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郊的這場大炮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密度之大,火力之猛為中日戰場所罕見。

雙方的火炮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向對方陣地上傾瀉了數噸的各種類型的彈藥。轟鳴的炮聲不斷的響起,炸開的炮火把半邊天都染紅了。炮擊過後,南京城內的建築幾乎無一倖免,日軍陣地上的泥土也是一片焦黑。

大炮戰之後,雙方的官兵就從滿是硝煙的工事裡鑽了出來。一場宿命的廝殺開始了。

日軍進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但他們仍舊拼命進攻,一步步的將戰線向前推至。

南京城裡,黃柯曝光率更加高了,他經常會不定時的出現在南京街頭,同時每天還都會利用廣播向南京市民作出每日的問候。為了讓別人覺得這不是錄音,他在廣播的時候會先說下當天的天氣,再簡述一下戰情情況,最後再鼓舞一下軍民抗戰的決心。他所做的這些不是其他,只是為了讓軍民們相親,黃柯就在他們的身邊,和他們一起戰鬥。

但戰爭不能僅僅依靠著這些鼓舞人心的口號,光靠頑強的意志力是無法贏得戰爭。

大炮戰之後的那場決戰之中,中國軍隊損失了近一萬人,無數將士血染疆場。城防司令崔武在電話中向黃柯悲痛的說道,他也不知道究竟能夠固守多長時間了,並且他已經寫下血書,要與南京城共存亡。

黃柯決定,調遣第一集團軍進入南京作戰。

南京的調令很快發送到了昆明。薛伯陵接到命令後長出一口氣,等待許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雖然眼下很多新式的美援裝備還沒有磨合完成,很多武器還尚處在訓練之中,但時間已經刻不容緩。大戰之時,第一集團軍從前線撤下至雲南腹地進行休整,如今經過數月休整,第一集團軍兵強馬壯,不僅有五個旅四萬人的編制規模,還裝備了大量的美式裝備。

兵強馬壯,等待的就是這猛虎下山的時刻。

薛伯陵在接到命令後立刻傳達,各部隊依次開始做出開拔準備。第一集團軍駐地分散在雲南各地,橫跨數個地市,時間一分一秒也不能耽誤,緊急調撥刻不容緩。

接到命令後,各駐地兵營裡到處都是坦克和汽車的馬達聲,軍官們的口令聲和官兵在對報數的聲音。

頭戴鋼盔、揹負背囊和武器的官兵們開始依次登車向*進發。

*已經準備好了足夠的專列,他們將一批批官兵運送至南京。依靠著現代交通工具的快速機動性,他們在三天之後就可以抵達目的地。

數萬將士出征,為了不走漏風聲,部隊都選擇在夜間出行。此時的*人頭攢動,官兵們整頓完畢之後開始進入悶罐車箱。

蒸汽機的機車放氣的聲音不斷傳來,一列列火車開始鳴笛,在鐵路安全員信號彈的指引下開出站臺,向北方開去。

薛伯陵披著一件毛嗶嘰將官風衣,手裡戴著白手套悠閒的在站臺前抽著煙。南京的天氣可不比昆明,現在這個時候可不是穿單薄衣服的時候,所以老早的副官就把他的風衣找了出來。

“官兵們的冬衣都發了下去嗎?” 薛伯陵對身邊的軍需部長李萬和問道。

李萬和上前說道:“出發之前都已經發下去了。南京的天不比昆明,要是晚了發的話,那是要耽誤事的。”

薛伯陵點點頭,這時候值班的參謀跑步過來道:“報告長官,專列已經準備就緒,請您登車。”

“好,登車!”薛伯陵手揮了揮手,高階軍官們都開始進入自己的專列車廂。伴隨著蒸汽機車的轟鳴聲,專列從昆明站開出。

……

專列開出之後,南京這邊還在進行著一場緊急的會議。中央政府的大部分行政機構都已經轉移到了武漢等地區,現在中央的辦公地點也都集中在武漢,但因為黃柯和中央軍事機構還在南京,所以這裡仍舊還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

這一次的軍事會議是部署雙十國慶節的慶典活動。不少人覺得,在現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國慶大典就不需要再進行了。

不過黃柯卻認為的恰恰相反。他敲著實木的桌子說道:“我們搞慶典不是為了歡慶,是為了向全國向全世界傳達出一種信念,那就是我們要和日本人血戰到底!我們要讓人看到我們這個政府,我們這個民族有同日本人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鬥志!”

