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周始終是一個有著革命熱血的將領,他也明白發展航空事業的重要性。因此,在調任這個職務上,他始終飽滿激情。讓他來發展航空,黃柯也比較放心。

考察過這裡之後,黃柯沒有片刻逗留就前往安慶,去檢視在那裡的“犇牛”牌拖拉機廠。這個拖拉機廠全套的裝置都來自美國,是黃柯訪美期間的最大成果之一。

重型的機械設備在美國西海岸轉載貨輪,然後經過寬闊的大洋,輾轉多地之後來到中國上海港,再拆解進入內河,最終定在了工業基礎尚可的安慶。一路上艱難險阻可謂不少,不過在安慶落成後不久,勤勞的中國工人就安裝生產,不久之後第一輛中國產的拖拉機“犇牛”就轉動履帶、冒著黑煙駛出了生產車間。

因為考慮到保密等因素,當時的媒體並沒有就此事進行過多的報道。黃柯等人國家大員也沒有蒞臨現場。

如今,這裡已經具備了年產近萬輛拖拉機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研發的坦克也已經生產出來了樣車,經過測試之後已經達到了世界同類水平。黃柯覺得可以向世人公佈這一重磅訊息了。

安慶本地並沒有機場,不過作為重工業城市,在將拖拉機廠放在這裡的時候,郊區就修建了一處軍用野戰機場。這個機場是戰備時期使用,所以平時基本上都是閒置的,偶爾有航空隊的飛機停下來降落。黃柯的專機從杭州起飛後就直飛安慶,就是降落在這個機場。

這一次行程並不遠,一路上都是黃柯在主要駕駛飛機。在平流層飛行的時候,這架國產的螺旋槳飛機顯得可靠而又舒適,黃柯甚至將座椅上的安全帶解開,手也隨心的操縱著操縱桿。

起初的時候,十四仔等人出於安全的考慮,始終不敢讓黃柯去真正駕駛飛機,黃柯以“別人還不如自己放心”一言以蔽之。十四仔知道黃柯膽子大喜歡冒險,上一次集中出國訪問的時候,很多國家的元首出於安全考慮都會乘坐火車等交通工具,可黃柯卻偏偏全程坐了那架老掉牙的大唯京飛機,撇開敵人襲擊不說,就是那架飛機本身也是問題重重。

不過黃柯卻說,不敢坐飛機的政要就該卷捲鋪蓋立刻滾蛋回家,連個飛機都不敢坐,還有什麼資格去建設一個國家?

這一次黃柯要開飛機,十四仔依舊勸阻,雖然他知道勸阻沒有什麼作用。

坐在副駕駛的劉雲倒是覺得黃柯和其他的政要不一樣,撇開功績不說,行為處事的方式上黃柯也是特立獨行。他私下裡一點也沒有政要的感覺,看上去像是一個仗義的兄長。

“司令,沒想到您對開飛機還有悟性,我看這些比專業的學員都強。”飛機平穩飛行的時候,劉雲微笑的說道。

黃柯微微一笑,眼睛盯著前面道:“你小子也學會拍馬屁了。不是我有什麼天賦,是因為在筧橋航校的時候,我每天都跟著高志航後面開小灶,幾天下來的課程比你們一個月都多,自然就熟悉了一些。”

劉雲聽後非常驚訝,黃柯竟然偷偷跟著高志航開小灶,這事他們怎麼不知道?

黃柯搖搖頭道:“要什麼事你們都知道,那我還是政要嗎?”

劉雲點點頭,豎起大拇指道:“司令,您就是這個!”黃柯看過之後微微一笑。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在安慶機場成功降落。下了飛機後,拖拉機廠和政府方面的迎接隊伍已經在機場等候了。

拖拉機廠落戶在安慶後,憑藉著拖拉機廠龐大的生產能力,安慶的工業和基礎設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和成功,同時該市的經濟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拖拉機廠每年源源不斷的投資和訂單,也加快了這裡的鐵路和公路的交通建設,所以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對黃柯將遠東地區最大的拖拉機廠落戶在這裡,都感到由衷的喜悅。

這一種喜悅是發自肺腑的,所以當黃柯要來視察的時候,安慶政府的各級官員都來到了機場前來迎接。

在人群的注視下,黃柯走下飛機旋梯,他已經脫掉了飛行夾克,換上了一件黑色春季的呢子大衣,配上裡面的西裝,整個人顯得威武挺拔。

黃柯和大家揮手致意,頻頻微笑。下面一群人也都在前面官員的帶領下鼓起掌來。看到這種情景,黃柯感慨萬千,當年北伐的時候,北伐軍正是取了安慶,才斷了吳佩孚的後路,將吳佩孚和孫傳芳兩路大軍割裂開來。沒想到若干年後,他又以領導者的姿態親臨這裡,真是造化弄人啊。

