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伯陵的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在東北大地上發揮出了機械化部隊最有效威力,一股股鋼鐵洪流將駐守哈爾濱的日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不出十日,哈爾濱就被收復。

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收復哈爾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來當地的日軍本來就數量不多,這裡曾經是蘇聯的勢力範圍,東北事變之後,日本方面為了避免觸怒蘇聯,再加上在東北亞地區日軍兵力並不充足,所以也就沒有向北派去過多的兵力;另一方面,薛伯陵率部有奇兵之效,日軍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一支部隊能夠全天行軍200公里,從錦州到哈爾濱千里奔襲,長驅直入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接下來他們的弊端就顯露出來,隨著戰線的拉長,機械化部隊的後勤保障成了一大難題,且不說部隊所需彈藥這些,就是數百輛汽車坦克裝甲車每天消耗的油料就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

從錦州開拔的時候,薛伯陵部隊儘可能多的攜帶彈藥油料補給,但隨著時間推移的消耗,這些補給也都見了底,無奈之下,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在收復哈爾濱之後只能暫時駐紮在哈爾濱進行休整。

哈爾濱市區一棟哥特式建築裡,薛伯陵、孫立人等人正在討論著下一步的行動,歐式的壁爐裡面燒著木炭,紅紅的火苗讓屋子裡的氣溫入春天般溫暖,第一機械化集團軍的高級將領們都盯著眼前的桌子,或是抽菸,或是沉思,或是眉頭緊鎖……

厚重大氣的實木桌子上擺放著一封剛剛譯的電報紙,上面寫著東北戰區司令部的最新命令:暫緩向齊齊哈爾進攻,第一機械化集團軍留守哈爾濱原地待命。電文背後還加上了一句備註:給養充足後亦原地待命,擅自行動者軍法從事!

“看看吧,這是上面的命令。”薛伯陵把這份命令在手裡揚了揚:“看來這像是十二道金牌啊!哈哈。”

薛伯陵有意的緩和了一下當前沉悶的氣氛,第一機械化集團軍無論是高級將領還是士兵多是知識青年,他們的共同點是愛國熱情高,但書生氣太重,薛伯陵挑這個擔子很是不簡單。

“我若領兵在外,十二金牌召不回!”坐在薛伯陵旁邊的一個上校皺起眉頭,朗誦了兩句流傳並不廣的詩句。

他對面的一個軍官苦笑一聲道:“之川兄,難道你還真要‘公果真心報國,三千鐵騎殺回來’啊?”

“眼看著領土不能收回,這是作為軍人的恥辱!最大的恥辱!”吳之川拍案而起,憤怒的說道。

第一機械化集團軍裡政治氛圍比較輕鬆,即使是在高規格的軍事會議上也是如此,大家有什麼想法也都暢所欲言,反正一通牢騷之後該怎麼執行還要怎麼執行。

坐在桌子末端的孫立人聽了眾人的發言後,搖搖頭道:“諸位都是岳飛,最高統帥部也不是宋高宗和秦檜,不要再議論了。我們還是談談眼下給養補給的線路問題吧,就我們掌握的地方,鐵路方面目前還沒有貫通,所以只能依靠公路和空運來解決問題。”

“當然不能運了,東北滿蒙和中東兩條鐵路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真是可笑至極!”吳之川又故意嘲諷了孫立人幾句,孫立人聽到後也當即回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難道你要捨棄軍事命令去實現你的個人英雄主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個人在會上唇槍舌戰,身為司令的薛伯陵制止了他們的爭吵,並且強調了會議紀律。雖然對這份命令有些難以理解,但薛伯陵還是毫無條件的執行了。

散會之後的薛伯陵也心有不甘,第一機械化集團軍的補給已經依靠空軍得到了恢復,在哈爾濱本地也可以採購到除了武器和槍彈外的軍需品,所以軍需不再是問題,但問題是該往哪裡打呢?