說完,他對陳布雷說道:“通知一下各國駐南京媒體,將國慶那天我們要進行舉行慶典的訊息釋出出去。”

陳布雷拿出紙筆記下,接著黃柯又說道:“另外,再在《中央日報》發出一個訊息,慶典當天我要親自出席,並且校閱三軍。”

“閱兵?”眾人都對這個匪夷所思的想法有些不敢相信,舉行慶典也就罷了,還要舉行閱兵?

但黃柯堅定的說:“必須要有閱兵。我們要透過這一場閱兵來凝聚軍心民心。”

“只是……”有人想要反對。

黃柯打斷了他的講話:“大致的步驟是這樣的。第一集團軍的部隊要從火車站下車之後,要經過中央廣場開赴戰場。我們不搞平時的那種閱兵,就抽出少數的部隊走方隊,其他的部隊按照平時開拔的佇列透過中央廣場,然後開赴戰場。”

“總長,這樣大張旗鼓的進行閱兵慶典,固然可以起到強化民心軍心的作用,但如果提前放出訊息,日軍派出飛機進行轟炸,那麼安全上不是難以把控嗎?”一個官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黃柯把目光投向空軍部長許紹周。許紹周是軍政高階長官少數沒有轉移的人之一,他說還有一大批空軍的小夥子在南京,他就這樣走了心有不安。

許紹周將手裡的鋼筆放下道:“空軍方面當天可以派出一百架各種戰機參加閱兵。屆時,這些飛機都掛實彈升空。再加上地面佈置的防空炮火,防空方面不是問題。”

黃柯點點頭,這時候蕭山令慢悠悠的說道:“慶典警衛上也不是問題,這樣的慶典我們有舉辦經驗。”

現在,蕭山令不光是南京市長,還兼任了南京城防司令的職務,他麾下指揮著南京城區的一萬多名憲兵和數萬名警察和武裝警察部隊。

這些部隊主要是負責城市治安維持和工事的修築,協助守軍官兵進行城市防禦,所以這些部隊算得上是三流的部隊了,和正規國防軍野戰部隊相比,無論是他們的裝備訓練水平,還是綜合的戰鬥力都相差太多。

但是在保衛戰進行最激烈的時候,蕭山令還是親自率領這些警察和普通的官兵同日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三流的部隊一樣可以有一流的氣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商討有關慶典的會議仍舊在繼續。

黃柯這一次沒有發表任何民主意見,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一半以上的委員都跑到武漢去了,再進行表決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更何況現在願意留下來的,有幾個是貪生怕死的?

慶典的方案很快就敲定,這一次慶典以閱兵為主。為了節約開支,慶典中參加閱兵的部隊全都是即將開赴戰場的部隊,也就是說,他們只是從中央廣場這邊的馬路上走一個過場,象徵性的進行一個閱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過場卻非要進行不可,黃柯說,有時候面子工程不僅要搞,還要大張旗鼓的搞一番。

會議敲定,黃柯現場指定成立了一個“國慶慶典籌備小組”。他自己親自任組長,許紹周、蕭山令、陳布雷等人都是任組員,組織內部的會議開始討論,大致的佈置方案也在當天被拿了出來。

就在大家即將散會的時候,這時候,值班參謀送來了一份情報部門剛剛破譯的緊急情報。

預備幹部處破譯了這一份情報之後,直接彙報到楊義兵的辦公室。楊義兵沒有閒著,立刻親自送到了國防部黃柯辦公室。

值班參謀立刻將這一份電報送抵給正在會議中的黃柯。

電報紙的內容很短,只有短短兩行字,但黃柯看後卻足以振奮人心。

他看過電報紙之後,立刻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你們繼續開會,我先出去一下。”

說完,他直接向門口走去。到了門口後,他對值班參謀問道:“楊義兵現在在哪?”

值班參謀回道:“楊局長現在正在您的辦公室等著您。”

“好,現在就去辦公室。”黃柯說完,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到了辦公室,值班參謀幫他推開門,此時,坐在沙發上的楊義兵立刻條件反射的站了起來。

他剛要舉手敬禮,卻被黃柯打斷道:“不用了,說一說究竟是什麼情況?”

楊義兵面露喜色的說道:“我們破譯了日本人的最新情報,綜合多個方面得知。日本人已經準備對美國人動手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