看到下面歡呼自己的隊伍,黃柯覺得有些不自在,他曾經最厭惡的就是這種東西,只是當自己也享受到這種東西的時候,才開始不會那麼厭惡了。

走下旋梯後,黃柯和這些人一一握手,在人群中,幾個身板挺直的軍人啪的一下敬禮,黃柯仔細一看,其中一個就是自己多年未見的薛伯陵。

“伯陵,你怎麼也來了?”黃柯笑著問道,算起來薛伯陵也是自己西關派的嫡系,把他調去搞機械化部隊一直都是有聲有色,只可惜在他的部隊中,裝備的多是進口裝甲車和坦克,零件壞了一點就要趴窩。這一次拖拉機廠做出了新型的坦克,他們也都聞訊而來。

站在薛伯陵旁邊還有兩個軍人,一個雖然年輕卻一臉剛毅,另一個稍微年長一些,銳利的眼神下帶著一絲書生的儒氣。兩個軍官都向黃柯立正敬禮。

例行的程序化歡迎儀式過後,黃柯一行就直奔拖拉機廠前去,因為那裡才是他們此行的目的所在。此次行程全程公開,在機場的時候,已經有多路記者也都前來。

在受到邀請的媒體中,既有《申報》《京報》這樣的自由化媒體,也有《大公報》《中央日報》等左右翼分明的報紙。黃柯覺得民國對媒體的控制相對來說自由一點,而這其中的緣由是各大媒體背後的政治力量在左右。

機場前,眾多記者用著手裡的蔡司摺疊相機拍照,鎂光燈發出砰砰的聲音的時候,一個個瞬間被記錄下來。

眾人沒有停歇就直奔拖拉機廠前去。到了拖拉機廠的時候,廠區前一隊衛兵持槍站崗,大門前是布上鐵絲網的拒馬。

看到車輛前來,衛兵還是一絲不苟的進行了檢查,檢查過後才可放行。此時的廠區並無異常,除了門口懸掛的標語外和廠長帶著幾名人員迎接外,其他的一切照舊。車間裡,頭戴柳條帽的工人們進行著日常的工作,一輛輛履帶式的拖拉機在流水下被鍛造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哪位是拖拉機廠的廠長?”黃柯走過來一臉嚴肅的問道。

一個穿著翻領國裝的男子走了過來,他不卑不亢用著略帶長沙的口音說道:“報告黃部長,我是犇牛拖拉機廠現在廠長李長幹,今天我代表全廠的員工歡迎黃部長的到來。只是現在任務緊迫、不敢懈怠,所以沒有出來歡迎,還望見諒。”

李長幹說話無懈可擊,一下子把人抬到這個高度也不好說不是,不過黃柯看到他外套的袖口有一些磨損的痕跡,想必此人不是故意作秀。

“不錯,國家重型的機械廠就應該這樣,不能因為有人來視察就停工。”黃柯說完,李長幹依舊面色冷靜的說道,“多謝黃部長體諒。”

有人建議去參觀一下生產車間,黃柯卻制止了。他說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生產,不能夠因為他們的到來去影響生產,那樣的話各級官員前來視察,拖拉機廠豈不是要關門了?

不參觀車間,眾人就直接來到不遠處的車輛試驗場。這時候,一輛蒙著帆布的坦克車開了出來,雖然炮塔上蒙著帆布,但下面的五對負重輪和龐大的身軀讓這輛坦克威風凜凜。

“黃部長,這就是我們研製出來的最新型的坦克。各項測試已經完成了,效能還是很不錯的,如果大規模量產裝備部隊,可以快速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看到坦克的時候,李長幹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看得出來,這輛坦克他們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黃柯微笑點頭:“很好,不過我們不是行家,坦克和拖拉機一樣,需要使用他們的人說好才行。”

說罷,黃柯指著薛伯陵幾個軍官道:“這樣吧,你們先猜猜看,這輛坦克的基本屬性,看看你們對裝甲瞭解多少?”

黃柯說完,薛伯陵和其他兩個軍官相互對視一眼後笑道:“司令,這些資料我之前有所瞭解,我說不太合適,我看還是他們兩個看一下吧。”

那個滿臉剛毅的中校和那個書生氣的軍官對視一眼後走上前道:“報告,屬下願意談談看法。”

黃柯點點頭:“好,你說說看。”

“坦克的重量在30噸左右,炮塔上來看是75毫米到105毫米的加農炮,車裡如果配置合理的話,應該是四人。”

中校話音剛落,李長幹廠長就不由的讚歎道:“不錯,和實際所差無幾。”

黃柯也很滿意,他知道這個少校肯定接觸不到這些機密性檔案,所以他相信這是他觀察推測出來的。

薛伯陵笑了笑道:“校長,撫民是從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歸來的高材生,對裝甲一直都很感興趣。我旁邊的這個杜聿明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兩個現在都是裝甲部隊任職。”

黃柯微微一笑,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孫立人和杜聿明啊。

(拖拉機廠廠長歷史上卻有其人,只不過把“長”換成“承”,著名的紅色兵工專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