原定的計劃是收復齊齊哈爾,可不知道為什麼上面卻突然叫停。他自然不知道,在他們進攻哈爾濱的時候,蘇聯方面也和南京展開了接觸,外交人民委員會委員長向黃柯和汪精衛帶去了斯大林的親筆信。

在信中,斯大林承諾在中日問題上,給予中國竭盡全力的支援,蘇聯控制的鐵路中國軍列可以為使用,但不提供給日本方面。同時,蘇聯方面將對日本方面施壓,而這一切的交換條件是,保證之前張作霖和俄羅斯簽訂的《奉俄條約》的內容,以及蘇聯在齊齊哈爾等城市原有的權益。

要是按照黃柯的秉性,他在接到的時候,就會撕爛那封寫滿鬼符一樣俄文的信件了,但理智告訴他,他不能夠這樣做,最起碼暫時不能夠這樣做。

作為一個統帥,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勝利與否,他們更需要考慮的是整個國際形勢和以後的大環境。此時和日本交惡是不得已為之,雙方一戰雖然進展不錯,但黃柯知道每天都要花去無數的真金白銀,所以這場仗必須速戰速決,並且保證日本不能得到東北。

至於蘇聯提出的要求嘛,暫時滿足他們也未嘗不可,以後的定數誰能預算呢。在這個時候,黃柯知道他不能把蘇聯和日本都招惹了,如果讓他們聯起手來,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這一次,汪精衛和政府要員們和黃柯竟然驚人的一致。

於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國防部聯合下發命令,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在收復哈爾濱之後,停止向齊齊哈爾等地的進攻,轉而在哈爾濱進行休整,如若有違反,軍法從事。

這份命令發出去之後,黃柯也在考慮著另一個問題,勢頭正猛的第一機械化集團軍不能沒有仗打,此次和日本開戰意義等同於當年北伐,倘若毫無緣由的停止進攻,不僅官兵們激憤情緒勢必受挫,連民眾和輿論都難以交待,而對此事不做任何解釋卻又難以服眾,這件事頓時變得棘手起來。

不過這些在黃柯眼裡都不是問題。當天晚上,他以電話薛伯陵詢問前方進展,並且透露林銑十郎已經率領數萬駐朝日軍非法越境,駐紮吉林多地了。

薛伯陵立刻明白了黃柯的用意,於是,薛伯陵請示之後揮師南下,直取長春。

在那裡,林銑十郎的朝鮮軍已經有數萬部隊越境駐紮,意氣風發的薛伯陵豈能將數萬朝鮮師團放在眼裡,在他的命令下,第一機械化集團軍開足馬力向長春奔去。

此時,朝鮮軍總司令林銑十郎正在長春對著幾幅大比例尺的地圖前,觀察著第一集團軍群的進攻方向,對於來犯之敵,他有信心將其一舉殲滅。

林銑十郎是不久前抵達長春的,這裡不日之後將被改名為“新京”,作為一個傀儡政府“滿洲國”的首都。這個舉措雖然是和他素來不和的關東軍們搞出來的,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高明的舉措。

他知道打仗就像是吃東西一樣,中國這塊肥肉太大,一口吃不下去還會噎著,分而取之則是上上策,但國內那幫政黨太過於懦弱,以至於失去了諸多開疆闢土的好機會。

林銑十郎是個典型的皇道派人物,他認為一個武士的職責就是為天皇陛下開疆闢土,可自從日俄戰爭之後,他們就很難有這樣施展的機會。於是,在本莊繁部下發動東北事變的時候,他親自率兵越境,雖然在軍法上是殺頭的罪過,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忠於天皇陛下的決心可以得到很好的彰顯,他深信,自己不但不會因此受到處分,還會受到褒獎。

想到這裡,林銑十郎心情又激動了一些,他撫摸了一下嘴上的俾斯麥的鬍鬚,想象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日本的俾斯麥,不過他比俾斯麥更加善於指揮戰鬥。

“司令官閣下,溥儀來了。”一個衛兵長走了進來禮貌的稟告,林銑十郎摸了摸鬍子後道:“讓他在那裡等一會,就說我正在召開重要的軍事會議。”

“哈衣!”衛兵長邁著有力的步子走了出去,林銑十郎開始對著地圖佈置起來。一來他並沒有把溥儀這個兒子皇帝放在眼裡,二來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對於北方前來的進攻,他要做好一切準備。

他的案頭擺放著一份關於第一機械化集團軍的情報資料,從資料上可以得出,這支軍隊是一支完全新型的軍隊,這支集團軍足有三萬多人,比日軍的一個師團還要多,最為重要的是,這支軍隊竟然配屬了200餘輛坦克、100多輛裝甲車和數量相當客觀的火炮,這支軍隊讓林銑十郎對支那軍隊的看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沒有想到支那人竟然會組建這樣的軍隊,不過在帝國鐵蹄之下,他們還是螳臂擋車!”林銑十郎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面,看了一下手錶的時間後對周圍的軍官們說道:“你們繼續開會,半個小時之後我就回來。”

說完,他把軍帽拿起,又放在了衣架上,邁著有力的步子朝著招待客廳的放向走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