天平自然開始向日軍方面傾斜。

黃柯知道這樣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因為日本人一旦從這兩個方向的任何一個方向突破,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戰線的崩潰,南京的陷落也是遲早的事情。

可不這樣做,僅僅依靠目前的兵力和日本人展開對峙的話,勝算不是很大。隨著日軍本土繼續增派援軍,那麼面對實力強悍的日軍,南京最多也就只能保到年底。

黃柯不願意,也同意南京的陷落。故在多方參謀之後做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部署。

同時,為了確保兩邊的這兩道防線不被日本人突破,他派出了兩員虎將前去鎮守。

對於他們兩個,黃柯內心裡是極其信任的。所以在臨行之前,黃柯親筆給餘程萬書寫了“虎賁”的戰旗;同時,他在蕭山令臨走前,給他送去“鐵軍”兩個大字的戰旗,這樣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餘程萬和蕭山令當即表示,不成功,便成仁!

事實證明他們的確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在南京保衛戰的反擊戰中,東北和東南兩線的作戰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東線,他們面對數倍於己的強敵一步也不曾後退,兩支軍隊戰死無數,但用鮮血之軀捍衛了陣地,保證了南京保衛戰反攻的勝利。

兩支軍隊也被人稱之為“虎賁鐵軍”!

後來,著名作家張恨水在聽聞此事之後,親自和餘程萬將軍以及蕭山令身邊的軍官詳細瞭解了這次戰役的前後經過。

那些催人奮進、潸然淚下的動人事蹟感染了他,也讓他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偉岸和忠誠。他覺得有必要讓全國人知道並記住,於是他在抗戰還未結束之時,動容的寫下了《虎賁萬歲》一書,記錄了這支軍隊硬碰硬的鋼鐵時刻。

ps:虎賁萬歲卻有其書,張恨水先生所作,講述常德保衛戰,語言通俗,內容詳實,若有興趣可以看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